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等不得散养,如果违反,主人不仅会被罚款用来清洁村容,还可能要当义工到荒地植绿。从2016年开始,杭州淳安姜家镇发动“乡村革命”,挑战沿袭了上千年的习惯。
当时这个试点牵出一对绕不过去的矛盾:家禽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又让人担忧,而听不到鸡鸣狗吠的还是不是农村?那姜家镇又是如何找到这个平衡点的?浙江在线记者到姜家镇作了一番探访。
没了“鸡飞狗跳”
这还是你熟悉的农村吗
姜家镇有一条龙源溪源,全长8.1公里,流经桂溪村后汇入千岛湖,是姜家镇两大河流之一。孙家坞村不大,却山清水秀,一番典型的浙西小农村风情。
一场新的管理“试验”正悄悄铺开:2018年1月1日开始,村民养鸭必须到村里报备,平时鸭子也只能“下河进栏、上岸入圈”——鸭子必须在河道指定的地方戏水,上岸必须圈养,否则主人要为此埋单:50元/次/只。
这样一件挑战了村民千年传统的事情,竟然在村里波澜不惊。而在两年前,事情并不是这样。
当时,村里出了一项规定:从2016年1月1日起,村民不得让放养的鸡跑到屋外——“鸡不出院子”,否则将被处罚。处罚的措施是:第一次第二次发现会被警告,第三次发现就要缴纳50元罚款,用以村道村容清洁。
“你说这是哪门子规定?鸡鸭都在村里跑了千百年了,说关就要关。”孙家坞村村民洪建良(化名)今年65岁,他一度十分反对村里的这一试点,认为农村如果听不到鸡鸣看不到狗跳那就不是农村。
这种尝试在村里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支持者认为会让村子更加干净;反对的觉得农村散养鸡鸭已经千年,老祖宗的规矩不能改。
“经过几次村民大会,大家摆出各自理由,支持者越来越多占了绝大多数。”孙家坞村党支部书记洪国发说,因为村容环境好,游客越来越多,周末自驾游的旅行者数量甚至会超过村民。
“大环境是好的,但当时村道上家禽排泄物太多。”他说,经过几次村两委和村民组长会议,为“怎么办”找到了平衡点:圈养——违反规定的村民第一年需要交清洁费50元,第二年交费100元,以此类推。
2017年开始,常引发游客投诉的狗也开始在村道上“消失”:谁家的狗狗如果跑到院子外,两次警告后就要接受村里的处罚——第一年交费150元,第二年增加至260元,第三年是500元。对于第三年后依然不遵守的,孙家坞村正在考虑让家禽主人在村外荒地植绿,面积在10~50平方米不等。
“这是一项村规民约,所有交上来的费用也会适时张榜公布。”洪国发说,其实一开始推行的时候心里没底,说不定哪天就做不下去了,幸好坚持下来了。
目前看来效果非常好,2016年村里共收到违规养鸡费用近5000元,2017年鸡和狗两项的违规费用只收了2000多元。“可以这么说,村里的清晨鸡鸣处处,晚上狗吠声声,但村道上24小时见不到鸡和狗的踪影。”洪国发说。
看着越来越清的河水和干净的村道、清新的空气,洪建良不再坚持自己的观点,他甚至变成了村里的义务监督员,哪家的鸡狗跑出来了,他马上就会去找主人沟通。
限养目前还是试点
接下来或将全镇铺开
鸡鸭猪狗限养政策,使孙家坞村发生了巨大变化。村民越来越支持这项规定,村子变得更加美丽,游客也在以每年50%左右的数量上升。
但这仅仅是一个试点,这个试点是当地“乡村革命百分考核”中的一环,它有可能在整个姜家镇铺开。
“这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尝试,可能会给其他农村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姜家镇副镇长张世中认为,家禽的去留一直是农村环境工作中的难点,孙家坞村的做法找到了环境和传统习惯间的平衡点,也是乡村百分考核的一个亮点。
“百分考核”很好理解,基础分是100分,清洁乡村、污水运维、垃圾分类、美丽庭院四个部分各25分。村干部负责对每一户家庭进行考核打分,做得好和不好都要在村务公开栏中公布。
钱报记者了解到,“百分考核”列末位且多次劝告后不改的村民,可能会被认为“缺乏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在开具一些村级证明时会受到一定限制。
当然,“百分考核”也仅仅是姜家镇“乡村革命”的一个章节。该镇相继制定出台《关于开展“乡村革命”的实施意见》、《乡村环境革命操作流程》等实施方案,大力推行环境革命、产业革命和乡风革命。全镇已投入500余万元,28个行政村“因村施策”,治脏治乱治差同步展开。采取班子领导包片、联村干部包村的方式,实行通报和问责制度。
据悉,今年姜家镇房前屋后共栽花种草2.8万余平方米,空地岔道见缝插绿4万余米,白墙描文绘画2200平方米,美丽庭院1万余平方米。“开展农村环境革命是缔造‘乐水小镇、康美姜家’的重要内容,只有用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作支撑,才能建设好‘千岛湖旅游副中心’,真正把姜家打造成全域旅游目的地。”姜家镇党委书记方必盛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