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3岁的何荣发拍了40多年照片,唯独有两组照片,一直让他感慨不已。因为照片里的地点,都是同一个——富阳大源溪,当地的一条主干河道。
2005年,何荣发镜头下的大源溪,溪水浑浊、两岸垃圾成堆,不忍下足;而今年4月,照片里的大源溪却让人有点不认识了,碧波荡漾,两岸花草艳丽、绿树婆娑,俨然一座小型生态景区。
20多年前,因造纸行业蓬勃发展,大源溪是名副其实的“黑臭河”。最近几年来,杭州实施了七轮造纸行业整治行动,关停了近500家企业。大源溪上游造纸企业也被关停,再加上截污纳管,如今的大源溪水质已变成为Ⅱ类水。
“周围居民才是12年巨变的见证者,也是受益者。”何荣发说,现在的大源溪边很热闹,廊亭里聊天休闲、附近广场跳舞的人很多,居民正在享受着环境治理带来的红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杭州,作为浙江的省会城市,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理所当然地挑起了“两山”理论探索和实践重任。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十余年来,杭州不断厚植“生态文明之都”特色优势,坚定地沿着绿色发展的道路走下去,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环境获得感。
如今的杭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缩影比比皆是。
山水杭州 生态是坚守
2016年,杭州被《纽约时报》评为“最值得到访的52个城市”,称杭州是“一座不止拥有世界顶级博物馆的古都”。如果说悠长的历史给予杭州深厚的底蕴,那么如今从深山冷谷向乡野、城市绵延,把大地连成浓绿一片的生态之美,则给这座城市增添了独特的气质,向世界展示着东方“天堂”的魅力。
杭州,也是中国罕见的“双申遗城市”之一。
山水相依、湖城合璧,山水自然之美,给了杭州最大的生机与活力。绿色生态,如今成为杭州的“烫金”名片。而这张金名片之所以能名闻天下,却得益于城市决策者坚定不移地践行绿色发展的理念和顶层设计。
2005年以来,杭州市委市政府先后编制实施了《杭州生态市建设规划》《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0-2020)》《杭州市环境功能区划》等系列规划,形成了生态市-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村四级生态规划体系。通过实施以西部山区和千岛湖湿地为重点的生态屏障保护工程,以及城区“六条生态带”保护和修复,形成形态完备、功能完善、质量完美的生态格局。
现在,杭州已拥有2个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西湖和大运河)、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9个国家森林公园。
杭州在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三江”流域,实施了历史上规模最大、整合元素最多的“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工程,建成600里沿江(湖)生态廊道和270公里沿江滨水绿道,绘就了一幅当代真实版“富春山居图”。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杭州通过园林绿化建设,积极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打造生态林、产业林、景观林“三林共建”的森林体系,建设林网、水网、路网“三网融合”的宜居城市,让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
2016年8月,杭州通过国家生态市创建考核验收,成为中国省会城市中首个“国家生态市”。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在推动城市有机更新的同时,杭州坚持城乡一体,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在农村,绿色生态发展理念也早早落地,开出漫山遍野的“鲜花”。一个个精品村、特色村、风情小镇悄然兴起,吸引了无数游人。目前,杭州拥有1个“全球五百佳村”、1个亚太环境保护协会命名“中国绿色村庄”、118个国家级生态乡镇、135个省级生态乡镇,均居浙江省前列。“美丽乡村”美名远扬。
对于杭州人来说,坐拥这样一座森林城市,满满的幸福感触手可及。
富裕杭州 生态是动力
建德人王荣良曾经几十年没有回过老家,最近,他把家重新搬回了建德市莲花镇,并且办起了农家乐,取名“莲花水乡”,年营业收入近400万元,清澈的莲花溪就在他的农家乐旁蜿蜒流过。
王荣良告诉我们,莲花镇素有“浙江禽蛋在建德,建德禽蛋出莲花”之誉,是杭州市的畜禽养殖状元镇,但由于畜禽养殖污染严重,莲花溪水质长期处于劣V类,成了全省“挂牌”的黑臭河反面典型,人们甚至无法在周边生活。生态巨变始于2014年,在全省“五水共治”热潮推动下,建德市委主要领导挂帅莲花溪总河长,铁腕治水,莲花溪的水质重回Ⅱ类以上水质,人们可以下河游泳,莲花溪也带动了农家乐、溪上竹排、皮划艇等旅游项目,生态财富如溪水般淌来。
杭州市拱墅区,地处千年古运河最南端,过去曾是杭州乃至浙江省的重要工业基地,化工、冶炼、制药、印染等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企业高度集聚。一提“半山和北大桥”,人们便能联想起污染的河道、难闻的空气。从2007年开始,杭州通过先后两轮、历时9年的“半山和北大桥”环境综合整治,推动市区工业企业“退二进三”、“优二进三”,倒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在经济发展面前,一切以污染环境为代价的工业,都被关停整治。9年来,已累计关停转迁532家企业,已经实现了北大桥、民生、桃园、田园、半山等区块重污染企业的清零。在搬迁中实现了工业企业的“脱胎换骨”。
