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实验学校,下城区一所专门接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9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公办学校,这里有着来自全国28个省份的3400多位学生,其中包括14个少数民族的59位孩子,成员复杂,学校管理难度大,被很多校长视为畏途。业内有句玩笑话:管好这个学校,可以胜任杭州的任何一所中小学校长。
洪建斌,2010年到明珠担任书记,2013年开始担任明珠掌门人。这位皮肤偏黑、身材精干、喜欢写诗歌的汉子,是一位很有个性的校长。
今年5月底,在杭师大“追寻美好教育”校长论坛上,他有一段发言,引来同行一片掌声——
“经费有限,学校从相关部门要来了浙江省第一支‘行进管乐’队的起步资金,不到两年乐队已经站上全国非专业类的最高领奖台;为了美化校园环境,从相关部门‘忽悠’来屋顶绿化工程,如今,紫藤架已成荫,葡萄树长满果,凌霄花亮了眼;我们甚至还用‘威胁’的手段要求相关房地产商出钱出人,改造学校的围墙、绿化、司令台……一所弱势的学校,如果校长也是弱势的,那可能生存都有困难。恰恰相反,一所弱势的学校校长必须强势,有霸气、才气、傲气,甚至有时候还要锐气。只有这样才能为学校争取来生存的空间和发展的资源。”
学校要帮助孩子读好书,做个有用的人
5月末一个中午,快报记者和洪建斌约在学校见面。
明珠实验学校位于杭氧社区内的校园,不算大,但非常干净整洁,地上看不到一片纸屑,操场上有不少学生在打球。学生跑过,都会停下来说句,老师好。
学校教学楼门厅,挂着清代诗人袁枚的五言诗《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诗歌旁边还有译文。这首诗歌放在这里已经两年多了,这样一首励志小诗歌,每天与学生见面,意义不言而喻。
而在两侧墙壁,挂着洪建斌写的一组诗歌《我是谁》。“我是父母栽在门前的一棵树,我是他们无数晨昏浇灌的希冀……”学生进进出出,看到这些诗歌,或许都能会心一笑。
洪建斌正在自己办公室打电话,吊扇转得呼呼响。“这个星期有7个老师请假,有产假,有病假,大家互相帮忙。老师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不能把课程耽搁下来。”
话匣子就这样打开。洪建斌说:“200多个老师,碰到要生孩子等情况,真是紧张啊……老实说,最开始,我也是不大愿意来明珠的。但是,脚伸进来了……通过一些家访,我发现我们的孩子都非常的淳朴、善良,很多同学家里真的很困难,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发现他们才是我们的教育需要关心的对象,就这样扎根下来了。”
他掰着手指头数:“我们的家长有开出租车的、开公交车的、做保安的、做保姆的、送快递的、开货车的,也有人开些路边小店,或者是建筑工人……他们是杭州的烟火气。如果一个城市是一棵大树,他们就是大树底下给大树培土的蚯蚓。如果没有他们,杭州的美好生活,从哪里来?”
“一般单位是正月初七开始上班,春节那段时间杭州生活多不方便,对他们的孩子好,就是对自己好,给这个城市以温暖。”
“学校要帮助孩子读好书,做个有用的人,而不仅仅是解决有书读。我在开会时常告诉老师,我们做的是良心,做的是责任。明珠毕业的孩子80%会留在杭城从事着各种基础的工作。所以,明珠孩子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这座城市的气质,明珠孩子的笑脸在一定程度上会提升这座城市的温度。”
他可能是杭州最了解职业教育的初中校长
洪建斌拿出了他的宝贝,一本厚厚的A4纸打印出来的教育部编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已经翻得有一点卷边了。他很熟练地翻到一些页面,上面用红笔标出了各个专业在杭州的招生情况。
他指着每个专业,很得意:“我可能是杭州最了解职业教育学校的初中校长了!比如说,你要读旅游,可以考杭州旅职学校,以后还可以读旅游职业学院。你想学烧菜,可以去中策职高,以后也可以考大学,你想学金融,可以去财经、开元商贸,以后可以到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洪建斌很喜欢跟学生聊天。常常有学生问他,“初中毕业后我们去哪里?我很迷茫。我打工,我能挣几块钱?有什么用?”洪建斌就在这个时候告诉他们,你可以继续读书,读职高,读大学。在明珠实验学校的走廊上,西边墙壁张贴的是“十大浙商精英”,其中学历最高的是杭师大学生马云。东边墙壁张贴的是60名“杭州工匠”。楼道间上墙的是杭州各大职高和高职院校介绍。
洪建斌说:“明珠的学生有一大半孩子是考不上杭城重点高中的(这无关智商和教师教学水平),所以,他们最好的出路是读职高,以及将来能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明珠的师生不为能否出学霸级的优秀学生而苦恼,我们要努力的是能否为今后培养出‘杭州工匠’‘大国工匠’‘世界工匠’等‘职业精英’而苦恼!
