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老小区自治实践:建36个自管小组试收自管费
2018年05月18日 08:38:23 来源: 杭州日报 通讯员 张胜美 靖豫杭 记者 毛长久

  杭州日报讯(通讯员 张胜美 靖豫杭 记者 毛长久)干净整洁的地面、修剪精致的树木、崭新宽敞的车库,一切显得井井有条。自从推行自治管理,莫干山路611号这个老旧小区更换不称职门卫、拆除北面杂乱车棚、维修破旧活动室、重新建造西侧车棚等,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居民们在自管小组的带领下,真正做起了小区“管家”。

  西溪街道辖区内有60个与莫干山路611号相似、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旧小区。环境脏、秩序乱、设施差是这些老旧小区的通病。为此,西溪街道去年开始在老旧小区试点建立自管小组,制定居民公约,行使“准物业”职能,解决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难题。

  比如,莫干山路79号小区,成立自治组织“79睦邻社”,把小区的事儿管起来;采用24小时门禁,保安管理,陌生人进出都需要在保安处登记。新装修的住户需要先到社区备案,领取建筑车辆通行证和建筑垃圾堆放牌。保洁工作由自管小组监督、打分,保洁人员也需要对脏乱地方进行及时处理,有问题的地方会在公示牌上及时公示。

  不少老小区居民除了缴纳50元/月的卫生费外,基本还保持了一遇问题就寻求社区帮助的习惯。但是老小区一年年“变老”,需要维修整改的地方也越来越多,虽然街道的投入逐年增加,但居民的感受并不强烈。为此,求智社区试行在卫生费外,向每户居民收取24元/年的“维修统筹基金”。这笔钱由居民代表保管,居民共同决定花在哪里。前不久小区的一处雨棚被压塌,如果走一般的审批程序维修可能需要一周,而居民们讨论通过了使用维修统筹基金进行修理,两天就全部完成。小区一处水管破裂,居民们商量再三,最后决定不用维修基金,而是大伙集资凑了一笔钱出来。

  积累了这些成功的试点经验,今年,“我的家园”规范化服务管理在西溪街道全面铺开。该街道制定了翔实的“我的家园”规范化管理办法,推行规范化标准化的服务管理。通过建成自管小组,形成“八要八不要”居民公约,收缴低额自管费,鼓励居民自治,参与小区管理,同时联动各职能部门(公安、城管、环卫、安监等)及社会组织共同参与治理。

  目前,辖区内60多个准物业小区中已经建好自管小组36个,并计划于今年8月实施全面覆盖。为鼓励居民参与自治、缴纳“自管费”,西溪街道拟订一个基础标准,各小区根据本小区居民家庭收入的实际情况,确定自管费标准和服务标准。同时,计划推出扶持补助机制,按照一定的比例给予补助。“低收费、广覆盖、有补贴”的自我服务管理机制正在逐步形成。“自管小组的自管费收取得越多,得到的补助将会越高,物业管理、配套服务自然也就会越好,街道希望营造这样一个良性循环自治机制。”西溪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标签: 居民;车棚;小区;居民公约;车库;管家;我的家园 责任编辑: 蒋敏华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