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君萱和金一德(右)合照海报
1957年,同在浙江美院(1993年后更名“中国美术学院”)求学的徐君萱、金一德,常结伴去西湖边写生,这一画,就是六十年。
2018年开年,一场名叫“西湖志:徐君萱、金一德作品展”的展览,在杭州南山路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吸引了诸多参观者。30年前,同一个地点,两位先生曾有第一次联展,如今他们已是80多岁的古稀之人。本次展览除了展出首展的绘画作品,也将展示他们绘画文献、创作笔记和创作手稿等。
展览将持续到2月5日。
说到两位老先生,不得不提上世纪60年代的“博巴训练班”。
1960年,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美术学院埃乌金·博巴教授在美院开设油画训练班,在当时前苏联油画的主流氛围之外,形成了另一番气象。
徐君萱、金一德,便是训练班中历练出来的年轻艺术家。
此后,他们留校成为同事,更难得的是理念相似、关系亲密。
当年,徐君萱、金一德鼓励学生在毕业创作中发挥创造,打破当时“只画一张画、一定要重大题材、一定要主题性”的风气,还强调作品要真情实感,要有创作者的体会。在这样的号召下,同学们创作出一大批令人耳目一新的毕业作品。
“我们几乎没有争到脸红过,也用不着去争论,因为我们的观点很一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两个都是‘边缘人’,不是当时油画学派主流。”
金一德喟叹,“鲁迅写瞿秋白‘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同怀视之’,我们不好跟鲁迅、瞿秋白比,但也是这么个意思。而且我们的友谊确实是一段佳话,始终能够真诚相对,在一起探讨艺术。”
因为真诚,两位老艺术家至今仍有一颗艺术的“初心”,时时打动年轻一辈。
年轻画家潘汶汛说,曾有大概两年时间,她和金老师在凤凰山脚的仓库里作邻居。
“山岩边的一个小房间,有些潮,他在里面画画,非常认真坚守着自己的方式。我的房间虽比较大,却时常弄草弄瓦,现在想来颇为渺小。边缘的人,把自己的人生走得满满。我在他的画室里看到粗执浓丽的笔触,而这位边缘的人只瞪着大眼睛,沉默少言。日落时,他慢慢踱着步子下山,偶尔会搭我们的车。若问他为什么这么大年纪依然自带饭菜在小屋里从上午画到日落,笔触里就是生与活,全部的意义就是在这里。”
展览开幕前,人文艺术学院杨振宇教授在朋友圈说:“十多年以前,金一德老师和我聊艺术。他总是很认真,也不摆任何长辈的架子。突然,他一脸苦恼地说:‘杨老师,最近这段时间我很困惑呢,我又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一张张地画画了……’这是一个极其动人的困惑,这个困惑的表情让我一直难忘。它也经常提醒我,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从来不存在一劳永逸的状态。困惑与迷茫,才是真正的常态。”
而院长许江还记得,金一德先生一直堪为师生“榜样”:“老美院未拆之前,西大楼三层阁楼的灯光每晚必亮,被当时的师生称为“一德灯光”,以作为执着努力的劝勉。”
展览中有很多杭州景致,大量以玉兰花为主题的作品,把观众带回春天的杭州,让展览现场洋溢着浓郁的白色芬芳。
当年,金一德曾住在柳浪闻莺公园里,每年春天看着玉兰开放,觉得心情无比美好,便忘情地画速写、画构图、画色彩稿。这些创作过程与作品都展示在本次展览中。
犹如两位老人所描述的“个人兴趣使然,我很喜欢画风景”、“我心中有一个梦想。渴望获得自由,想解脱一切羁绊,在画布上纵横驰骋”那样,这场展览,更是两位老人对艺术一生的告白。
最后,当被问及未来的艺术方向,白发如雪的金一德先生只留下一句话:“最后能不能找到一个承载艺术面貌和美学理想的共同体,很难,确实很难,我们现在还在探索,也可能一事无成。”
人物名片
徐君萱
江苏江阴人,1934年10月生,中国美协会员。1960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1962年毕业于由罗马尼亚博巴教授主持的油画研究生班,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浙江美院油画系副主任和工作室主持人;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金一德
浙江绍兴人,1935年1月生。中国美协会员。1959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1960年考入由中央文化部委托中国美院举办的罗马尼亚博巴教授油画训练班深造。1959年后历任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