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晚间,一位业内人士在朋友圈里晒出了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身穿休闲运动服的一张照片,陪在他身边的有去年年底刚刚任命的85后淘宝总裁蒋凡、阿里内部的无线技术大牛庄卓然(花名:南天)等。据说是淘宝特价版APP更新上线,马云亲自到场加油。该业内人士还揣测道:“看这架势,是要撸起袖子干掉拼多多的节奏吗?顺便八卦下,1985年出生的新任淘宝网‘少帅’蒋凡,与1980年出生的拼多多CEO黄峥曾是谷歌中国时期的同事。”
一张朋友圈的随意晒图,暗潮汹涌。拼多多作为电商界的后起之秀,真的是淘宝推出特价版的主因吗?
阿里否认对标拼多多 从“消费升级”到“消费分级”
记者打开苹果应用商店,下载了一款淘宝特价版APP。和淘宝时尚的风格相比,淘宝特价版着实有些朴实,“最高9.9元还包邮”放在了主推位置,商品包括开口珍珠戒指、老北京女单鞋、原宿风半袖T恤等。此外限时抢购、超值特价也是两个主推的频道。
如果再仔细搜索一下商品,你会发现淘宝特价版走的真是特价路线。譬如搜索“苹果手机”,基本上搜索结果就是一些几元、十几元的手机壳、贴膜之类的周边;搜索“三星手机”,也只有一些两三百元的三星手机。“简直有一种十几年前逛淘宝的感觉。”一位淘宝资深用户表示。
淘宝特价版目前对自己的定位是“一款赚红包的购物神器”。在特价版页面的底栏,有一个十分明显的“赚红包”按钮,点进去后会发现只要你每邀请1位淘宝新用户完成购物,双方均获最高10元红包,而且在4月30日前,邀请的用户每次购物完成,邀请方可以再获现金红包。拉到页面底部,还有赚红包收入全国排行榜,截至昨晚7点,绥化市的周先生以153.67元位列排行榜第一。
因为玩法和拼多多类似,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阿里此举是为了对标拼多多,电商平台对于三四五线以下城市人群以及中老年人群的争夺战已经打响。
不过阿里方面向记者表示,淘宝一直是创新创业的孵化器,过去几年中,在淘宝上集中诞生了大量特色卖家和创新玩法,像天猫、闲鱼都是从淘宝平台上诞生的创新业务。所以这次特价版的推出也不奇怪。“尽管消费升级是主流趋势,但是消费市场正在变得越来越细分,消费者的需求正变得越来越多元和个性化。”阿里相关负责人表示,淘宝推出专注服务于价格敏感型人群需求的淘宝特价版,就是要让全国更广大城镇、乡村的消费者都能一键获得质优价廉的商品。
而拼多多方面对此事不做表态。
拼团模式“有毒”
社交电商仍在风口之上
“消费升级”是淘宝、天猫2017年的关键词之一,去年5月,天猫SLOGAN从“上天猫就够了”升级为“理想生活上天猫”,看似简单的文字变化,其背后则是从传统零售到新零售时代的跨越,也是和早年低价爆款时代的一次彻底决裂。
可是反观拼多多,一支5.9元的眼线笔半年卖出14万支,9.6元的20支装衣架4个月卖出110万个,13.9元10包的抽纸一年卖出358万件……低价爆款商品再加上它的洗脑广告歌,即使不上拼多多也知道拼多多。在巨头们忙着在“新零售”的风口上抢夺线下战场时,成立才两年多时间的拼多多却在社交电商领域一骑绝尘,目前已经拥有3亿多用户。有数据称,截至去年12月,拼多多用户数超过唯品会,仅次于手机淘宝和京东位居第三。
拼多多的“拼团”模式其实看似稀松平常,但是社交裂变性却极强,点开它的每一件商品,都有一个“单独购买价”和一个“一键开团价”,以一双儿童拖鞋为例,单独购买价需要16.9元,一键开团价只需10.8元。熟悉拼多多的人知道,它还有一个超级有“毒”的“1分拼好货”,譬如花1分钱一键拼价值9689元的iPhone X,然后在24小时内分享给5个好友,最后在所有的拼团用户中抽取一名幸运用户。
“简单粗暴却很有效。”一位拼多多用户这样描述拼团模式。
目前,国内不少电商平台都在用拼团模式,京东拼购、洋码头砍价团、苏宁易购拼团、贝贝拼团,还有诸如拼好货、品质团、51拼团、91拼团、9.9拼团、好拼团等。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在低价爆款的基础上,拼多多的爆发,更关键的原因是与社交的融合。朋友圈拼团模式是移动电商、社交媒体相结合的商业模式的创新,很好地利用了社交媒体的渠道,以“用户去发展用户”的模式迅速铺开市场。以拼多多为代表的这种裂变式的社交拼团模式,能形成“病毒式”传播,在极低的成本下不断带动新用户增长,是移动电商、社交媒体相结合的商业模式的创新。
“社交电商”这一概念虽然早于“新零售”,但是依然是电商细分领域的风口。今年1月,京东与社会化导购和电商平台美丽联合集团共同宣布,将成立一家全新的合资公司,将专注于运营微信社交生态中的电商平台。而今年年初艾媒咨询发布的一份关于微信小程序电商的报告也指出,2017年微信小程序电商用户规模达0.63亿,2018年有望达到1.62亿,增长率预计将达到157.1%,未来3年用户规模或将达到3.98亿。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