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图/王璐
浙江在线4月1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肖菁 通讯员 岳丰)“找不到”和“送不到”一直是困扰法院送达工作的两大难题,通常原告起诉只能提供被告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等基础信息,但是对方在哪里,怎么联系,人海茫茫。
还有的被告拒不签收法律文书,自以为不知者无罪。文书送达是开启诉讼程序的“水龙头”,送达与否关系到案件能否正常审理、当事人权利能否及时得到保护,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法官办案效率。
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原告起诉条件之一就是“有明确的被告”,明确的被告不仅指知道被告的姓名或名称,更要有明确的诉讼文书送达地址。
但据不完全统计,在一些基层法院,有两成的案件因为无法找到当事人,而需要通过公告送达这样一种不得已的方式。在民间借贷纠纷领域,有时候公告送达的比例甚至达到50%,也就是说找不到欠债人,只能公告。
继4月3日启动全球首个“异步审理”模式后,杭州互联网法院昨天又拿出“全国首个”——全国首个大数据深度运用电子送达平台,帮助杭州法官们深度挖人。
巴厘岛晒太阳?请在线发表答辩意见
“江某您好,鲁某在杭州互联网法院对您提起诉讼,请您登录杭州互联网法院诉讼平台www.netcourt.gov.cn或手机移动端进行在线应诉操作。”正在巴厘岛旅游的网店店主江某的手机、邮箱、千牛账号同时收到了应诉通知。这是一起简单的商品交易纠纷,原告认为在江某店里买的进口奶粉没中文标识要求退一赔十。根据短信提示,江某通过手机登录了杭州互联网法院诉讼平台,涉诉商品的交易信息被一键导入到系统,江某在线发表了答辩意见。
半个月后,法院根据查明的事实,依法判决驳回了原告“退一赔十”的诉讼请求,仅支持其退货退款。江某说:“杭州互联网法院的电子送达平台会实时将案件信息发送给我,整个诉讼全部在线进行,即使身在异地也能及时掌握案件动态。”
手机销号?立刻挖出你活跃的新手机号
陈某是一名作家,发现其原创作品被某公众号非法转载,遂起诉至杭州互联网法院。根据陈某提供的被告手机号码,杭州互联网法院电子送达平台显示短信发送失败。原来,被告已经注销了该号码。
电子送达平台的厉害之处在于,它能马上启动第二步“深度挖掘”程序,检索出被告名下还注册过3个手机号码,并且显示其中之一为活跃号码,该号码还绑定了一个家庭宽带,安装地址为杭州某小区。
“忘记看短信”?弹屏短信让你不得不看
黄某是一名房产中介,通过互联网平台向银行借款2万元,银行多次催收无果后将其起诉到杭州互联网法院。
在收到应诉通知的短信后,黄某误以为是诈骗短信并未在意。电子送达平台自动向黄某发送了弹屏短信,提醒黄某已被银行起诉。
黄某看到手机上的弹屏信息才意识到自己真的被告上了法院,当即履行了还款义务并与银行协商撤诉事宜。
这些手机弹屏短信无法被拦截,以对话框的形式出现在当事人的手机页面,当事人须点击“关闭”才能继续使用手机,确保当事人已阅读电子送达内容。
截至目前,杭州互联网法院通过电子送达平台送达4778次,送达成功率高达88%以上,大幅节约了司法资源,充分保障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目前,该电子送达平台还仅在杭州互联网法院使用,其他基层法院的民间借贷案件还暂时无法享受到电子送达的便捷。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