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非遗研培班正在上课。
浙江在线6月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郑琳 通讯员 赵静)6月9日是中国第十三个“文化遗产日”。不久前,由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主办,浙江省文化厅支持,中国美术学院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2018中国美术学院青瓷技艺研修班、银饰锻造技艺研修班”正式开班。4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传承人来到美院,接受学院派的培训。
今年是中国美术学院承担这一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的第四年:2015年,中国美术学院就作为第一批高校参与、实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开设专题研修班。时至去年,已培训7期,研修学员140人次,涉及纺染织绣、陶瓷烧造、雕刻塑作、漆艺等传统工艺项目。
非遗研培班成员的构成包含多个年龄层,他们的学识背景、生长环境、思维方式都各不相同,因此,非遗班学员们在经验、视野和思想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异。
来自云南的李文彬,是大理鹤庆银饰锻制技艺传承人。1989年, 17岁的李文彬就开始跟师傅学手艺了。父亲在他12岁那年离世,家里经济条件差,才刚小学毕业的李文彬不得不自力更生。一开始,他只能做白铜的链子。上世纪90年代,一条白铜链子能卖180元,生意非常好。当地的人民会用这些饰品装饰衣服,在节日的时候穿戴。后来,李文彬和朋友一起创业,在实践中学习了许多首饰制作的技艺,也成为鹤庆银饰锻制技艺传承人。
在徒弟的介绍下,李文彬来到了中国美术学院参加非遗研培班。
听了美院教授的讲座,李文彬感觉到文化熏陶的重要性。“手艺人都是凭经验做东西的,很多时候我们知道怎么做,却很难表达如何做到的,这就很难传承了。有的手艺人学会一项技艺,但可能仅仅会做壶,其他的就不懂了。在高校里面我们可以展示自己的技艺,然后和大家交流。”
“在非遗研培中,我们教学不能仅局限于提供画图、造型或者技术的训练,更关键的是要提供一个激活和促进手工艺成长的平台。”中国美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周武教授说,“手工艺不应该以简单的画图与造型技艺作为终极追求,手工艺人应以材料和工艺为基础,不断地思考和尝试如何将其转化成表达自己心灵物件的创作探索,这意味着手工艺的学习其实应该是多维的,需要打开眼界,提升学养,了解多领域的艺术形式,尝试跨界的创作思维,让不同知识体系和不同思维架构的传承者与老师面对面交流碰撞,才能产生转化,才是活态的传承。”
中国美术学院上世纪50年代就开展过“民间美术工艺研究班”等项目。“这个研究班跟我们今天的非遗研培班非常相似。”周武说,“当时的学员也都是从生产一线直接定向选送来的,上课的老师除了学院教师,还有来自各产区的大师,他们的知识架构和学校老师是不一样的、形成了良好的互补性——他们来自生产一线,具备老师们不具备的,长期面对材料、工艺和技艺所积累下来的认知力与感受力。”
本次研培计划包括“中国美术学院青瓷技艺研修班”和“中国美术学院银饰锻造技艺研修班”两部分内容。学员来自浙江省、江苏省、陕西省、江西省、云南省、福建省、贵州省、四川省等多个地区,其中包括多位白族、纳西族、壮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同胞,共计40人。两个研修班除了由多位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的优秀教师进行授课外,还邀请了非遗专家、教授、学者、艺术家、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等赴校讲学,并安排了相关专题考察课程。
本次非遗研培计划从5月15日持续至6月14日。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