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只有7句话的超短篇小说被选入教材?
2018年05月10日 09:18:07 来源: 杭州日报 杭教 张向瑜

  杭州中职学校课改 “变脸”的除了课本还有培养模式 丰富、科学、有效的课程设计 让学生会选择、能选择、选得好

  就业还是升学?

  按大类招生,专业方向选哪个?

  主课之外,选修课又该选什么?

  进入单位实习,想到哪个对口岗位?

  ……

  一次次选择其实就是一个个机会,放在中职学生面前。等待着他们下企业、进高校,通过各种学习、体验,做出最适合自己的职业乃至人生决定。

  给学生更多选择性,是课改中杭州中职教育始终秉承的理念,其中包含了课程选择权、专业选择权、学制选择权等。因为,只有自己真正喜欢、有能力学好、今后有志于从事的专业,学生才能有效学习。

  从十多年前开始,杭州就推出了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改革——先细分实际工作任务,再确定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最后确定教学内容,改编专业教材。这种带有逆向思维的做法,当时就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有了厚实的基础,当2014年浙江省中职教育新一轮选择性课改开始时,杭州“轻车熟路”,全市中职学校积极参与课改,职校学生不再面对“千篇一律”的课堂。而到今天,杭州职教课改之路已经越走越宽,涌现出许多典型的人物和故事。

  ★精彩亮点

  就业还是升学?专业要选哪个?让课程“说话” 帮学生做好“多选题”

  就业还是升学,读这个专业还是那个专业?坦率地说,不少学生在高一刚进校时并不清晰。

  交通职高在对汽车企业多次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工学交替高一“体验周”、高二“学徒月”、高三“顶岗年”的“三段式选择”基本框架,帮助学生在三年中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做出最明智决定。

  “学生是按大类‘汽车运营与维修’招进来的。”交通职高副校长倪爱勤说,到了高一,学生下企业、进高校,等到高一结束时,是选择升学还是就业,学生就能做出符合自己实际的选择了;在高二专业方向选择之前,学校安排“学徒月”,学生下企业拜师学艺,逐步明确自己的专业方向,比如是机电维修、电子技术还是营销服务等等;到了高三,通过双向选择到岗位上锻炼,实地体验真实的职业工作。

  经过这样的三年,学生们顺利地完成了适合自己的升学、就业发展方向和专业细分的“多选题”。

  专业课程从“各自为政”到形成集群 满足社会对“跨界”人才的多层次需求

  中策职校在专业建设中,与许多知名企业建立了深厚的联系与合作。联想集团就是其中之一。

  当联想集团向学校提出人才培养需求——“既具备充分的电工电子知识,又要有熟练的计算机技术,更要有环保节能的理念”,学校的几个专业部一听都觉得难度不小,因为这种复合型人才培养涉及多个专业技能的交叉。

  但中策没有被难倒,而是大刀阔斧改革,将电气运行与控制、环境监测与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三大专业进行“捆绑”式发展,构建起“现代工程运行与维护”专业集群,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

  经过几年发展,现在学校9个专业已经形成三大专业集群,另两个是:中西烹饪和酒店管理专业组成的“现代餐饮专业集群”,商务英语、会计英语、音乐表演等专业组成的“现代商务专业集群”。“相邻专业更融合,学生集生产、服务、管理等各项技能和素养于一体,不断满足社会对跨界人才的需求。”中策职校校长高志刚说。

  园林专业学生为啥讨论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融入专业课 技能、素养同步提升

  很多人印象中的“园林专业”,大概就是负责对城市园林绿地的建设、装饰和养护工作。

  但走进旅游职校园林专业的课堂,你会很意外:学生们正在热烈讨论充满诗情画意的“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的特点、花草树木等。这是该专业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引入课堂,结合专业特点开设的“二十四节气学习图谱”。

  整个课程按节气有序编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开发出一套由27个学习模块任务与239个教学项目组成的二十四节气学习图谱,实现课程体系的重构,实现教学内容和生产内容的有效衔接。每个节气下,还有“识花、防虫、施肥”等典型项目,实现横向协同。

  “这样的‘借力’,让专业课增加了文化底蕴!”旅游职校校长杨琼飞介绍,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学校还将学习图谱的教学内容制作成“码”书和微视频课程,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只有7句话的小说也能入选教材?改革文化课内容 让学生核心素养更强

  翻开中职学校的《语文》书,你一定会被惊到。开篇第一课选的是马克·吐温的微型小说《丈夫支出账单中的一页》,全篇才短短7句话。

  “第一单元是想让学生通过读小说,认识小说情节设置的秘密。短小精悍,名家作品,有趣有料,适合职高一年级学生,单元知识点准确。”这是编写组选中它的原因。果然,这堂课学生的反响出奇得好,很多教育专家纷纷点赞。

  这套语文教材是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选择性课改的新教材,由浙江省教科院委托杭州市职成教研究室编写,参与编写的全是来自杭州中职学校的一线语文青年教师。教材编写框架新颖,教学内容直指思辨性阅读和开放性写作。目前,新课程下全国普高语文教材正在重新编写,杭州的这套教材被教育部列为参考之一。

  “中职语文教材编写,既要为学生获得未来生活和职业能力服务,又要为增进学生自身素养、获得终身学习的学力增长服务。”杭州市职成教研究室语文教研员黄云是该套教材的副主编,她自豪地说:“教材内的所有插图,都是杭州中职学校动画动漫专业学生画的。”

  ★数据

  目前,杭州中职教育形成了“区市县联动、区域推进、同步实施”的课改格局,杭州市中职学校全部参与课改,高一、高二年级学生课改参与率100%,2017年各校开发选修课228门,编撰校本教材76本。

  在2017年浙江省中职课改校本选修教材评选中,杭州共获一等奖7个,二等奖11个,三等奖14个,名列全省第一。

  目前,杭州已全面修订杭州市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电子电工、烹饪和财经等四个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编印成册,完成所有专业新一轮课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标签: 学生;二十四节气;课程;园林专业;教学内容;教材;专业方向;学校... 责任编辑: 王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