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2017年,杭州教育用10组数据交上了一份最美答卷
2017年12月22日 07:02:06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沈蒙和 通讯员 金薇薇

  浙江在线12月22日讯 (浙江在线记者 沈蒙和 通讯员 金薇薇)“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是党的十九大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已跻身准一线城市的杭州,如何满足城乡老百姓对教育的新需求?2017年,杭州教育用10组数据交上了一份最美答卷。

  1次

  20件改革事项“最多跑一次”

  今年8月1日起,六城区幼儿园、小学、初中学生入学、转学等取消房产证明。“这是为了把‘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到实处。”杭州市教育局政策法规处处长章潘彪介绍,杭州市六城区入学排序遵循“一表、二表、三表”等顺序,过去要求家长提供自己的房产情况,现在教育局和住房保障与房产管理局信息共享,家长就能少跑这一趟。

  目前,在浙江政务服务网,杭州市教育局公布了20项“最多跑一次”事项。从公布第一批“最多跑一次”改革事项,到全部事项均实现“最多跑一次”,只用了大半年。

  为何改革如此顺利?因为局长沈建平不仅担任了“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还在市、区教育局办事窗口开展了“一把手办事体验”活动。这样的重视,使得改革中所有的难点、痛点、堵点都被及时“拎出来”,进行有效地交流、研究和解决。

  以此为契机,杭州市教育局大力推进便民服务改革。如自2017年7月1日起,杭州市公办幼儿园保教费、公办普通高中学费和住宿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住宿费等,可以通过移动APP、银联、支付宝等多种方式快捷支付。

  杭州市教育局还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孤岛”,同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等多家单位实现数据共享,完成教师资格证、高中毕业证书、学籍信息等约180万条数据的归集。数据共享后,六城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条件核查、转学、初升高资格审核等事项中,不再需要个人提供社保证明。

  14天

  全国学生运动会办出精彩

  9月3日,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在杭州开幕。开幕式上,来自杭州市7所中小学校的近700名篮球小将、排球少年、足球小子,表演了球技秀《薪火相传》。

  赛场内外,作为东道主,杭州市教育局认真组织承担比赛的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杭州第四中学、浙江大学附属中学、杭州学军中学、杭州市源清中学、杭州绿城育华学校、杭师大附属仓前实验中学等“市属八校”,为此次运动盛会贡献力量。

  被誉为历届学生运动会最好的田径场——杭师大体育场;拥有中超水准的足球场、提供星级运动员宿舍的学军中学赛场……在这些一流赛场背后,是杭州市市区两级财政超过5000万元的投入,对相关学校进行场馆改建和设施设备更新。通过承办此次大赛,学校体育场及周边辅助用房面貌焕然一新,为今后教育教学活动留下宝贵财富。

  杭州市教育局向全市100万中小学生布置一份特殊的“菜单式”体育暑假作业,倡导中小学生每天坚持锻炼一小时,培养健康生活方式,提升身体素质;余杭区教育局分批次组织4所中小学校4260名学生,到杭师大仓前校区观看运动会田径比赛,杭四中、浙大附中、学军中学、源清中学、绿城育华学校等市教育局直属学校通过调整上课时间等方式,让每一位在校学生至少一次亲临现场观摩比赛等等。

  750对 海外姐妹学校彰显“国际范”

  品龙井茶、写毛笔字、演英语剧……在采荷二小,这张拓展性课程表被称为中国风和国际范的完美“混搭”。该校还设立异域文化节,搭建“国际贸易街”、“世界美食城”,构建“走读世界”系列课程……在杭州,像这样有“国际范”的学校数不胜数。

  今年暑假,长江实验小学学生到美国印第安纳州游学12天,进行全方位的体验。通过“百校结对”项目、教师海外研修、“校校有外教”工程等多形式的互动交流,已是杭州教育国际化的特色。

  截至2017年初,全市共有60所教育国际化示范校建设学校和80个首批杭州市国际理解教育特色品牌立项项目。截至2017年底,全市中小学与国外及港澳台地区学校结对总数超过750对,有海外结对学校的中小学校占比超过40%。2017年,市教育局全年组织9个研修团共225名教师赴海外师训基地进行研修,还选派了67名教师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海外培训。

