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都在吃饭。但你知道自己一年吃了多少肉、菜和饭吗?
杭十一中就能对每个学生在校的饮食摄入量做到心中有数。昨天,这所学校又火了。
为什么说“又”?
原来,去年10月本报及所属新媒体刊发的《靠脸吃饭,杭州这所高中拿下全国第一》一文在互联网引发轰动,杭州日报官方微信阅读量轻松突破10万+,文章还被人民日报等国家级媒体的微信公众号转载,同时引来美国、新加坡、韩国等国媒体报道。该文中的“这所高中”就是杭十一中,它也是国内第一所采用“刷脸”支付点餐的学校。
成了“网红”的杭十一中并未停步,经过一年数据采集,杭十一中发布国内第一份中学生营养报告,用大数据指引学生健康饮食。这也标志着学校正式迈入了“智慧食堂4.0”阶段。
有的一年在校吃了70多公斤肉 学生吃肉多、吃菜少成为常态
“难怪我这一年长胖了4斤多,原来我在学校吃了这么多肉啊?”学生小张打开学校微信公众号菜单栏里的“营养报告”后张大了嘴巴,上面显示:自己吃了71.96公斤肉,本该多摄入的蔬菜只吃了74.51公斤。报告单底部还发出警示:能量过剩、蛋白质过剩。
像小张这样的“食肉动物”,在十一中有不少。学校统计了全体学生在校进餐情况后发现,平均每天每个学生畜禽肉类的摄入量达173.36克,属严重偏多,中学生每天推荐的肉类供给量只需55—90克;相反,平均每天每个学生蔬菜类摄入量只有180.11克,属严重偏少,推荐供给量要求在400—500克;鱼虾类,平均每天每个学生摄入量只有22.91克,摄入频率偏低。
不仅在食材选择上有偏好,对于口味选择大数据也给出了答案。
一年来的数据显示,最受欢迎的劲脆鸡排套餐、米香鸡肌堡套餐、糖醋里脊套餐、红烧鸡腿套餐等,点餐量均超过4500份,其中劲脆鸡排套餐点餐量更是高达9393份,雄踞榜首。而这些套餐,都是油炸、香脆、红烧等重口味菜品。
不受“待见”的套餐中,肉末蒸蛋套餐、山药仔排套餐、清蒸千张包套餐等点餐量只有几百份。这些套餐都有个共同特点:清蒸、口味淡。
国内专家正在研讨餐饮食品营养标准 其实杭十一中提前迈出了这一步
昨天,学校还请来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浙江省中小学膳食专家委员会委员杨敏,进校给学生做营养分析。
“看来大家都喜欢吃油炸的红烧的荤菜,但这是个‘美味’的陷阱。”杨敏笑着说,肉吃多了容易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同时肉中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会增加肠胃负担,容易引发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你们不爱吃的蔬菜反而是身体不可或缺的。”杨敏说,长期不吃素菜,易造成便秘、破坏肠道环境、矿物质和维生素摄入量不足,进而带来多种疾病。
“为什么平时很少点鱼虾类?”杨敏不解。这时,一个学生说:“因为鱼虾吃起来麻烦,而且量少吃不饱。”“鱼虾类食物高蛋白、低脂肪,容易被消化吸收。特别是深海鱼肉中蕴含的DHA利于大脑发育。”杨敏提醒。
能拿到这么翔实的数据也让杨敏喜出望外。前段时间,她在昆明参加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组织的研讨会,专家们会同餐饮企业代表正在探讨关于在餐饮行业中推广菜肴营养标识的可行性。
杨敏说:“通俗来说,标准出台就是希望未来餐饮行业在提供美味菜肴时也能提供其营养数据,引导国民健康饮食。很高兴,杭十一中通过智慧食堂的建设,提前迈出了第一步。”
依据统计数据学校立即做调整方案 每月一次的营养报告让学生吃得更健康
“过去,学校食堂更关注学生的满意度,主要看菜品喜不喜欢吃,很少关注吃得是否健康。现在有了大数据支撑,必须要做到美味和营养双管齐下。”杭十一中副校长张冠超说,这也是杭州市教育局推进智慧食堂的主要目的之一。
在拿到全校的数据分析后,张冠超和学校营养师、食堂经理开了好多次碰头会,并初步拿出了一个烹调调整方案——
首先,针对肉类摄入量多、蔬菜摄入量少的问题,今后在食堂配菜时会增加蔬菜肉类混搭套餐,从而在不减少套餐分量的同时均衡荤素菜比例。
第二,对于鱼虾蟹贝类提供量偏少的情况,之前主要考虑到成本压力大,未来食堂做套餐时会多增加一些虾仁、鱼丸等配菜,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保证食物多样化。
“接下来,我们会每月给每个学生及家长推送一段时间以来的营养报告。”张冠超说,有了这份报告,一方面家长可以知道孩子在校的营养摄入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报告中的数据,有针对性地制定家庭餐单,比如在学校肉类吃多了,那么在家里吃的菜就可以素一些。“孩子要健康成长,必须要家校共同努力。”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