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健康中国战略的杭州经验
分级诊疗 签而有约
2018年03月28日 09:20:10 来源: 杭州日报 记者 柯静 通讯员 詹雅 廖婷婷

  “应医生,如果不是你警惕性高,我家老头子就摊上大事了!你看,我们全家都要来签约。”近日,家住绿洲花园的曹阿姨将一面锦旗送到应月秀医生手里。应月秀是朝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施家花园站点的社区医生,随着锦旗一起送来的还有一叠家庭医生签约单。大单从何而来,这得从“老高血压”碰上少见病说起。

  老高血压碰上少见病

  签约社区医生处置得当被点赞

  2月初,年关将近,家住绿洲花园的曹阿姨发现老伴章大伯近期整日昏昏欲睡、无精打采,她就带老伴来到了朝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施家花园站点。在这里,有他们的签约医生应月秀。

  应月秀医生听完曹阿姨的讲述,给章大伯分别量了两个上臂的血压,两臂血压相差巨大,左侧脉搏微弱。服药3天后,章大伯的症状依旧没有缓解。“可能是左锁骨下动脉闭塞。”做了近20年全科医生,应月秀在高血压治疗书籍中,见过这样的症状描述,她赶紧给章大伯做了浙大一院的心血管科预约转诊。

  浙大一院的检查结果,让这对老夫妻吓出了一身冷汗——左锁骨下动脉闭塞,血管近100%堵住,需要支架植入。浙大一院血管外科的医生告诉曹阿姨:“左锁骨下动脉狭窄十分少见,不易察觉,你们的社区签约医生处理得非常到位,她的知识面肯定很广,否则不太会往这个病上考虑。有这样的签约医生,是你们的福气。”

  如今,顺利出院的章大伯病情稳定,进入康复期。松了一口气的曹阿姨第一时间就定做了锦旗送过来,并带来了全家签约的“大单”。

  签而有约

  家庭医生身边有群铁粉

  一张家庭医生签约单,签下的是双方的名字,践行的是“签而有约”的服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新要求,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很好的抓手,社区卫生服务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和核心。从2014年开始,杭州就进行相关的探索,杭州的社区医生究竟如何约?

  应月秀的微信名叫“风雨无阻”,这能代表她的工作状态。签约1120个居民,每周都要坐诊,24小时开机……应月秀每天的时间表排得满满的,因为许多签约的居民遇上健康问题甚至生活麻烦,第一反应都是找应医生。应医生的一个电话、一句提醒、一个建议,也能让他们吃定心丸,社区医生身边有了一群铁粉。

  当然单靠医生个人力量来保障“签”而有“约”,存在极大困难。杭州市卫计委想到个好办法——靠互联网。依托“智能客户服务中心”等APP平台,成立了一支客服中心团队。

  有电话呼入时,接听来电,了解居民需求,予以实时答复。无电话呼入时,根据导入系统的签约居民名单及健康状况资料,主动呼出,了解签约居民的需求,签约后服务情况、满意度、知晓率等,主动形成签约医生—客服中心—签约医生的良性循环。

  小切口大格局

  盘活分级诊疗这盘棋

  2014年9月,“签约服务”首度出现在杭州市民的生活中。3年多来,依托主城区5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近1200名注册全科医生,以及配置专科医师、康复师、药师、社区护士等助手1000余人,我市初步组建起一支以签约居民需求为导向的,覆盖全域的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团队。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慢性病开始呈现‘井喷’趋势,长期带病生存的慢性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除了需要良好的治疗方案,还需要连续、综合和个性化的社区服务,这是社区签约医生的主要职责。另外,签约社区还需要在基层患者有需要的时候,做好医疗资源的领路人。”杭州卫计委基辅处周华处长告诉记者。

  (下转第4版)

  依托主城区5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近1200名注册全科医生,以及配置专科医师、康复师、药师、社区护士等助手1000余人,我市初步组建起一支以签约居民需求为导向的,覆盖全域的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团队。

  目前,全市常住人口签约服务覆盖率达30%以上,重点人群覆盖率巩固在65%以上。

标签: 签约;医生;家庭医生;社区医生 责任编辑: 金晨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