  同时,杭州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在国际文化交融中不断丰富:加入亚洲协会全球城市教育网络;市属学校“校校有外教”全面实现;承办G20全球精英中学组织校长峰会、哈佛大学中美学生领袖峰会……

  杭州还不断完善涉外教育服务体系。推进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建设,全市现有外籍人员子女学校5所,2017年新申办3所;完善外籍人员子女入学政策,杭州所有中小学、幼儿园面向境外学生开放;支持中外合作办学,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怀卡托大学联合学院正式挂牌成立,实现了杭州市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零的突破;实施“留学杭州”计划,鼓励市属高校开展留学生教育。

  13年 从“名校集团化”到“新集团化名校”

  近日,在杭州举办的首届基础教育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未来峰会上,来自成都市教育专家表示:“杭州的经验,给成都的名校集团化起步带来了巨大帮助。”

  13年来,配合城市升级转型、逐步探索,杭州从“名校+”的1.0模式起步,到现在打破县域界限的新名校集团化3.0模式,真正把名校办到百姓家门口,并实现了三个转型升级。

  从单向帮扶到共建共享,在政府牵头下,学军中学海创园分校(学校)、杭二中萧山分校(钱江学校)在余杭、萧山拔地而起;在桐庐、建德、淳安等地,市属高中名校出“市”入“县”;五个主城区教育局与大江东五个乡镇(街道)分别签订协议,“一区带一镇”,覆盖大江东所有中小学幼儿园。

  从支教结对到师资共享,市教育局、市编委办牵头教师“跨层级转编”,协调桐庐、建德、淳安三地跨层级划转部分教师编制到五所市直属优质高中,名校教师到县(市)学校开展浸润式带班教学。同时,架构起在线学习平台与教育视频公共服务平台,让更多优质教育资源覆盖全域。

  从“考核导向”到“指数导向”。杭州市教育局借助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等专业机构,逐步推进学生学业负担指数、学校家长满意度指数和年度区等区域教育发展关键指数的发布。通过“指数”,把握新名校集团化的推进进程与工作策略。

  新名校集团化战略大大缓解了优质教育资源供需矛盾,使更多的人能就近享受更好的教育:全市优质学前教育覆盖率达到78.6%,领先全省乃至全国;六城区中小学名校集团化覆盖面达81%;全市16所高中先后通过省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评估验收,占全省总数的22%;经省评估认定的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县(市、区)已达9个,数量居全省之首。

  77门专业 用现代学徒制“淬炼”工匠精神

  冯赞玉,九曲红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他名字命名的大师工作室,坐落在西湖职业高级中学精业楼3楼。依托“塔型学徒制”,冯赞玉将自己的技艺倾囊相授,收获了一批“得意门生”,学生周佳城就是其中之一。他跟着冯赞玉学习制茶技艺,最终在浙茶集团杭州九曲红梅公司留任。“如果没有师傅的培养,我可能就错过了成长的关键期,也没法将潜能变成能力。”周佳城说。

  2017年,杭州市教育局将现代学徒制试点作为“杭州市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的重要内容。迄今为止,杭州所有中职学校均参与了试点工作,涉及专业达77个,占全部专业的41.15%,参与试点的学生达22.36%,企业达388家。

  在合作单位选择机制、招生招工机制、“双导师”培养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杭州市各中职学校均实现了突破。比如,达利公司与萧山三职启动了“一企两翼 中高职一体”现代学徒制新模式,在其共同开设的服装专业“五年制3+2班”中,学生五年内都在公司实习实训,10个学期分别安排了“识岗周”“试岗月”“学徒期”等活动。在教学和管理上,实行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的“双导师”制。

