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100小时100%签约 江干这块“三不管”飞地要变身“另一条”运河
2017年09月28日 08:51:16 来源: 杭州日报 记者 孙钥 通讯员 吴达志 陈雅晴

  似乎一块石头落了地,陈建华长长舒了一口气——随着最后一户签字落笔,国家级大项目运河二通道江干部分地上建筑物处置工作在5天内完成100%签约,涉及江干区九堡社区258家承租企业、近1000个投资农户。

  这是一块“飞地”。

  虽说它属于九堡社区14个村民小组,行政区划却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下沙)、余杭区及乔司农场内。

  本月底,14万平方米体量的建筑将开拆,计划11月底率先交地。

  “另一条”运河

  京杭运河二通道新开挖段,起自余杭区博陆镇,穿320国道、沪杭铁路、沪杭高速公路,终于江干八堡,全长26.4公里。按照计划,今年已经正式开工,力争2020年建成。

  建成后,京杭运河航道等级将达到三级,千吨级船舶可从山东直达杭州。这样一来,嘉兴、杭州、绍兴等杭州湾地区会连成一片,杭州将成为浙江乃至华东地区的物流集散中心。

  自古以来,运河就是一道重要的水道。在浙江,承担着煤炭、建材、石油、钢材等大宗货物的运输任务。

  京杭大运河市区段,南起三堡船闸,北接北星桥,往南与钱塘江相通,往东与杭甬运河相连,可一路入海。往北可以通达江苏、山东。

  但就是这条紧要的航道,却只能通航300吨级的内河船舶。

  杭州一再想,能不能有另一条“运河”——可京杭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市区段(三堡船闸至北星桥)受条件所限,大规模加深拓宽航道不现实,开挖“二通道”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三不管”飞地

  而这块飞地,最早是围垦区。

  “老百姓一肩一肩从钱塘江里挑出来的新土地。”陈建华是九堡社区主任,在社区里一干就是16年。

  1958年,那时候的九堡村叫“卫东大队”,在飞地上种植棉花和络麻。但是因为是低洼盐碱地,亩产只有正常农用地的30%。

  到了上世纪90年代,经村民小组同意,这片土地开始用于养殖业,“辟了好几片鱼塘,还搞起了畜牧业,养猪、养羊。”

  2003年,杭州禁养畜禽,飞地陆续出租给小企业用于厂房、仓储等。

  “三不管,就是没人管,违法搭建到处都是。”陈建华说,后来没办法,社区牵头、业主出资,成立管理办公室,把外来人口、消防安全一并管起来。

  “这次依托大项目推进,飞地拆掉了,一块心病也去了。”他说。

  刚性与柔性

  “我们比原计划提前4个月启动,6月底进场,7月底就完成底数排摸、宣传动员、入户丈量等基础性工作,为后续腾退签约奠定扎实基础。”杭州钱塘智慧城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九堡街道党工委书记陈柏林说。

  值得一提的是,清退组全体工作人员主动放弃休息日,积极上门沟通、电话催腾、协助搬迁,10天内实现258家企业100%停产停业和335户出租户腾房。

  面对群体庞大、利益交织,投资业主和小组协议错综复杂,承租企业和房东租赁关系复杂等工作背景,街道重点抓住投资业主和大房东等核心群体,针对集资建房、历史遗留问题等共性诉求,讲清讲透违法建筑事实,严肃告知清退节点和政策底线,坚决杜绝侥幸心理。

  政策刚性执行,柔性服务送上门。

  “针对承租企业与房东之间的租赁纠纷、投资业主与村民小组之间的纠纷,由社区充分发挥自转力,出面搭建矛盾纠纷调解平台,做到了矛盾纠纷一天不拖、一事不留。”九堡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沈雪仪说,针对租住人搬迁困难,积极联系房屋中介上门提供租房信息,确保征地工作顺利推进。

标签: 另一条;运河;飞地;三不管;陈建华;社区;承租;杭州 责任编辑: 金林杰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