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8月11日讯(浙江在线 记者 王丽 通讯员 舒也文 韦渊)千百年来,敢想敢干、勇立潮头的弄潮儿精神,一直是钱塘江流域人民战天斗地的形象代表。
昨天,江干区委十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举行,会上提出要实施拥江发展战略,加快打造世界名城首善之区,其中提到要加快打造钱塘江文化高地。系统整合皋亭山文化、夏衍文化、丝绸文化、农耕文化、航空文化,协同推进钱塘江两岸综保和开发利用,全域打造钱塘江文化品牌;加快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渔人码头和古海塘遗址博物馆等项目建设。
而正在进行中的首届杭州钱塘江文化节,更是钱塘江文化的集中展示。6月28日,首届杭州钱塘江文化节正式开幕,拥有“钱塘江畔金江干”美誉的江干将以弄潮儿精神为旗帜,从钱塘江畔再次扬帆启航。与此同时,钱塘江文化节吉祥物——弄潮儿的形象征集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王水福眼中的弄潮儿
在很多人眼里,成长于钱塘江畔的西子联合控股集团董事长王水福就是一位典型的“弄潮儿”,1976年,不到20岁的他进入笕桥花园农机厂,在那个许多人连电梯长什么样都不知道的年代,组成一支队伍,顺利生产出了一台电梯。上世纪80年代,王水福和他的团队又成功试制了第一台自动扶梯;上世纪90年代,西子电梯厂牵手素有“世界电梯之父”之称的美国奥的斯集团,成立“西子奥的斯”。推行精益制造的生产方式,生产一台电梯的周期从一个月缩短到两小时。而现在,西子业务更遍及立体车库、地铁盾构机、大型电站锅炉及余热锅炉等,甚至涉足航空领域。
敢想敢干的王水福又是如何理解“弄潮儿”的?他说:“在我心里,‘弄潮儿’就像一只与高空搏击的飞鸟,代表着一种斗志。弄潮儿一定要敢于走在前列。”
可爱的孩子们也能成为真正的弄潮儿
“我希望可爱的孩子们能成为真正的弄潮儿。”在钱塘社区,居民袁女士有位可爱的女儿方梓诺,8岁上小学二年级的梓诺是位热爱戏曲的孩子,从小接触越剧、京剧、黄梅戏,早早地就登上过各种各样的的大舞台,如“非常6+1”、“黄金100秒”,还有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的“最佳拍档”等等,唱起越剧来有模有样。在妈妈袁女士的眼里,“弄潮儿”犹如初升的太阳,当是青春朝气、充满活力的代表。“希望梓诺们也能成为小小弄潮儿,展现浙江风采,展现钱塘江畔人该有的大气和活力。”
那么,你眼中的弄潮儿是怎样的呢?用画笔来诠释“勇立潮头、大气开放、互通共荣”的钱塘江文化内涵,钱塘江文化节吉祥物——弄潮儿的形象征集已经收获了许许多多精彩的创意,究竟谁会成为最后真正的“弄潮儿”,一起来期待。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