  在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下,不少中职学校的评价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通过“自主报名—才艺展示—双向选择—拜师结对—跟师学艺—出师考核”等环节,规范学徒和师傅的遴选机制,激发学生拜“金牌导游”为师的自豪感和荣誉感。萧山四职联合行业、医院、早教机构等制订了“五星级”师徒评定和奖惩体系,解决了学徒无标准、技能难考核、师傅缺动力的难题。

  2个

  优秀案例得到教育部的表彰

  11月9日至10日,全国中小学党建暨德育工作会议上,浙江省的10个优秀案例得到了教育部的表彰,其中包括杭州市选送的《行走德育: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上城德育实践》(上城区教育局)和《正心立德 劳动树人》(富阳区富春第七小学)。

  除了全国德育优秀案例占比全省20%外,在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评比中,杭州市的城西中学、萧山六中、富春三中成了全省16个获评学校中的18.75%。

  上城区“行走德育”项目引导各中小学以校为本,从“爱家兴国”“社会实践”“公民道德”三个层面建设德育课程,构建起假日小队走访红色基地的德育体验路线;青少年红色基因教育专版等线上线下的德育体验平台;组建以学校为龙头、场馆为资源的主题德育体验基地。

  富春七小的“新劳动教育”不仅是劳动,更需要学生们参与实践探究与合作。一年级种蚕豆、二年级种土豆、三年级种桑养蚕……该校每位学生每年参与“农事”课程实践近80余次,全年习作总量和获奖率也连年攀升。

  杭州市教育局还高度重视青少年校外德育阵地建设。前不久,联合市文明办、市财政局、市园文局等出台《推进第二课堂场馆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深化馆校合作共建,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可选择的社会资源。

  99.1%

  在家门口享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从去年年初开始,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的新围、街村等5所民办幼儿园迎来一批批“江对岸”的老师,在杭州市教育局牵线下,他们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学正、江湾等5所公办幼儿园分别结为“城乡互助共同体”,这让家长们欣喜不已。据统计,2017年杭州幼儿园城乡互助共同体单位1306个,参与覆盖面达到95%。今年11月,杭州学前教育工作经验被作为先进案例,经教育部办公厅发文通报供各地学习借鉴。

  近年来,杭州市出台学前教育“1+4”新政,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民办协调发展”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入园难”情况大大缓解。在全市各个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已实现全覆盖。截止目前,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净入园率为98.9%。

  “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能不能入园,而是入好园,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相关负责人表示。基于这样的考虑,杭州市不断完善幼儿园等级评估制度,促进幼儿园办园水平提升。目前,已实现省等级幼儿园覆盖率99.1%。其中,市区特级幼儿园(园区)有27个,甲级幼儿园(园区)有271个。

  幼儿园的发展离不开师资的支持,为吸引更多教师从事幼教,杭州设立了学前教育教师待遇补助资金;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全市园长及教师大专及以上比例达97.5%。

  目前,杭州民办幼儿园在园儿童占比达到33%,老师的待遇跟公办幼儿园是同岗同酬。

  42位 乡村教师有了“特级”师傅

  6月13日,42位名师乡村工作室导师和设立学校负责人,从杭州市教育局领导手中,接过了导师聘书和名师乡村工作室铜牌。至此,杭州市“名师乡村工作室”全面启动。

  首批名师乡村工作室导师,绝大多数都是中小学特级教师。他们将以3年为期,为对接的乡村学校开设示范课、培训乡村骨干教师,还将开展教科研项目和网络工作室,使乡村的学生也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我们计划用3年时间,在杭州市乡村中小学创建100个以特级教师为主体的名师乡村工作室,培养1000名以上乡村青年骨干教师。”杭州市教育局人事处处长蒋锋介绍,首批名师都是自主申报,择优推荐,结合乡村学校教师的需求和名师的教科研特长匹配优选的。

  杭州经济开发区的启源小学与淳安梓桐镇的小学签订了帮扶结对协议。启源小学校长魏强说,现在乡村学校不缺硬件,缺的是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他们会把学校的书画特色带去梓桐镇中心小学,让孩子们结对互访,相互提高。

