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共有250多万个自然村,居住生活着2亿多农户、近8亿人,农村水污染治理困境迁延多年,村镇人口相对分散,地势等自然状况也各异,因此农村污水治理普遍存在“建设难、达标难、管理难”等状况。
“从2003年开始,我们已经在这一行业积累了多年,有一定的先发优势。”浙江双良商达环保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展望说,双良商达成立于2000年,公司率先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污水治理,以自主研发的微生物发酵技术为核心依托,提供从投资到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的第三方智慧治水综合服务。如今已经成长为中国农村污水治理解决方案专家。
搞技术出身的郑展望深谙这个行业发展规律,“技术是获得市场认可的首要条件,通过院士工作站,我们获得了伦世仪院士和陈坚院士在微生物研究领域很大的帮助。”伦世仪院士是国家级发酵工程重点学科点的创建人,陈坚院士则是微生物工艺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及学科带头人,两位院士带领的技术团队深耕这个行业多年。
郑展望告诉记者:“农村污水的特点是点多、面广、量大,相比于大型的城镇污水厂,它的冲击负荷系数就更大。”因此,达标率一直是农村水污染治理的行业性的难题。其中,氮磷的去除是农村污水处理的一项难点。
“伦世仪院士团队依据在生物发酵领域的多年研究,跟我们的科研团队讨论分析之后,确定了以应用发酵技术来提升污水处理达标率的方向,并且结合物联网管理等技术,强化在农村污水领域的技术优势。”通过院士工作站,院士及其团队将系列菌种筛选的系统方法教授给了双良商达的科研团队,同时,或由双良商达派驻科研人员前往江南大学,或由院士团队成员来公司指导,保证菌种筛选工作更有效地进行,并始终保证研发方向的正确性。
以生物发酵技术为核心,以物联网技术为特点,结合日本净化槽耐用30年的特点,商达推出了“有用、耐用、好用、实用”的中国净化槽,并同中车华腾共同编制起草净化槽的行业标准。目前,双良商达还与院士团队签订了“高效脱氮微生物菌种的开发研究”等项目,未来将在农村污水处理领域探索更多可能。
除了研究大方向的把控之外,院士工作站的建立也为企业的技术研发团队提供了技术学习和交流的更好平台,为企业后续人才储备奠定了良好基础,成立院士工作站两年多,双良商达成功培养高级工程师4人,中级工程师12人,郑展望说:“我们还在农村污水治理领域培养了一支超过60人的研发团队,这充分保障了公司的科研力量,及成果转化的效率,有利于公司未来的长期发力。”
如今,双良商达已为全国6000多个村提供了农村污水治理服务,管理着全国18个区县的15000个站点。“未来,我们的愿景是让没有污水管道的地方,都能用上中国净化槽。”郑展望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