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利好消息在余杭企业圈内传开:当地政府面向全区企业征集与阿里巴巴合作需求,企业可按照阿里巴巴集团子公司的经营范围,结合自身实际提出需求及建议,会有政府职能部门帮助对接。淘宝、天猫、阿里云、阿里妈妈、菜鸟、去啊等阿里旗下子公司的软硬件、网络技术、系统集成、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营销、物流供应、旅游服务等等,均在需求菜单内,可供“点单”。
龙头企业供应技术、政府部门牵线搭桥,让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有更快捷的对接和实践,这无疑将是一个多赢的良性互动状态。
事实上,让科技更普惠,是阿里多年来一直都在表达的理念。也正是基于此,如今遍布大街小巷方便易用的快捷支付、像水电一样向合作方提供底层计算的云数据,阿里旗下的大量科技产品都在践行着这一初衷。只不过阿里巴巴商业的成功,很多时候掩盖了它在技术上的光芒,所以不少人往往在BAT三家的横向比对中,反倒忽略了这也是一座科技的富矿。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阿里团队的技术研发和应用早已走在了前沿。以今年3月底阿里云发布的ET工业大脑为例,技术的使用方协鑫光伏借此提高了1%的良品率,1年便可节约上亿成本。而阿里参与研发的全球首台光量子计算机,也已经刷新了机器视觉算法测评平台KITTI的世界纪录。在日前那场全球瞩目的18周年年会前夕,阿里巴巴西溪园区更是集中“秀”出了技术库里熠熠闪光的“宝藏”,让人惊叹“未来已来”。
幸而,政企间合作互信的探索和实践,从来都没有止步于刻板印象。让科技更加普惠是阿里巴巴在技术上的哲学思考,同时也是政府部门在操作上的路径选择。趋同的目标驱动下,双方在带动杭城本地传统产业和大量中小企业共同拥抱“互联网+”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在最新发布的一些“企业上云”政策文件中,我们已经看到了部分地方政府通过发放云服务券、提供示范项目补贴等形式,组织本地企业加速触网、尽早上云、推动转型。这对中小企业而言自然是好事,对阿里新技术的研发而言,也找到了施展能力的广阔天地,并对加速研发更多适应于不同场景和生态的技术应用产品,创造了有利的试验条件。这将是一个良性循环。
阿里对杭州而言,是一个标志性的本土企业,更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富矿,其价值早已不仅仅是企业本身。在项目转化、产业拓展、成果应用、产业升级、三农发展等等方面,杭城的企业都有接受其技术辐射的巨大空间,也有更多与商业巨轮一同前行的合作机遇。从科技普惠的角度而言,在杭城步向一流城市的宏图大志里,深挖阿里这座富矿、用好研发出的宝藏、形成科技和智慧集聚的力量,应当成为这座独特魅力、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的路径选择。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