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杭州人有了自己的“朗读屋”
2017年06月22日 08:25:22 来源: 杭州日报 汤臻 黄冉 余文华

  大运河畔,有一座仅两平方米的小屋子。几天来,它安静地倾听着运河的水声,和运河边人来人往的故事。

  6月18日,是这座小屋子第一次和大家见面,没想到,到现在才半周时间就迎来了100多位“体验者”。他们,都是来朗读的。这座小屋子就是“公益朗读屋”。

  还记得央视朗读亭“漂”来杭州时排长队的场面吗?如今,我们杭州人也有了一座固定的朗读屋,不仅拥有顶级的影音一体录制设备,而且还对市民免费。

  “公益朗读屋”位于拱墅区拱宸桥桥西直街78号拱宸书院,今起正式对外开放,它在等你的故事。

  两平方米内打造专业的“朗读屋”

  去年12月,拱宸书院推出了24小时不打烊的公益阅读空间“廿四书弄”,成为运河畔的一处文化地标,而此次的“公益朗读屋”,就在“廿四书弄”内,它是对阅读功能的进一步拓展。

  从建造和设备上来看,朗读屋无疑是一流的:墙体是20厘米厚的隔音板,内部装有一层防火板和两层吸音棉,房间内还有黑色隔音棉,摄像头是4K高清的奥林巴斯,耳机是索尼的,话筒是罗德的。

  “这是我目前看到的对公众开放的朗读亭(屋)中,最专业最先进的。”拱宸书院负责人任轩说,市民在朗读的时候,声音和画面是一体的,不需要后期合成。如果是一次时长6分钟的朗读,存储下来的文件容量可以达到30G,清晰度和音质都很高。

  相隔40年的高考生都成了朗读者

  6月18日是父亲节,朗读屋的第一拨体验者中,有很多是参加完高考的孩子和离开学校已久的“学生”。

  今年刚刚经历高考的袁璐,在朗读屋中留下了对父亲的感谢,“您不是歌唱家,却谱出了女儿成长史上完美的乐章;您不是企业家,却用聪慧的大脑引导女儿走向了光明的未来。”

  40年前的王宗沛,参加了1977年的高考,由于出身农民,与农村、农田有着天然的感情,他报考了浙江农业大学,并成为当时全村第一个大学生。在朗读屋内,他回忆了父亲对自己的言传身教,也感怀了当初生活的不易。

  “让运河成为人们眷恋的家园,因此我们要把家的文化保存起来。”任轩透露,来朗读的人很多,目前甄选了20多个故事,其中有治水工作者,有生活在运河边的人,这些故事将陆续发布在“运河读者”公众号上。

  未来,朗读屋想做的还有很多

  “希望朗读屋的出现,能留住一代人的故事,能宣传运河文化。”任轩一直是运河文化的研究者,谈及建朗读屋的初衷时他说,文献可能损坏,口口相传可能消失,但是通过新媒体高科技的手段,留下一段影像资料,能让人穿过有声的画面感受运河的文化和内涵。

  而对于朗读屋的未来,任轩也有很多设想。

  今后,朗读屋将邀请相关的专家学者,给大家讲讲运河文化的诸多精彩之处;还会开展主题式的朗读活动,比如当下的热点话题,或是父亲节、中秋节、国庆节等节日主题,当然,也可以是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同时,也欢迎市民们主动报名,朗读自己的故事。

  “有些故事虽然不是关于运河本身的,但是朗读的发生地是运河,所以也是广义上的运河文化。”在任轩看来,朗读屋是将朗读行为和纪实艺术相结合的一种模式。

  任轩透露,除了书弄和朗读屋,未来还会有新的形式加入,通过丰富的载体打造运河的书香文化。

标签: 朗读者;拱墅区;大运河 责任编辑: 汪江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