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西湖区第五届学术节聚焦“绿色评价” 如何改善才是目标
学业综合评价像“体检”
2017年12月27日 09:31:45 来源: 杭州日报 通讯员 西教 记者 张向瑜

  “我们大家都做过体检,当拿到体检报告时,你会仅仅只看一个数据吗?不会。你会去和别人比较数据吗?也不会。其实,学业评价就像一份体检表,可为什么拿到这份评价表时,我们却习惯于做各种比较?体检本身不能改善身体状况,只能为改善提供一种方向,学业评价同样如此。”

  这两天,西湖区教育系统在举办第五届学术节,首场主题报告邀请的是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特级教师纪明泽,内容是“评价的转型”。把学业评价看作体检,这个生动比喻得到了很多人认同。

  用评价“体检”中小学教育

  上海经验有不少值得学习之处

  “今天生病了,明天去体检,后天病会好吗?当然不会。”报告现场,纪明泽几次强调绿色学业综合评价就好比体检。评价是对学校教育质量的“体检”,根据评价报告,学校要建立起一套以校为本的质量体系。近年来,上海实施绿色指标综合评价,就是以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追求,构建了包含品德行为、学业发展、身心健康、学习动力、学业负担等指标的评价框架,取得了显著成效。

  “‘绿色指标’综合评价改变了教育生态,避免了最恶劣的师生关系、最没有信心的孩子、最不喜欢学校的学生。”纪明泽举例说,上海在对学校用“绿色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后发现,同一个区,确实存在学业成绩提高、但课业负担较轻的学校。再比如,“刷题总是有用的”,这种被很多家长甚至老师奉为法宝的话,也在评价跟踪中发现并非如此。

  评价的导向作用不仅体现在评价指标上,更体现在评价数据处理和评价结果运用上。纪明泽说,上海绿色指标评价结果就是分析性的,不对区县和学校进行分等定级,而是全面呈现各项指数水平,分析指数间的相互关系,注重跨时间发展变化,以实证数据驱动教育决策、教学改进的不断完善。

  西湖评价“绿色”在哪?

  建立课程、教学、评价良性循环

  用思想改变教师,用学术滋养教师。西湖区学术节已连续举办了五届,每届主题都围绕教育热点话题,探讨教育规律,持续推进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本届主题“践行绿色评价 培育核心素养”,以主题论坛、学术沙龙、教学展示、成果分享为形式,不断建构新评价理念,促成新评价机制。

  “绿色评价”到底“绿”在哪?归根结底,就是要改变单纯以学业成绩作为唯一标准的评价方式,更全面地监督学生学业水平状况和各校课程标准执行情况,引导学校为实现“轻负担高质量”教学而努力。全区开展中小学学业质量综合评价的关键指标有三个:学生发展水平、学生成长环境和学生学业负担,建立起科学多元的中小学学业质量评价制度。

  评价不是终极目标,只是教育中间的一环。西湖区要建立起课程、教学、评价整个的良性循环体系,持续推进“学业质量+综合素质”相结合的标准化评价模式。“评价不是最终一环,也不是单独一环,在整个体系中,一定要同步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按照新的质量标准调整课程安排和教学行为,不断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学校教学改进,推进各类考试招生改革。”西湖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标签: 中小学教育;评价;体检;课程;西湖区 责任编辑: 金林杰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