今年4月,运行了22年的轻华热电2台35吨的燃煤锅炉停炉了,其提供蒸汽的杭州华丰纸业和谢菲尔考克碳酸钙公司实现全面停产。以此为标志,前后2轮、历时9年的半山和北大桥环境综合整治落下帷幕。现在,这片老工业区正在构建信息产业高地的路上快速前进。
这是杭州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中的两份漂亮答卷,经济如何与生态和谐相处,杭州给了世界一个完美的答案。
近五年来,杭州坚持不懈追求“绿色GDP”,加快工业、农业转型,以服务经济为引领的“三二一”产业结构特征鲜明,节能环保、新能源、文化创意、旅游休闲、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等更加低消耗、高效率的服务经济逐步替代了大进大出、高消耗、高污染的工业经济,成为绿色经济发展的主导和支撑。
在余杭区径山镇,青砖绿瓦的古朴民宅掩映在群山之中,游人络绎不绝;桐庐阳山畈村,创下了3月山花节接待游客1万人次的纪录;淳安县千岛湖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湖泊”,该县大力推进乡村旅游,接待量和经济收入增长率超20%……宜居宜业宜游,村美民富,“美丽乡村”也成为美丽杭州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这正是杭州“绿色发展”、“环境立市”战略结出的美丽果实。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去年,全市生产总值11050.49亿元,居全国经济总量超万亿元城市第十位,年增长9.5%,增幅居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作为一个资源小市,杭州连续两年实现GDP过万亿,今年上半年,杭州实现生产总值5689亿元,同比增长8.1%,城镇、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1%和8%。
绿水青山真的“造出”了金山银山。
连续10年,杭州均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这幸福感,不仅来源于生活环境逐步美化,也来源于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
生态环境的持续提升,已经成为“富裕杭州”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秀美杭州 生态是承诺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好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改善、保障人们的健康生活环境,是杭州对人民的承诺。
于是,杭州大刀阔斧,言出必行,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环境综合整治和民生保障工程。驱散雾霾,首当其冲。
2013年起,杭州市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重要内容,开展了“五气共治”(燃煤烟气、工业废气、车船尾气、扬尘灰气、餐饮排气)。几年来,杭州在主城区建设“无燃煤区”,将燃煤企业逐步“请”出去;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管理,淘汰黄标车,30多万辆黄标车和老旧车报废转迁,积极推广新能源车,如今在主城区的街头,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到97.7%。
2015年底,杭州率先在全国成为无钢铁生产企业、无燃煤火电机组、无黄标车的“三无”城市。
空气治理终有收获:从2013年到2016年,杭州PM2.5的年平均浓度,从70微克/立方米到65微克/立方米(2014年),再到2015年的57微克/立方米。而去年,这一数据更下降到49微克/立方米,为近年最低,市区空气优良天数260天,同比增加18天。显而易见,杭州的空气质量正逐年持续改善,更多的蓝天白云出现在人们眼前,更多的清新空气让人们轻松呼吸。
“五水共治”是另一次惠及杭州的生态环境大事件。
2014年,杭州启动“五水共治”,全面整治生态水环境。在势如破竹的整治行动中,污水死塘、污染河道等“城市污点”纷纷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整洁悦目的绿色、清水,以及周边老百姓竖起的大拇指和脸上的笑容。至今,杭州共完成71条垃圾河、277条黑臭河治理,所有区、县(市)均通过“清三河”达标县验收。许多身边的河流恢复了“溪水清清”的原貌,因此,2016年杭州还获得了浙江省“五水共治”最高荣誉奖——“大禹鼎”。今年,杭州发出“剿灭劣V类水”总攻令,誓将治理水环境进行到底。至今年7月份,杭州市控以上劣V类断面都已摘帽。
在“五水共治”的推动下,杭州城区“治河”效果显著,钱塘江成为全省8大流域中第一条率先全线达到III类的河流,苕溪功能区达标率100%,西部的桐庐、淳安、建德、临安基本实现全域可游泳。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托G20峰会举办之福,杭州在环境提升上更进一步。截至2016年底,杭州城区绿地面积201.46平方公里,实现了人均绿地面积14.4平方米。主要道路沿线,立体花坛、环境小品、自然花境、生态墙比比皆是,连每一个入城口,如今都变成了鲜花的海洋、绿树的驿站。
放眼一片绿水蓝天,一座具有江南独特韵味的绿色国际化城市已经款款亮相。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