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修女楼前医师和修女合影
大手术室
儿科楼
中药房楼 老照片由医院提供
老底子杭州人应该都有印象,刀茅巷以前是一条高低不平的石子路,进出全靠黄包车,坐着黄包车穿出巷口就到了城河(即现在的“贴沙河”)。
1928年,在刀茅巷及城河间,建起了杭州仁爱医院,这就是现在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的前身。
岁月变迁,芳华如梦。如今,这所医院将满90岁。
在时光翻涌的历史长河里,当年襁褓中的婴孩,如今许是青丝变暮颜。建院九十周年之际,杭州市红会医院面向社会寻找和医院有深厚渊源的“仁爱宝宝”——即1928—1949年期间,在仁爱医院出生的宝宝。
仁爱医院由法籍修女捐资修建
当时的医术和规模在杭城领先
19世纪初,西医对中国医学的影响逐渐浓厚,牛痘接种法以及西医外科和眼科治疗技术等近代西医学的成就相继引入中国,从而为西医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杭州仁爱医院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
1928年,在潮鸣地区“七十二荡(池塘)”间的刀茅巷222号,建起了仁爱医院。由法籍修女郝格勒捐资,是典型的教会医院,由修女大嬷嬷负责。医院第一任院长为中国籍修女孙儒理,后由法籍修女彭嬷嬷接任。
当时的仁爱医院,旁靠庆春门至艮山门之间的古城墙(现为环城东路)。从城墙到南庆春路,西东街路(今建国北路),这块长方形的区域叫“东园”。
“东园”靠城墙边多菜地,遍布竹林、桑园、水塘,“东园”曾经是杭州的菜园子,它出产的蔬菜与天水桥一带“小北门”的菜都是当时呱呱叫的好菜。
在一派田园风光的“东园”,添了这座异国风光的红洋房,是一个闹中取静,适宜摄养之地。
30年代的仁爱医院,无论从医术还是医院的规模,在杭城都可算是首屈一指。医院有男、女病房各一幢,X光楼一幢,共为48间,礼拜堂(天主教呼为“经堂”)7间;修女楼房一幢,共为26间;海星小学及仁爱高级护士职业学校各一所,合为62间;免费病室一幢,为11间;施诊所楼房一幢,为23间;医师住宅12间。
虽然那时候医生的工作环境和健康防护,与今天无法同日而语,但在当时,仁爱医院的X光机在杭城算得上是先进设备了。
难忘漂亮的“红洋房”
戴白色翘角帽的嬷嬷
那时候,住在附近的伢儿们看到医院里的“红洋房”,觉得既新奇又漂亮。除此之外,当时让孩子们印象深刻的还有医院里的嬷嬷。
医院里的每个嬷嬷,都有各自的工作岗位,有的在药房、有的在病房。嬷嬷们戴着白色的翘角帽,穿着深色呢裙,挂着长长的一大串钥匙和剪刀。还有穿黑衣黑裙,梳发髻的嬷嬷。
孩子们时常能看见嬷嬷们骑着两个轮子的“洋车”(自行车),在医院旁的小路上穿来穿去,感觉很有趣,还一时想不明白为什么两个轮子的“洋车”能够跑起来。
30年代末,仁爱医院还办过育婴堂,相当于现在的儿童福利院。当时家庭条件不太好的人生下孩子养不起,无奈将婴儿放在医院门口,听到哭声,医院里的嬷嬷会把婴儿抱进去。有不少这样的孩子,在仁爱医院的育婴堂里由嬷嬷们照顾长大,还会培养他们读书、学技术。
其中,有一位先天失聪的孩子,姓季,由嬷嬷们把他养得壮壮实实的,后来还教他识字、学哑语,再后来,他一直留在这所医院里工作。
还有一位姓彭的女孩,嬷嬷培养她到上海学习美术,毕业后回来在仁爱医院办的学校里教美术。此外,还有孩子后来成为了外科医师。
寻找“仁爱宝宝”
说一说你和“仁爱医院”
的故事
历经多年的风雨更迭,当年的仁爱医院已经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如今,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医疗技术不断提高,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中西医结合特色日益彰显。
在医院90周年到来之际,杭州市红会医院通过快报,邀请当年的“仁爱宝宝”回“家”看一看,聊一聊当年您与仁爱医院的故事。
您见过当年仁爱医院的模样吗?
您有哪些如珍珠般闪耀的珍贵记忆?
……
欢迎通过快报健康热线0571—85051489,说一说您和仁爱医院之间的故事。
【医院简史】
1928年,由法籍修女郝格勒捐资建立仁爱医院,由修女大嬷嬷负责;
1951年,仁爱医院从原来的天主教会医院,转变为人民医院,隶属于杭州市总工会;
1952年,杭州市总工会将医院交由红十字会管理,改名“红十字会医院”,简称“红会医院”;
1953年,改名为杭州市工人保健医院;
1955年,与中国红十字会杭州市分会医院合并,改名为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1967年,医院改称为杭州市第五人民医院;
直至1978年,又重新恢复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