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自来水要开挖,修好没几天又因为电线问题要开挖,长期处于“开膛破肚”的状态,这样的马路老百姓给它一个形象的称号——“拉链”马路。今后。拱墅区的道路可能就不用这样了,明年开始拱墅区将正式推广拉链马路指挥系统。
指挥系统里包含了交警、住建、城管等20个行业主管部门,9个管线单位以及拱墅区10个街道在内的管理网络,由区城管局牵头,可以说是把有开挖道路需求的单位都拉进了管理网络。
指挥系统用3招来对付拉链马路——
第一招找主要责任方,跟中国电信、杭州移动、杭州联通、杭州铁通、杭州华数、水务集团、燃气集团、城北电力、地下管道开发等9家管理地下管线的单位,签订《拱墅区城市道路挖掘管理责任协议》,如何开挖、怎么恢复等都有明确规定。
第二招是梳理各部门、各单位的道路年度建设计划,所有可能要开挖的项目在动工前先“合并同类项”,可以同期施工的就同期施工,时间相近的就拉近时间节点、先后开工,确保一个时间段内“最多挖一次”。
第三招是统筹临时项目,拉链马路指挥系统有一个微信群,建设单位要把临时开挖信息提前发布,如果施工期间有两个或以上建设主体开挖同一条道路的,就按照“一条道路、一个期限、一次开挖、一类标准”的原则进行统筹。
这套拉链马路指挥系统,拱墅区之前试行了7个月。以不久前开挖过一次的沈塘桥路为例,当时区城管局要对沈塘桥路开挖实施截污纳管工程,拉链马路指挥系统发现燃气集团、水务集团也在该时段前后要进行临时抢修。
为避免3家单位重复挖掘,拉链马路指挥系统制订施工计划,要求按照污水管-自来水管-燃气管的顺序分段开挖、同步施工,最后由市政所统一恢复路面。
“本来每家单位施工时间至少1周,三次挖下来就要3周,现在只挖了1次就完成了三家单位的任务,施工时间也只用了1周。”拱墅区城管局工作人员说,这就达到了最多挖一次的目的,对周边居民来说也省了很多麻烦。
7个月里,拉链马路指挥系统统筹了259个年度建设计划,跟踪监管511次临时道路挖掘,城区道路重复开挖次数跟往年相比减少了70%以上。
明年开始,拱墅区城管局将全面推广这一指挥系统,并考虑和智能化手段结合。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