  9月,《杭州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6-2020年)实施办法》公布,提出全面实行乡村学校新任教师先在优质学校挂职锻炼1年,再正式上岗的培训模式。同时,在送教下乡、送研下乡的基础上送名师下乡,让城里的优秀教师通过名师乡村工作室的形式成为乡村教师的“特级”师傅,逐步实现杭州市100所乡村学校“校校有名师”的目标。

  眼下,第二批60个名师乡村工作室即将建立。明年,杭州市教育局还将组织名师乡村工作室学员赴国内知名高校集中培训,积极地为改变乡村教育的面貌而努力。

  3.0版本 校园“智慧食堂”吃饭能刷脸

  中午11:40,杭州市第十一中学高三学生下课,前往食堂就餐,秩序井然,全然没有打冲锋般的“大片场面”。进入食堂,5个打菜窗口屏幕上各自对应着“A、B、C、D、E”五个套餐,学生根据事先在点餐器上选定的套餐到相应窗口排队,每个人点餐过程不超过8秒钟。

  今年5月18日,国内首家智慧食堂在杭十一中诞生。“学校每天有千余名学生用餐,但每天总有50余个同学因为没带饭卡或者饭卡丢了吃不上饭。”该校校长倪子元表示,将刷脸技术应用于学生食堂吃饭中,初衷是为了方便学生用餐,规避以往携卡用餐带来的不便,这也是学校革新办学制度和办学理念的体现。

  杭十一中刷脸吃饭,是杭州市教育局推进智慧食堂建设成果的一个缩影。当下,中小学膳食受到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让学生吃上“安全、美味、健康”的膳食,杭州市积极推动学校智慧食堂的建设。2017年初,中小学阳光饮食信息化服务平台开始在杭州各中小学校推广使用。平台整合了中小学饮食管理所涉及的学生选餐、学校采购、企业配送、部门监管和信息公开等核心业务流程。依托平台,杭十一中实现了智慧点餐、智能采购、刷脸就餐。平台还可以根据学生点餐情况建立数据库,为每个学生生成一份营养报告,让家长了解孩子的饮食习惯。

  目前,全市中小学校饮食信息化服务平台使用已实现全覆盖,杭州市第九中学、江南实验学校等多所学校实现了智慧点餐,杭州智慧食堂3.0版本正在一点点实现。

  十佳教师 是我们的“最美”教育

  每年寒暑假对每位学生进行详细家访,11年家访路累计4万多公里,连起来能绕地球一圈的班主任;从教40年,离别前深情吻别讲台,拒绝民办学校高薪,自愿帮助农村学校培养师资的退休教师;坚持6年背着特殊学生上下楼梯、进出厕所的“爸爸老师”;到西部农村支教,到西藏、新疆、青海甚至非洲送教的“文化使者”;连续3年翻山越岭,为缺乏自理能力的学生量身定制、接力送教的团队……

  “认真学习了这些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真的很感动,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真的是崇高而无私的职业!向老师们致敬!”这是一位评委评审后的真情流露。

  “感动杭城十佳教师”评比今年已是第五届,评比期间,人们经历了太多的感动。群众推荐、各县区各校推荐的403位候选教师,让三轮评审的每一轮都成了一个艰难抉择的过程。

  如知名校长陈立群,退休之年,远赴贵州台江,投身智力扶贫,不为功名、不为功德、只为心愿。他甘于奉献,扎根西部山区,义务支教,对口帮扶,体现了“爱与责任”的教育理念。他的事迹得到了省市领导的肯定。

  这些知名和不知名的“最美教师”和“感动杭城十佳教师”一起,以实际行动深入践行着“爱心、责任、奉献”的杭州教师共同价值观。在杭城教师们心中,“最美教师”已从“最美的风景”变成“最棒的风尚”。在刚刚揭晓的第十三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评选中, 10位道德模范(团体)中有3位(团队)是杭州市教育系统教师;10位荣获“第十三届杭州市道德模范提名奖”荣誉称号的同志中,有2位是杭州市教育系统教师。

标签: 杭州市;杭州;教育局;学生;名校;集团化 责任编辑: 金林杰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