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振奋精神 打好硬仗
以百姓之心为心 以真情凝聚民意
2018年03月26日 08:33:41 来源: 杭州日报 记者 赵芳洲 通讯员 平安君

  市委政法委“百千万”蹲点调研走进瓶窑镇

  雨深一尺春耕利。3月以来,市委政法委“百千万”蹲点调研组,分赴余杭区瓶窑镇十九个村(社区),走村入户听民声、访民情,将真走真访摸清的群众所盼所想,化作沉下去真抓实干的行动力量。

  调研组先后召开座谈会累计10余场次,走访农户100余户,听取村民对“两委班子”建设、农村集体经济转型发展、乡村产业振兴、文化礼堂建设、涉稳问题排查化解、农民增收等问题的意见建议。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走访,发现了许多感人的事迹,感受到基层干部在处理本村事务时,充分发扬了“钉子精神”,肯于吃苦、讲究方法,对于党员领导干部转作风、提能力有很大启发。

  瓶窑镇塘埠村24岁的小伙子吴世楠(化名),身材魁梧,笑容可掬,烧得一手好菜肴。2016年开始,他和女朋友经营了一家土菜馆,生意算不上火爆,但也细水长流,日子过得安稳。在他们幸福的目光和感恩的陈述里,市委政法委的干部仿佛穿越了时光,看到了14年前,那个骨瘦如柴、唯唯诺诺的小男孩。

  小吴的母亲来自贵州偏僻山村,父亲残疾。8岁那年,母亲抛弃了他和父亲独自离开瓶窑;父亲独自外出寻找母亲,自此两人杳无音信,小吴跟随爷爷生活。爷爷病逝前,拉着塘埠村书记吴连奎的手说:“我放心不下这个孙子,我把他托付给你们了……”

  从那以后,这名“孤儿”多了一位“父亲”,更多了许多的“伯伯和婶婶”。塘埠村村民集体抚养这名“孤儿”,供他上学读书学手艺,教他做人道理学处世。小吴每逢人生转折点,都会跑到吴连奎的办公室,征求这位“爸爸”的意见。“爸爸”总是教导他:“孩子,爸爸们都希望你健康地成长,手艺要好好地学,犯法的事儿咱不能干……”

  如今,小吴已经长大成人、安居乐业。他告诉市委政法委的干部:“吴爸爸真好,他就是我心中最亮的星!”吴连奎也说:“我生在塘埠、长在塘埠,不是为了选举才干,而是我要对得起脚下的这片土地,我们做的事,群众看得到。”

  市委政法委的干部表示,走访过程中,从吴连奎脚上那双“开了口”的皮鞋,我们看到了他的质朴,他的初心,也看到了他心中的乡愁。这样的党员触动了我们的心灵,是老百姓心中党和政府在基层的形象代言人。

  蹲点手记

  察疾苦 民为本 利天下

  市委政法委委员、政治部主任 孙明义

  民生事必作于细落于实。民生工作必须一诺千金,说到就要做到,务求扎实,不能开空头支票,把承诺不折不扣地落实好,解决好,做实做细,必将赢得民心。社会治理,要让群众安居乐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能够梦想成真,不仅需要共治,更需要善治。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种种困难。放在整个社会,困难群众的比例可能不大,但是具体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困难就是100%。党员干部如果能把群众的事情当自己的事情来办,群众真的就会把你当亲人。“乐民之乐”就会体现出让发展成果普惠百姓,“忧民之忧”就能体现在为群众排忧解难。为政以德、倾心为民,群众同样会以德报德。

标签: 政法委;蹲点调研;市委政法委;市委;瓶窑镇 责任编辑: 金晨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