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杭州动物园紧急通报,说大熊猫“成就”猫体不适,送进医院做了个手术,手术蛮顺利,现在是很关键的术后休养阶段,所以这段时间“成就”闭门不见客,谢绝参观。
具体是怎么回事?
大熊猫“成就”
前些天突然食量小了也懒得动了
“成就”,出生于2014年7月18日,和弟弟“双好”是杭州动物园熊猫馆第五任“馆主”,兄弟俩在2016年9月离开成都老家,来了杭州动物园。
“成就”,出生时体重212克,从小毛色就灰灰的,外号“小灰灰”,慢慢长大后,毛色才变得黑白分明,去年称体重时有115公斤。
它弟弟“双好”喜欢安安静静窝在角落里,但是它,性格外向活泼、聪明机智,爱吃苹果,擅长爬树,是熊猫馆的一个“活宝”。
刚刚退休不久的饲养员张旭升,曾经在动物园照顾大熊猫38年,在他的“养猫”生涯里,他说:“成就最会吃,只挑爱吃的进嘴,也最爱洗澡……”
就是这个每天爱吃、爱动、爱洗澡的“活宝”,生了病。
发现生病,是在2月24日下午。杭州动物园副园长江志说,发现“成就”不太对劲的是饲养员。平常,“成就”闹腾得不行,老是跑来跑去的,那天很懒的样子,一直蜷卧在角落里,无精打采的。
而且,吃得也少了。平常,兄弟俩每天各要吃100斤竹叶、20斤笋、半斤苹果,还有一斤用麦麸、钙粉、黄豆粉一起蒸的窝窝头。但是,那天“成就”根本没吃完,剩了好多。
杭州动物园不敢怠慢,赶紧又联系了“成就”的老家——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两面一会商,根据“成就”的状况,分析可能是大熊猫排黏反应(排黏,顾名思义就是排出黏液,是由食物引起的最具特点的生理现象)。给出的第一个对策,是密切观察,所有细节都不能漏过,而且随时通报,随时沟通。
到了第二天(2月25日)一早,“成就”拉了便便,是胶冻样的黏液便。拉完以后,仍没有食欲,而且精神状态看着更差了。
再联系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协商后,按消化道功能紊乱进行对症治疗。杭州动物园立即成立医疗小组,并且24小时值班,安排专人详细记录“成就”的行为表现和吃食、排便情况。
2月26日晚上,大熊猫“成就”再次排出胶冻样黏液便,但仍然拒绝吃它平时很爱吃的竹子。杭州动物园正式邀请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派专家来杭州,来看看“成就”,一起诊断、治疗。
2月27日上午,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派了第一批专家抵达杭州,随即召开会议研究诊疗方案。
从2月27日开始到3月1日,每天早上8:30,治疗团队都会召开诊疗分析会,分析“成就”前一天的治疗情况,并布置当天的诊疗方案。
其间,杭州动物园还邀请了浙江大学动物医院专家、上海野生动物园专家对“成就”开展了B超、X光等检查,结合生化检测,初步诊断为“消化道通畅不够”。
但是,通过3天的对症治疗,“成就”的病情仍没有实质性好转。
到了3月2日早上,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第二批专家,也赶到了杭州。在诊疗分析会后,根据“成就”的行为表现、前期检查结果,和治疗后的动物反应情况,基本判定为“上消化道梗阻”。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