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2月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陈淡宁)上周,杭州歌剧舞剧院历时三年精心创作、采风巡演行程9万公里的世界文化遗产传播剧《遇见大运河》,在希腊首都雅典成功上演。这是该剧的第131场表演,也是该剧第一阶段世界巡演的收官之站。
就在前天下午,《遇见大运河》总导演、杭州歌剧舞剧院院长崔巍,为《遇见大运河》开了一场特殊的“年会”:她邀请了数位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地方的观众代表,与该剧的艺术总监,及剧中男女主角面对面,一同探讨回顾这些年里的“遇见”与“生长”。
杭州人非常熟悉的“老开心”周志华,早在2014年4月,就曾在杭歌排练厅看着身穿练功服的演员们表演了几个片段。“但就是那几个片段,让我感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回想当时,周志华有些激动,“现场很多人跟我一样是不懂舞蹈的,但就是被感动到了。我想这是因为这部作品对普通观众而言,没有观赏门槛,它不是居高临下的视角,而是从我们熟悉的身边出发。这一点其实和我们曲艺有共通之处,也启发了我。”
浙江大学出版社总编辑袁亚春是在《遇见大运河》上演一周年的2015年观看演出的。在他看来,大运河是一个非常具有潜力的大IP,大IP不是闭环、固守,它是开放与交流理念的产物,而大运河展示的,正是中国文化开放、交流的那一部分,特别是当演员们在各地去到街道、人群、运河边时,“他们自己就成了运河的一部分,成了文化的一部分。”
1994年出生的王伟东,两年前在湖州师范学院读书。他与《遇见大运河》相遇在“高雅艺术进校园巡演”期间。那一天,学校的剧场爆满,王伟东站着看完演出后,抑制不住激动,冲上舞台,向主创主演们鞠了一躬。他说,那场演出给予他的是内心的激荡,而那一躬:“是被打动的观众应当做的。”
王伟东的话,让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浙江大学教授郑强非常感兴趣。在郑强看来,能在短短一个多小时里讲述运河千年故事,是非常了不起的,但如果单讲历史,不触及现代,那就无法架起与今天的桥梁。从科学家的角度,郑强觉得这部剧是“传理”的,是“讲科学”的,它不仅表达了“一切生命都与水有关”,更传递出了现代中国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和平的开放姿态,而这样的姿态放在世界的任何角落都是受欢迎的。
“这部作品最初就定位为‘文化遗产传播剧’是令我惊喜的。而它成长起来的每一个节点,又都与运河申遗有着密切的联系。”原大运河申遗办公室副主任姜师立也出现在年会的现场,他说,“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这件事,很多时候停留在口头,而崔巍和她的演员们做出了一种示范,他们每到一处都会走到运河边,走到人群中,让人们驻足停留,了解他们习以为常却没有注意过的运河,而这种注意其实就是一种保护。”
这句话让崔巍颇为感慨,她记起在埃及演出时,有一位来自黎巴嫩的导演说了一句令她至今难忘的话,“你提醒了我,我们的尼罗河也正在面临这样的遭遇。”
“我想,这正是这部作品最大的意义。”崔巍表示。
如果读者对这场“年会”感兴趣,可以收看本周六晚9时45分在杭州电视台播出的《我们圆桌会》。
【记者手记】
文化边走边唱 化作依恋与记忆
《遇见大运河》创排至今,6年来记者一路关注,一路跟随,记忆中,崔巍穿的不是印有《遇见大运河》字样的“团服”,就是各式的中式连衣裙。
她穿着它们,走过中国大运河沿线的六省两市,走过法国米迪运河、德国基尔运河、埃及苏伊士运河、希腊科林斯运河;她穿着它们,登上几百场巡演的舞台,致辞、谢幕、交流对话。
“当时,(大运河)推动着你,如今正推动着我。”从希腊赶来杭州的《中希时报》执行总编辑杨少波说,《遇见大运河》让他重新意识到人与水与故乡有多么密切的关系:“离开家乡称‘背井离乡’,到了国外叫‘身在海外’,这样的人称为‘游子’,如果居无定所那就是‘流浪’。”于是,在希腊待了十多年的他,如今想回来看一眼这条真正流淌着的大运河。
《遇见大运河》留在每一处的,不仅仅只是优美的旋律与舞姿。
2014年5月。浙江杭州。历经三年零九个月的创排,《遇见大运河》首次与观众见面,当时发起公益活动,用装有爱与梦想的心愿瓶,唤起人们对运河的依恋与记忆。
2014年9月。江苏扬州。剧组来到吴王夫差开挖第一锹土的所在地——邗沟之畔采风,节目内容中增加了巡演地的本土元素。
2015年1月。河南洛阳。纷飞的大雪中,演员们寻访大运河畔中国古代的最大粮仓“含嘉仓”,倾听守仓人讲述几被遗忘的运河故事。
这一站又一站中,还有安徽宿州、山东济宁、河北沧州……
在2016年6月,文化遗产日当天,《遇见大运河》登上北京的国家大剧院,截至当时,演出已达96场,采风行程5万多公里,遇见14万观众。
大运河之旅仍在未完待续,所到之处也从中国走向世界——2018年初,最新的成绩单上,是“演出131场,行程9万公里,遇见15万名观众”。
崔巍说,能遇见大运河,自己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这一切都特别值得。文艺创作之难,难在来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既要有生动的叙事,也要有感动的启迪;而文艺创作之美,就美在它可以回馈于人,温暖人、鼓舞人,最终让观众与艺术创作者,共同成为文化的传播者。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