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临中考季,作为学生家长的你愿意让孩子走一条有别于传统——“升重点高中上重点大学”的路吗?
上月,人社部下发了《关于做好2017年技工院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各地要结合本地区技工院校发展实际,确保2017年全国技工院校招生规模保持在120万人以上。无疑,这个通知给现在正忙于招生工作的技工院校注入了一支强心针。
“今后的时代是属于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时代,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必将王者回归!”在杭州萧山技师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许红平的微信朋友圈里,他对转发的《2017年中国国际技能大赛在沪开幕》这篇新闻如此评价。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杭州争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之下,在当前“冰火交织”的技能人才市场现状下,担负着培养高技能人才重任的技工院校能堪重任吗?面对长期以来备受诟病的生源素质、专业设置等问题,技工院校又推出了哪些创新举措呢?
智能制造下 正在改变的人才培养定位
如果从微信朋友圈的更新速度来看,显然,许红平不是一位“低调”的教授,他的朋友圈一天可能会更新数条。
但是,这些发声大多是和他所从事的“技工教育”有关——他会晒院校实习生被企业“一抢而空”的喜悦,也会展示学生的创意创作,当然也有他对当今我国技术技能人才教育现状的思考。
“这个问题不仅技工学校有,就连高等院校也存在。”面对记者上来就问的“当前技工教育的培养方向是否与社会脱节”问题,许红平这样回答道。
因为在他看来,所有学校都是“职业学校”,只不过培养人才的方向不同。“有的学校可能培养研究型人才、工程型人才,而我们技工院校培养的是技术技能型人才。但是,不管是培养哪类人才,培养定位必须要跟市场、产业、行业、企业的需求对接。”
许红平举例,在原来的手工操作时代,技工院校以培养操作型技工为主,但随着科技发展,随着网络化、智能化在工业上的应用,培养方向就转为了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也就是培养复合型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那么在智能制造时代,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呢?
许红平认为主要需要两大类人才:其一是能够掌控高端智能化设备,并根据客户需求快速把产品加工生产出来的。“比如,原来模具生产需要一个月,现在可能几个小时就行了,而且前期还可以通过3D打印技术把样品做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就要求操作人员不仅要懂加工工艺,还要懂信息技术、软件技术等。总之,就是通过编程,通过工艺安排来实现,所以对这类人才素质的要求也是全面化的。”
其二,需要智能工厂的规划人才。而这个人才同样要具有复合技能,要懂工艺加工、制造、装配、调试、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和应用。“智能制造对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新的内容和要求,作为培养一线技能人才的职业院校,只能主动去适应、去调整。”
备受争议中 “悄悄”更新的专业设置
尽管在智能制造背景下,技工院校已经在调整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定位,但毋庸置疑,社会上仍有“技工院校专业设置过于滞后,跟不上企业转型”的声音,记者采访的多位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也坦承了这一点。
而事实上,近几年,技工院校已经在根据社会需求悄悄地进行专业设置更新。“基本上,这些学校会把社会需求不强的专业慢慢淘汰,需要的就会增设培养。”一名业内人士举例,在浙江大力推进航空产业的背景下,有学校就“跟风”设置了无人机设备维护专业。
在杭州第一技师学院2017年招生简章中,同样也增加了新设专业,分别是园林景观与工程施工、医药物流管理、西餐运营与管理等专业。
“这些专业的推出都是基于市场需求。例如,医药物流管理专业的推出,是由于当前医药电商发展迅猛,需要大量的既懂物流又懂电子商务且又有医药基础的复合型人才。”该校党委书记、院长洪春林告诉记者,明年学校还会再推出两到三个新专业。
认知转变下 招生质量数量稳中有升
一般来说,好的生源才能培养出好的人才。但是,生源问题一直以来是制约高技能人才大量涌现的原因之一,很多年轻人或者他们的家长不愿意选择这个职业,以至于在人们的认知中,技工学校都是“成绩差的孩子上的”。不过,随着社会对高级蓝领需求增加,以及技能人才就业前景不断看好,有实力的学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近几年杭州第一技师学院的招生质量和数量都出现了稳中有升态势。尤其是在今年学校的招生过程中,还出现了家长反复研究学校专业、研究就业好坏以及反复讨论各个行业未来发展前景的三个特点,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在加强。”洪春林说。
对此,许红平也深有同感。他说,去年在智能制造专业,萧山技师学院招的考生全部都是普高生,平均分数达到450分以上。
“相信随着国家和社会的重视,技工发展肯定会越来越好,在学历、待遇上也会有所改进。而在这些看得到的前景下,社会认知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这就打通了整个用人、育人市场,也就是行业、产业的良性发展。”浙江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徐剑锋表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