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陈某发现某公众号未经授权转载其原创作品,遂起诉至杭州互联网法院。根据陈某提供的被告手机号,该院电子送达平台显示短信发送失败。
原来,被告已经注销了该号码。电子送达平台立即对被告地址进行了深度挖掘,检索出被告名下还注册过3个手机号,其中一个为活跃号,并且该号绑定了一个家庭宽带,安装地址为杭州某小区。
法院选择该活跃号,成功进行了电子送达,并对案件进行在线调解,被告最终同意做出合理赔偿。原本需要通过漫长的公告送达才能审理的案件,通过该电子送达平台很快推进。
4月10日,杭州互联网法院宣布全国首个大数据深度运用电子送达平台全功能上线,并同时发布电子送达相关规程。
“送达是法院传统的‘老大难’问题,送达不及时,意味着案件可能被迫延期审理。”杭州互联网法院副院长章浩表示,为满足互联网时代的送达需求,该院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全面提升电子送达的质量和效率,将司法为民切实落到实处。
杭州互联网法院与天猫等平台合作,自动检索受送达人名下的收发件地址、电子邮箱、手机号等;通过电信运营商,法院还可进行资产反查,深度挖掘被告的宽带地址及活跃手机号。
而此次上线的电子送达平台还有诸多“黑科技”。比如,当被告辩称“忘记看短信”或者“以为是诈骗短信”时,法院在确认有效手机号后,可以通过运营商自动将案由、诉讼平台网址等推送给当事人,且同步发送弹屏短信提醒,该短信无法被拦截,以对话框的形式出现在当事人手机锁屏上,当事人必须点击“关闭”才能继续使用手机,确保当事人已阅读送达内容。
章浩透露,该电子送达平台还可一键向当事人进行旺旺送达、微信送达等。
据悉,该平台自2月9日试用以来,共送达4778次,送达成功率88%,大幅节约了司法资源,充分保障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