昨天,雨水继续哗啦啦下了一整天。
作为杭州市6月9日入梅之后的第一场降水,杭州市区虽然雨势不绝,但也算不上非常大,可是,位于杭州西南部的淳安、建德、桐庐感觉就不一样了——昨天一天,从早上7点开始,桐庐、建德、淳安等地气象台就陆续发布了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强降雨已经导致桐庐县钟山乡、建德市杨村桥镇、桐庐县莪山畲族乡等地出现局地山洪、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
根据杭州市气象台,从11日下午3点到昨天下午3点,24小时内,全市面雨量[整个区域(流域)内单位面积上的平均降水量]54.9毫米,已经达到暴雨量级,雨量最大的是桐庐,面雨量66.4毫米,杭州市区面雨量为51.8毫米。
而雨水还没有那么快消停。市气象台预测:今天,浙江中北部地区依然位处降雨区内,杭州今天中到大雨,局部暴雨。明天开始,雨带南压,杭州将转为阵雨、小雨天气。
雨水虽然打乱了大家外出的节奏、堵塞了路上的交通,但如果你觉得昨天的杭州凉凉的,很舒服,那么该庆幸的是,受到降雨的影响,今天这样的气温会依然持续。市气象台说,预计今天温度和昨天相近,19-22℃,从明天开始,气温又要继续上升啦。
昨天杭州启动了今年首次防汛Ⅳ级应急响应闲林水库、富春江电厂开始泄洪
连续降雨,杭州全市山塘水库水位普遍上涨,但大部分都在警戒或汛限水位以下。
以城西最大的闲林水库来说,截至昨天10点,闲林水库库水位为59.04米,相应库容为565.33万立方米,大坝上游16.89平方公里的土壤含水量几近饱和。
市防汛指挥部于昨天中午12点,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这是杭州今年首次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响应启动,就要求各级防指,根据当地雨水情实况及防汛预案,适时启动应急响应,积极做好防御工作。
像闲林水库,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启动后,行动迅速,马上开启泄洪闸放水,下泄流量控制10立方米/秒。这是因为未来几天可能有强降雨,现在利用降雨间歇降低库水位,可以腾出库容,以拦蓄下个场次的洪水。昨天22点左右,富春江电厂也开始泄洪。
今夏杭州天气预测—— 出现洪涝或内涝可能性较大 高温日可能比常年多8—13天
昨天下午,杭州市防指办、城区防指办、气防办(以下简称“三防办”)还联合召开了2017年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会议,市“三防办”35个成员单位及城区防汛抗台指挥部办公室,各区、县(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气象灾害领导小组办公室等60余人参加会议。
在会上,杭州市气象台台长郑沛群通报了杭州市今年前期天气和汛期天气预测。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2017年杭州的天气情况,总体来说应该是“中等偏差”——“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的可能性较大”。
回顾已经过去的前五个月,杭州天气总体来说呈现出“降水偏少、平均气温异常偏高、日照充足、天气较为平稳”的特点。1-5月,全市平均累计降水量532.6毫米,比历史同期偏少了14%,特别是南部县市——淳安、建德的降水量比往年偏少了2成多。
至于最近的天气,预计今年梅汛期内雨量接近常年,出梅时间在7月上旬,也算正常。
但郑沛群台长说,今年杭州的梅汛期“不算太典型”,“不像以往的梅雨,隔两天就下一次暴雨”,今年的梅雨可能会在中间有一个“中断期”,主要的降雨时间段会在6月中旬前期(也就是现在)和6月下旬,“特点就是持续性强”,所以出现洪涝或内涝的可能性较大,各有关部门还是应及时准备预防和应对。
大家都知道今年是“闰六月”,也就是同时有“两个”农历六月,有的长辈会说:今年夏天一定特别热。
这种说法不一定准确,但根据杭州市气象台的天气预测,今年夏天的高温天的确是“明显偏多”。郑沛群台长在报告中指出,今年杭州市高温日数预计在35-40天——常年杭州的高温日数只有27天,而且今夏的极端最高气温有可能超过40℃,杭州中、西部地区更有可能出现阶段性干旱。
而今年夏天除了“热辣”之外,台风也很“不一般”,虽然台风个数接近常年、甚至略少,但是强度都偏强,预计杭州主城区、萧山、大江东、余杭及富阳等地都是台风的“重点关注区域”。
7月1日起 《浙江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开始实施
“今年要将梅汛期降水、防台准备、强对流天气、极端高温天气四大气象灾害作为防御重点。”昨天会上,杭州市气象局副局长杨育强说。
从7月1日开始,我省将施行《浙江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杨育强表示,要依据该条例,进一步明确各级各部门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的职责,并首次明确乡镇(街道)、村(社区)和单位等基层气象灾害防御主体的责任。
他希望要加强政府与社会、多部门融合的联合防灾和应急联动,完善灾害性天气联合会商、信息共享、应急联动等机制,提升气象灾害防御综合能力。接下来气象部门将会推出气象灾害分区预警业务,将气象灾害预警细致到每一个区。
另外,今年是各级各部门的换届之年,因此尤其要做好各单位相关人员的防灾减灾培训工作。按照新颁布实施的《浙江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落实好各级各部门和各单位的防范措施。
今年也是防雷安全管理职能调整之年,依据国务院《决定》和国务院11部委文件精神,按照安全生产属地管理体制,要将防雷安全全面纳入当地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各单位是防雷安全的责任主体,各行业(系统)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责任。
同时,要以《浙江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宣贯为重点,进一步宣传发动,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遇灾避险、自救、互救能力。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