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2月1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张瑾华 通讯员 马正心)2018年2月10日晚上7点,钱报读书会·华云文化咖邀来著名作家卢新华,在杭州庆春路购书中心与读者见面,以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对文学与世界深刻的感悟,倾谈“人生要读的三本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
活动还特别请到杭州市公益中学校长潘志平和心理管理学家陈禹安作为嘉宾。
1978年初,卢新华以短篇小说《伤痕》被载入中国现代文学史史册,引领了“伤痕文学”。当时还在复旦中文系读书的学生卢新华,用动人的文字让“全中国的读者泪流成河”。
“伤痕文学”由此发端,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现象。
2017年,29万浙江考生的高考语文作文题又源自卢新华的“三本书”哲思——人要读三本大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 ——他又一次深刻地吸引了读者的目光。
2017年6月,杭州公益中学,在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场钱报读书会上,他为座无虚席的礼堂听众,场外十五间教室中通过闭路电视观看直播的家长、读者,以及六万多通过kk直播·华语之声在互联网上收看的读者,分享了他心中的三本大书。
当时,卢新华透露新作《三本书主义》很快将由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推出。
近日,这部有分量的文集正式出版,书中收录了卢新华近年来的散文、随笔以及部分演讲。
除了关于“三本书”哲思的文章数篇,《三本书主义》中也收录了许多“接地气”、放眼社会现实的文字——从节庆放鞭炮的习俗写到虚荣心,从人的发型写到难以琢磨的“酷”的定义,从东方明珠塔写到城市化的进程,从汶川的沉痛写到自我的反省。
而书中数篇着眼儒家、兵家、佛家等传统文化的思考文字,是卢新华以一个长期往返于海内外的“50后”作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文学的观察。
故乡是本让人魂牵梦萦的书
这次,卢新华给杭州读者带来的,除了“三本大书”的哲思,还带来了关于故乡,以及最脚踏实地的,关于莘莘学子的教育的思考。
离除夕还有不到一个星期,自2月1日春运启动开始,人们奔波着回到自己的家乡。这次读书,嘉宾们也谈起了故乡这本让人魂牵梦萦的“旧书”。
而现代人一生或许会有许多寄托情思的地方,不止是出生的那个故乡。
卢新华低头算了算:“我的故乡,有五个。”
他出生的江苏如皋;小时候成长的山东蓬莱;18岁长大成人后,他有四年的青春年华在山东曲阜度过,而24岁考上复旦大学以后,卢新华在上海成家,上海又成为了他的第四个故乡。
“第五故乡”却已是在洋的对岸:洛杉矶。
“但无论我身在何处,”卢新华说,“万变不离其宗,我还是一个中国人。”
《三本书主义》中关于新年鞭炮习俗的一章,就有童年关于爆竹的回忆——
“也记得儿时常手捏着几枚白色的摔炮,趁小伙伴不注意时会冷不丁地朝地上猛劲一摔,一乍一惊,便觉有无限的欢乐在体内升腾。”
卢新华在世界各地的讲演时也呼吁:我们也要思考自己心灵的故乡何在,“要对中国文化做梳理,梳理那些伤逝的文化传统。”
”一个人可以在许多地方工作、生活和学习过,但并不是每个地方都可以算得上是故乡。有些地方,它会是你肉身的出生地;有些地方则是你精神的发源地,而另有些地方,则是你心灵的寄托和依归之处。对于心灵的故乡,我们的乡愁则多侧重于直面文化的流失,传统的消亡所带来的某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惆怅、失意和哀怨。”
除夕将至,陈禹安对于故乡的思考言简意赅:“故乡属于行万里路、读三本书的人。”——对生活有了体悟,有了深刻的经验,才能映照出记忆深处故乡深刻的美。
公益中学校长潘志平的故乡在临安大明山山脚外三四公里处。“故乡带给我的,头一个,是自然的美。”
一次,回到故乡,夜里,潘志平听到女儿喊:“老爸快出来看!”
他走到室外,顺着女儿的指引抬头:满天的星星,一个城市里难以看到的景象。
女儿和潘一个人一个小板凳,坐在麦田里数着流星。
“我的淳朴,可能就来自于故乡的山和水,”潘志平说,“这是自然给我留下的印象。”
潘志平对故乡的第二个印象,是父亲逢年为乡亲写对联的场景。
“不管过年有多么忙碌,附近三四个村的村民拿来红纸,父亲会把一切都放下,写好对联。”
潘志平回想起村民们的笑容,他在这其中读到了善良、无私,学到了放下自己事情去帮助别人。
“小升初”也不要忘了读“三本书”
最近,北大学子拉黑父母、程序员轻生、学生杀死班主任等等令人扼腕的事件,都引起我们思考:学习,不光是知识,也是道德、共情能力的培养。
卢新华观察到中国教育的一句流行语:“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把同学当成对手,不能帮助同学的学业——卢新华从这样的做法中看到了某种人性恶的发展。
少年时,就要对人生有一个规划,我们的人生并不一定在每个领域都能出类拔萃,但是能在平凡的生活中,获得心情的平静、安宁、祥和,对我们的人生非常重要。
知识固然重要,学生们到学校来读书的一个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来毕业后可以找到一份赖以生存的工作,获得生存的技能。
卢新华也在新书关于教育的篇章中抒发他的观察:
“在有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关注生存技能和娱乐享受文化的普及时,生存智慧文化的传播却越来越带有业余的性质了。
而且,这已经不是一国或者一个民族才有的现象,而成了人类整体精神的一种司空见惯的景观。”
卢新华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本书,要能在纷繁复杂的人生中,全身而退,到达生命的彼岸,才是一个真正值得去追求的事。
“希望我们的教育,能教给孩子心灵的善良。”
近距离面对教育问题的潘志平看到:学习,谁都离不开,人骨子里都有求知的欲望。
”只是现在考试分数成了很多同学生活的80%、90%,也成为了家长、老师挥之不去的压力。这是现实的。首先要面对现实,我们可以想得很美好,但是得回到教室,完成课业。”
“但是学习不应该是孩子生活的全部。情商、道德的发展同样重要。”
陈禹安则动情地提议,在座的家长、孩子,如果能给孩子心理的、情感的助力、教育,一定会对他们的成长以至于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陈禹安也提倡快乐的学习,寓教于乐,学习不必是沉闷、机械的代名词。
现场一位读者加入了讨论,他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以与“三本书”相似的思考进行。可现在孩子六年级了,他遇到一个问题:“当‘三本书’遇到‘小升初’……”
卢新华回答:“教育体制的改变,并非一朝一夕的。而我的讲演,是希望学生、家长,在小升初的时候,也不要忘记读三本书。不要因为一个阶段的成功,造成了人生巨大的失败。‘小升初’,也不要忘了读‘三本书’。”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