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三)
(图一)
(图二)
(图四)
(图五)
小陈狼吞虎咽吃下去一大碗青菜肉丝面
两个月前倒在浙大西溪校区门口的IT男小陈,经过及时抢救和精心护理,恢复得很不错,已经和父母回桐乡老家过年了。
24岁IT青年小陈,2个月前曾猝死街头——口吐白沫,没了心跳没了呼吸。因为抢救治疗及时,小陈恢复得很不错,前两天他和父亲已经回桐乡老家过年去了。
小陈倒下的时间:2017年12月11日早上8:30;倒下的地方:文三路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北园门口。
当时一个女学生刚好路过,马上跟保安反映,保安马上联系800米外的浙大校医,骑着电瓶车把校医接过去,医生陈玲和护士长陈立芳立即施救,一直持续到120急救车到来,把小陈送去附近的中山医院。
12月12日凌晨,在中山医院李医生、浙一蔡主任的帮助下,小陈转院到浙大一院。
12月23日下午,小陈醒来,认出了爸爸妈妈。
今年1月16日中午,小陈转院到浙大一院城站分院,接受康复治疗。
我上一次见小陈,就是在浙大一院城站分院。(保险起见,小陈过完年还要回医院继续康复治疗。)他剪了平头,戴着眼镜,肤色红润,身高1米82,十足帅小伙。
这么多天,他父亲老陈一直在医院守着,头发一天比一天白。自从小陈醒过来,老陈心情一天比一天好。
“儿子的身体素质已经恢复得很不错了!”老陈说,“他还跟我生气,要回家呢!我们出去吃面,我说城站就在那里,他就要走过去买票回家!哈哈哈,医生不同意!”
在城站分院,主治医生史红斐和我聊到小陈猝死的病因。
史医生说,目前还是考虑由大脑短时间缺血引起的脑病,专业术语叫“缺血缺氧性脑病”。“他比较容易紧张的,加上疲劳,突然一下子停掉了(心跳)。”史红斐说。
小陈倒地是早上8:30,这时候也会紧张疲劳?
史红斐说,疲劳是长期的疲劳,紧张是不自觉的紧张,造成脑部能量低,再加血管收缩(那天天冷),就容易出问题。当然,也考虑有其他基础性疾病,但未查出来。
史红斐说见过很多猝死的案例,能活过来的很少,能康复成小陈这样的少之又少。
“他还是很成功的,刚来我们这儿的时候,1加1等于2都不知道,现在啊,100减7连减4次都能减了。”
从医生办公室出来,老陈感叹:“哎,医生还是查不出原因,还是说工作压力大。可能他很喜欢这份工作的,自己在那弄弄弄,没人逼他的,压力就这样来了。”
两个月来,小陈的情况越来越好,老陈也在微信上一直跟我“播报”最新情况:儿子能写出自己名字了,能下地走路了,能说话了,能记起小时候的事情了……
最让老陈惊讶的是,儿子记起了猝死瞬间。
小陈说他当时正走在上班路上,经过浙大校门时,忽然一阵胸闷,紧接着心脏剧痛,他去抚摸胸口,同一瞬间,不自主地倒在地上了。
他马上去掏手机,想打电话给爸爸。他和爸爸平时关系很好,跟朋友一样,所以第一时间想到联系爸爸。
但两只手都已经不听使唤了,整个人慢慢失去意识,感觉很冷。
他进入梦境,梦里面有人在跟他说话。他忽然想到自己还有爸爸妈妈,他觉得自己不能死……
其实,跟小陈说话的是校医陈玲。
陈玲之前接受我采访时说过一段话——
“我在那里一直给他鼓劲,说‘你要坚持住坚持住!我们这么多医生都在抢救,你要加油!’这个病人估计听到了,只是不能表达,看得出他很顽强,他自己也在坚持。”
心情大好的老陈,一口气制作了5面锦旗。
“救死扶伤 优秀团队”,送给“中山医院急诊科徐杏医生及全体医护人员”。(图一)
“妙手回春 春泥护花”,送给“浙江大学西溪校区急诊室陈立芳医生及护士小胡、小陈”。(图二)
“无私奉献 乐于助人”,送给“浙大西溪校区保安室保安刘师傅高师傅及所有好心人”。(图三)
“情系患者 德医双馨”,送给“省中山医院重症监护室李舒健医生及全体医护人员”。(图四)
“医德高尚 医术精湛”,送给“浙一外科重症监护室全体医护人员”。(图五)
老陈50多岁,白发不少,他在桐乡做泥工多年。
两个月来,老陈一直在医院守着儿子,送锦旗时才和这些“救命恩人”正式见面,老陈一边说一边鞠躬,激动得吐词都不清了:“如果没有你们,就没有我儿子了,也就没有我现在了……”
昨晚我打通老陈的手机,电话那头他说,和儿子已经在桐乡老家准备过年了。
“他(儿子)天天打开电脑,我也陪着,他妈妈看他打的时间长了,说缓缓吧,他比较心急,坚持学习,说要把忘记的知识快一点学回来!”听得出老陈非常兴奋。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