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刚和同事在查阅病人的检查记录。
浙江在线10月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金丹丹)昨天傍晚5点,对绝大部分人来说,是中秋夜的开端,但对急诊科医生李刚和同事们来说,却是一天工作的开始。
这又是一个不眠之夜。从傍晚5点一直到第二天早晨8点,他们要在急诊抢救大厅里守护这座城市。
傍晚5点,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抢救大厅。医务人员快速穿梭在各床位之间,监测机器们的滴滴声、病人痛苦的哀叹声此起彼伏。急诊科主治医师李刚披上白大褂,和白班的同事进行病情交接。
他拿着病人情况表,跟着白班医生一张张病床走下来,快速记录下每位病人的病情要点。一共有16个病人,各种症状——发热、腹痛、呕吐、胸闷、呼吸衰竭……每一位病人都不是轻症。接下来的15个小时,他和6个护士同事要一起守护这些病人。
交接完毕后,李刚在电脑上查阅病人的检查记录。他又重新走到病床前,一一问诊。
“奶奶,你现在感觉怎么样?我给你再量一个血压好不好?”李刚很耐心,说话温和,他轻轻地扶着老人躺下,按下血压计开关。
询问、做检查、开药……李刚快速往返不同的病床和电脑前。家属、护士的反馈,他需要快速地“冲”过去,并马上作出判断。
刚刚看完一轮,他还没来得及坐下来写病历,新来了一位病人。“医生,我胸闷,气透不过来!”是一位外地过来的大妈。
结合之前的病历、检查单,查看监测的数据、心电图情况,李刚发现大妈的心脏、肺部都出现了问题,情况很危急,他马上联系心内科会诊,和病人家属沟通……
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李刚一刻不停,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忙起来就是这样的,上厕所都没时间。”他笑笑。晚上7点多了,他还没有吃过晚饭:“习惯了,9点多食堂会拿夜宵来,到时候吃点就行。月饼今天肯定来不及吃了,所以我昨天提前吃了。”
李刚是80后,在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来到了浙江省人民医院,在急诊室工作已经快六年了。
在他看来,急诊最难的是“面对的都是未知”,需要快速作出判断。“有些病抢救及时,真的能救回来”,这时候,是满满的欣慰和成就感。
每逢过年过节,大家都在休息,和家人团圆时,却是急诊室最忙的时候。最累的一次,一个夜班他插了四个管,下班时发现手都在抖。每天值班走上万步是稀松寻常的事,有些医生护士累得回家腿酸痛得站不起来。
李刚的老家在河南,工作后几乎没有时间回老家看家人,“只好麻烦家人到杭州来。”李刚说道。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