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古诗词中的场景在课堂重现 丁蕙实验小学VR技术进入课堂
2018年04月17日 11:03:39 来源: 每日商报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唐代诗人张志和的一曲《渔歌子》,描写的是江南水乡春汛时捕鱼的场景。

  如果能让这一场景重现,对于学生而言,印象是否会更加深刻,更能帮助他们学习与理解呢?上周四,在“钱塘之春”教育高峰论坛——“互联网+”背景下智慧教育的现场,丁蕙实验小学师生展现了一堂特别的语文课,将VR引入了课堂中,帮助学生学习与理解古诗。

  古诗词情景重现课堂

  “同学们可以根据理解,自行想象诗词描写的画面,然后,我们再戴上VR眼镜,看看自己想象的,与VR中呈现的有什么区别……”展示课上,上课的是四年级的语文老师蒋莎,在完成生字、朗诵、理解等不同的学习环节后,她准备借助VR的设备,重现场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

  随着二十多名学生一起戴上VR眼镜,教室内充满了潺潺的流水声,眼前呈现的是渔翁垂钓、鳜鱼跳跃,以及桃花片片而落的场景,有学生忍不住想要伸手去接,大概想到是在上课,又偷偷缩了回来。

  “真想留在这个场景里……”恋恋不舍地摘下VR眼镜后,坐在中间的一个小男生忍不住发出感慨,引得现场听课的老师一阵笑声。

  除了现场的VR外,蒋莎的这堂语文课,还通过远程技术,让香港、成都、阿克苏的学生一起上课,比如,提问时,蒋莎既可以向自己学校的学生提问,也可以向香港等在一起上课的学生提问。

  微观的课程内容都会借助VR技术

  那么,VR进入课堂,仅仅是在展示课上,还是融入到平时的课程中呢?

  丁蕙实验小学校长吴树超说,两年前,学校就已经在尝试VR技术进入课堂,但真正开始普及性地使用,是本学期刚开始的,目前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是针对高年级学生的课堂,之后会逐渐普及到低年级。

  据悉,除了语文课外,数学、科学等学科的课堂也会借助VR技术,如科学课中动植物的生长过程,天体的交互等,“一些微观的教学,我们希望通过VR技术,让学生能直观地看到,加深理解与记忆。”吴树超说。

  此外,在丁蕙实验小学,专门有一个VR的社团,可以通过社团学习VR的制作,“社团的学生是经过挑选的,需要挑选思维比较开阔,文化基础比较好的学生。”社团指导老师焦臻说,VR社团每周都会有一节课,而且是一个小时的长课时。

标签: 古诗词;场景;学生;微观 责任编辑: 洪慧敏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