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外卖的做打车,打车的开送外卖。这是关于两头“独角兽”的故事,一头叫美团,一头叫滴滴。他们在全球“独角兽”排行中都名列前十,总估值超过5000亿元,有足够多的用户和资金,将战火烧到彼此的领土上。
先动手的是美团。如果不出意外,美团打车将于近期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同步上线,美团创始人王兴也一改当初温柔的口吻,明确表示:“打车,美团是一定要做成的。”
据说美团已为此准备了近10亿美元,而且上不封顶。在刚过去的年会上,他们更是打出“灭饿除滴”的口号。饿指的是在外卖领域的竞争对手饿了么,滴就是网约车行业当之无愧的老大:滴滴出行。
对于自己做网约车,王兴曾告诉滴滴CEO程维,如果两家公司打起来便是“战争”,程维的回答也很干脆:“尔要战,便战!”这句成吉思汗的名言很硬气,滴滴的打法很迂回——在外卖领域给美团施压。现在,滴滴配送已经在无锡、宁波、温州等9个城市开启招聘,正式上线也只是时间问题。
司机每月能多赚三四千元?
对于美团做打车,互联网圈子早有传闻,但很少有人觉得惊讶。一直以来,王兴的目标是将美团打造成为生活服务领域可以跟百度、阿里和腾讯抗衡的巨无霸,染指出行的大蛋糕只是时间问题。从逻辑上说,一个用户已经习惯通过美团满足自己“吃喝玩乐”的需求,顺道叫个车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美团试水打车最早是在2017年2月,地点在南京,用10个月做到了日订单突破10万的水平。去年10月,美团完成新一轮40亿美元融资,美团打车正式浮出水面,动作也越来越频繁。两个多月后,美团打车在北京、上海、杭州等7个城市开启报名,用户超过20万即可上线。
区别于之前网约车大战从用户入手,美团打车最先影响的是司机端。以杭州为例,美团打车已经在杭州委托10多家公司招募司机,“收入碾轧滴滴”成了招募人员最常用的一句宣传语。
“现在,滴滴对快车司机的抽成在25%左右,相当于每做100元的生意,滴滴要分走25元。”一位司机说。而美团打车给他的政策是,前三个月免抽成,后面按照8%的额度抽成。“招募公司算过,如果美团打车每天的订单量和滴滴差不多,我们每月能多赚3000-4000元,还不算其他的补贴。”
一位负责帮美团招募司机的主管也透露,从和司机接触的情况来看,大部分愿意在免抽成期试一试,当然前提是美团打车的订单和滴滴出行的订单数相差不大。
和美团打车一样,滴滴配送也给骑手开出了不错的条件。忠诚骑手只要每周在线大于48小时,月保底收入高达10000元,自由骑手可随时上线,每单收入翻倍。而在北京,美团给骑手的薪资待遇也不过保底6000元。
打车又要便宜了
虽然美团打车尚未正式开始运营,但在王兴誓要拿下30%份额的目标面前,许多网约车平台都选择了提前应战。最近,包括滴滴出行、神州专车、曹操专车等在内的多个网约车平台都悄然推出了优惠政策,以留住可能流失的老用户。
在结束了和uber的打车大战之后,滴滴出行开始有节奏地减少补贴,更别说简单粗暴的充值返现。但眼下,滴滴快车和专车的出行卡均推出了充值返现的活动。其中,充值满2000元可以返还450元,实际到账2450元,满3000元返现720元,满5000元返现1250元。不过,返现的金额仅限当地使用。
曹操专车的调整在动态折扣的力度上。以往充值账户后,根据附近的车况,专车用户有机会享受到动态折扣,通常最低在7折左右,最近一些用户发现6.5折的情况明显增加。神州专车也恢复了曾经一度中断的“充100送20”的活动,基本上不封顶,新人首次乘坐还可以免除50元。
从乐视风波里逐渐走出的易到下手更早。早在今年1月份他们就做出价格调整,宣布下调北京地区打车费,引入分时计价政策,用户在平峰时段用车,车价最高降幅近20%。
从目前的消息来看,美团打车上线之初也会给予乘客一定的补贴。比如,每个城市参与此前投票的乘客都可以领取3张与当地出租车起步价(8-13元)等值的优惠券。
朋友圈出现美团招募司机的广告
欢迎鲶鱼
记者观察
在国内互联网圈子里,王兴和程维被称为“少壮派”。两人曾经在业务上有过交集,还是相识多年的老朋友。王兴比程维成名更早,程维能够放弃在阿里打下的江山出来创业,一定程度上也归功于王兴的鼓励,滴滴推出第一版App时,王兴还给过程维建议,让后者很受用。
看这么两个亦师亦友、温文尔雅的人“剑拔弩张”,总是有点违和感。但站在用户的角度,沉寂多时的网约车市场是该来一条鲶鱼了,因为只有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位于头部的企业才能通过相互竞争共同进步,让用户获得足够的实惠。
一个极端例子就是2014-2016年之间的网约车大战。那可以说是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最激烈的战争,从牵扯的用户数和“烧钱”总额来说,甚至没有之一。最多的时候,全国有30多个打车App,几乎全靠真金白银的补贴争夺用户。位于头部的三个平台,滴滴、快的和uber三家曾在一年的时间里烧掉10亿美元。
作为回报,大战过后,用户开始将真实生活搬到移动互联网上,移动支付也逐渐成为生活必需品。滴滴也在接连收购快的和uber之后,成为全球数一数二的独角兽,是移动出行领域的绝对大佬。
但在一切尘埃落定后,司机和乘客开始抱怨滴滴变了——对司机的抽成越来越高,乘客出行难度和成本也在提升。不仅是滴滴,像神州、曹操等专车平台也展现出不友善的一面,司机成了被压榨的一方,只能被动接受补贴的下降,抽成的提升,乘客享受到的优惠也越来越少。
出现这种状况,很大程度和网约车的市场格局趋于稳定不无关系。滴滴出行独孤求败,神州、曹操等也偏安一隅。在一个竞争不激烈的市场,企业对追求利润有了更多想法,尤其是在大肆烧钱之后,来自资本的压力也迫使各个网约车平台把重心放到降低亏损上。
不得不说,网约车大战的疯狂补贴本身就是畸形和不可持续的,后续一系列变化或多或少也跟当年的疯狂有关,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然而,这不应该成为网约车平台降低自身服务质量的借口。
正因如此,在网约车大战结束的两年后,用户、司机和平台应对新一轮“大战”有了更理性的期许——不是简单粗暴的补贴,而是体验的提升、技术的革新、规则的稳定……
否则,大战过后一切又有什么不同呢?
曹操专车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