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导员每天重复几十乃至上百次讲解 把没有正确分类的重新分类
潘文敏在检查垃圾分类是否分类正确。 时报记者 张鹏 摄
近日,杭州西湖区北山街道宝石社区的一名居民向时报反映,保俶小区垃圾分类做得挺好,主要是因为有一群不怕麻烦的人在默默付出,他们每天向居民重复几十乃至上百次的讲解,还会将没有正确分类的垃圾重新分类……
八旬老太做起志愿者
保俶小区位于曙光路与体育场路交叉口。小区北门在体育场路上,一进门便有一座垃圾房。近日,记者来到小区时,一名老太站在垃圾房边上,左手拎着一只绿色的塑料袋,右手拿着一把铁钳,从垃圾袋里把一个饼干袋夹了出来。
“绿色的是社区发的可降解垃圾袋,只能用来装厨余垃圾。像是饼干袋不能放在这种垃圾袋里,也不能丢在‘厨房垃圾’桶里。”老太名叫潘文敏,已年过八旬,是社区年纪最大的几名“垃圾分类”志愿者之一。
潘老太刚把塑料袋里的饼干袋夹了出来,这时一对年轻情侣拎着两袋垃圾过来,小伙子看到潘老太,举起垃圾袋晃了晃后说:“上次您和我说过了以后,这次我可都是按规定装的,不信您看看。”“哈哈,不用看了,我信。”潘老太说。
垃圾分类率提高到90%
潘老太是一名退休教师,也是一名老党员,2010年时,潘老太接触到新事物:“垃圾分类”,“那时,宝石社区成为了杭州垃圾分类试点社区。那时我不明白什么是垃圾分类,为什么垃圾还需要分类?”
后来,社区组织居民去天子岭参观,潘老太被震撼到了,“那么美的花园下面,原来都是垃圾。这里要是填满了,杭州未来的垃圾要去哪里?”了解垃圾分类的作用以后,潘老太就把督导员这份工作当成了本职工作。
“每周都要抽出一两天在垃圾房边上检查,上午和晚上各一个半小时。”垃圾房边上味道很难闻,尤其是夏天,在边上待个十来分钟就受不了,“看着小区里的垃圾分类从40%—50%提升到90%以上,我觉得还是很值得。”
社区已有60多名督导员
今年,宝石社区开始推行“双随机”,即对社区的每个垃圾箱进行随机时间、随机地点的检查。
在检查的过程中,督导员会给居民讲解分类原则,还要打开居民的垃圾袋,查看大家的垃圾分类做得对不对。
“塑料瓶是可回收垃圾,放蓝色箱;厨余垃圾可降解,放绿色箱……”像这样的讲解,督导员一天可能要重复几十乃至上百次,并将没有正确分类的垃圾重新分类。
除了要面对脏臭的垃圾,起初还遇到了居民的不理解。但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像潘老太这样的志愿者越来越多,自觉的人也越来越多,居民的不解越来越少。
现在宝石社区已经有60多名垃圾分类督导员,每人轮岗,风雨无阻。他们的坚持不懈,确保了宝石社区的垃圾分类步步推进。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