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首席记者 陈炜 驻德清记者 张骥鸿
通讯员 何丽丽
图/通讯员 李杰
三伏天的高温还在持续。如果还有比天气更热的,那就是德清的热情与善心。
继今年4月“爱心冰箱事件”在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和杭州日报官方微博双双突破1000万阅读量,引起全国热议后,这座道德小城再一次给人带来温暖。
8月10日,杭州日报和德清县新闻中心合作组建的新媒体矩阵下属微信公众平台“爱德清”,推送的微信《急!德清贫困果农15000斤葡萄和4000斤黄桃滞销!女儿学费还没着落!》引起德清全城关注,5个多小时阅读量就突破10万。
当晚,一场全城接力帮助果农渡过难关的爱心行动在德清上演。德清市民纷纷慷慨解囊,抢购水果,献出爱心。
第二天,莫干山里,果农余来苟的20多亩果园,被自驾前来购买水果的市民挤得水泄不通。莫干山镇党委政府更是第一时间介入,帮助余来苟吆喝水果,解决他的后顾之忧。
仅仅一天时间,余来苟的黄桃和葡萄已基本卖完,他悬着的心放下了。
揪心:万斤水果无销路
故事的主角是54岁的莫干山镇筏头村村民余来苟。
今年自家果园丰收,余来苟却高兴不起来。由于今年气温偏高,水果成熟快,往年销售期有近2个月,今年只有1个月,7500公斤葡萄和2000公斤黄桃面临滞销。
原本,果园还有老丈人帮忙照料。但今年,老丈人因肺癌去世了。
悲痛之余,余来苟想到成堆的水果,更是愁上加愁。对他来说,水果卖不出去就意味着家庭生活失去保障。
2014年,他的妻子被查出淋巴结节,做了手术没多久,又被查出子宫癌;上个月即将毕业的大女儿被查出脑瘤。余来苟一边照顾妻子和大女儿,一边还要顾着果园。
面对眼前的困顿,余来苟心急如焚:“这么多靠我一个人卖,实在太难了。卖不出去,就只能烂在地里。”
“他的小女儿9月要去读大学了,听说学费都还没凑出来,我们能帮一点是一点。”每次,村民经过余来苟的果园,都要带几斤水果回去,力所能及地帮助他。
温暖:媒体关注点燃爱心传递
正当余来苟一筹莫展的时候,德清县新闻中心充分发挥融媒体优势,旗下各宣传平台齐动,为他滞销的水果吆喝,一场全城爱心接力在德清悄然上演。
微信朋友圈的影响力很快发挥作用。8月10日晚,在“爱德清”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询问水果购买方式的德清市民络绎不绝。一夜之间,余来苟滞销的水果成了“畅销货”。
德清县新闻中心电商平台“德清淘”的“爱心黄桃”购买页面,出现抢购热潮。短短2小时就已售出150多份黄桃,有些市民甚至凌晨一两点还在下单。
德清高新区一企业负责人看到信息后,电话直订750公斤水果,用于员工福利。德清一房地产企业也订购500公斤黄桃,将赠送给各福利院。
8月11日,余来苟滞销的水果又迎来一波关注热潮。杭州首席新闻客户端“杭+新闻”接连推送《德清全城“抢购”万斤葡萄,知道真相的人眼泪流下来……》、《20万人大接力!德清全城抢购!“爱心黄桃和葡萄”已售完……》等文章,德清县新闻中心旗下报纸《德清新闻》报道《水果丰收滞销 贫困农户很心焦》。
当天,爱心人士涌进莫干山,纷纷前来购买水果。果园里人头攒动,山路边车子排起长龙。要采摘,要装箱,眼见余来苟一个人忙不过来,市民干脆撸起袖子,自己动手采摘水果。
德清莫干山镇党员志愿者、德清县新闻中心数十名记者、德清“黄手帕”义工自发当起采摘工人,将甜蜜的水果包装成箱给市民,把收到的爱心传递给余来苟。
截至8月11日19时,余来苟的黄桃和葡萄基本卖完。
“前两天,一想到水果卖不出去,要烂在地里,真的很焦虑。现在心里特别暖,有这么人伸出援手来帮我,今年生活熬一熬一定能挺过去了。”余来苟激动地说。
助力:政府协会齐伸援手
余来苟的困顿,引起莫干山镇党委政府以及莫干山民宿行业协会的关注。
8月11日,莫干山镇党委政府第一时间组织筏头村、东沈村、上皋坞村等党员干部和村民50多人,帮助采摘搬运水果,当地消防综合应急救援队的队员也一同参与其中。
莫干山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果园交通不便、地理位置偏僻等问题,镇上安排挖机清理一片场地用来放置水果,并安排交警维持交通秩序。“我们会及时关注余大伯的情况,在生活上尽可能地给予关心和帮助。”
而在这条微信推送的当晚,莫干山民宿行业协会也一同行动起来。“我要黄桃20斤”,“我要葡萄50斤”……微信群里,各家民宿都争相购买黄桃和葡萄,献一点爱心,献一份绵力。
莫干山镇旅游办主任闵瑛说,8月11日一早,民宿协会专门派人统计好各家民宿预订的数量,再前往余大伯的水果园购买并派送。
余来苟的左邻右舍,顶着炎炎烈日来到水果园。他们有的张罗卖水果,有的下田采摘葡萄和黄桃,帮余来苟分忧。
在杭州工作的莫干山镇筏头村村民鲍洪权了解此事,主动拿出1000元慰问金,由筏头村村主任代为转交给余来苟。“只是想力所能及帮他渡过难关,尽点绵薄之力。”
点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德清全城献爱心的同时,《急!德清贫困果农15000斤葡萄和4000斤黄桃滞销!女儿学费还没着落!》这条微信在当晚仅5个小时就突破10万阅读量。“10万+”的背后,崇德向善的正能量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
今年4月,“德清武康街道永安街头一台由当地蛋糕店经理沈慧慧设立的‘爱心冰箱’,免费让路人领取食物”一事,经杭州日报旗下微信公众号“德清关注”独家报道后,迅速红遍网络,在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和杭州日报官方微博双双突破1000万的阅读量,获得全国网友的一片点赞声。
随着事件的广泛传播,越来越多市民加入这项公益行动中。随后,爱心版图不断扩大,不仅有了第二、第三台“爱心冰箱”,1000把“爱心雨伞”也在雨天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
在德清,这样的暖心善举不胜枚举。朴实的民风滋养这一方百姓,民间涌现出许多令人敬佩的草根道德模范:“拉煤老人”陆松芳、诚信还债的村妇蒋引娣、坐着轮椅还积极帮助别人的志愿者周连海……
德清公民道德教育馆里,草根道德模范的动人故事说不完。50多个民间设奖,激励着更多人从善向好。
如今,德清正在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德清县文明办主任陈磊表示,一次帮扶呐喊换来一场全城爱心接力,这再一次证明,德清是个充满爱心的城市,凡人善举在这里薪火相传,崇德向善成为大家的价值认同。
“德清是座温暖的城市,这样的爱心故事通过主流媒体报道,进一步点燃德清人心中的善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陈磊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