“我们甚至展望,当这些孩子叶落归根,回归故里,以他们的阅历、学历、能力、交际力等,会成为地方村镇的佼佼者、代言人。也许不久的将来,明珠会成为培养全国真正的村官的摇篮。”
每年4月份,明珠实验学校都要组织“职高游学”。每个学生选择两所职高,每所职高选择两个专业,去职高参观学习。几年前的一位河南籍学生,多次获得国家级烹饪金奖,学生说,要回来给明珠的老师做一桌菜。
“我们是职高招生的大户,很多职高校长都很喜欢我们的学生。我觉得有几个关键点,最大一点就是帮助学生找到了出口。学一门技能,今后在社会立足,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应该是当下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
洪建斌感慨,以前在热点民办学校做管理者,现在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当校长,他深深觉得,把前30%的学生教好,可能是教书,把后30%的学生教好,也许是教育。
在职业与成长中
探索“容融教育”价值
现在明珠实验学校的学生,很多是进城务工人员第二代甚至第三代的子女。洪建斌说,他们都是城市化进程中城郊接合部的孩子,住在郊区出租房。前脚踩进的是城市,后脚回到家是农村。他们有的在城里找不到归属感,回到乡下,也没有了归宿感。孩子们在思考自己属于哪里。我也在思考,到底是什么东西在决定我们学校的浮与沉、荣与衰。
洪建斌整整花了两年时间去思考这个问题。自己的父母就是农民,父母有时候会告诉他,在学校当校长做老师,急不来的,就跟我们种庄稼一样,有一个四季的轮回。
最后,洪建斌找到了“容融教育”——“容短促长,为做人奠基。以长融短,为梦想引路。”
他说:“我们学校孩子的参照物已不是农村老家,而是城市户口的同龄人,他们耳闻目睹的是城市化的行为和观念,但是在城市的价值观、归属感上又有别于城市里的孩子。我们认为‘少上半天课,又会怎么样’!于是,学校转身成了少年宫,家长激动地站上了讲台,老师投身第二职业开发,大家都来给学生上社团课……舞蹈家刘福洋来了,国家级指挥大师来了,广播电台的浙江名嘴来了,省舞协、省音协、市爱乐团、市文联的专家……我们甚至给孩子还开设了木工课,聘请来给孩子们上木工课的老师傅,是杭氧的一位大咖工匠,他专门给火箭底部制造导流槽。我们把这100多个社团取名‘百团大战’,架构了艺术修养、杭州风情、普职衔接、法制人生等九大类容融校本课程。这些课程,能让我们的学生更好地融入这个城市中去。”
洪建斌说,选修课,只是一个方面。容融,这是内涵非常丰富的两个字。洪建斌对“容融教育”,从理念、德育、教学三个层面进行了解构:办学理念上的“容”,意思是包容接纳,为“全纳教育”之注脚;我们的孩子最北来自佳木斯,最南来自海南岛,最西来自新疆。我希望他们能互相包容接纳,也希望他们扬长避短。
第二个融,意思是融入融合,为“新杭州人”之定义;希望他们能用自己的长处,去弥补自己的短处。学一门技术,将来能在社会上体面地生活。在德育渗透上,“容”指仪容和宽容,为“文明礼仪”之起点;“融”指融显和融彻,为“合格公民”之追求;在课程教学上,“容”说的是包罗和容盛,为“丰富课程”之解释;“融”说的是融通和融汰,为“特色课程”之诠释。
洪建斌说,我们提出“容融”这一概念,重点强调的不是去改变孩子,而是想努力改变教育系统本身。如果前一个容是被动的物理反应,那么后一个融是主动的化学反应!发生反应的催化剂是我们的教育体系结构与教育实践本身的转变,应变得更具弹性、合作性与接纳性,从而更好地适应每个学生不同的需要。
“教育需要一个过程,我们起码要过一二十年,才能看到一个学生的成长。现在很多人对教育总是等不及,希望两三年就能看到成果。我们只是用‘等高等距等爱’的期待,努力让我们的学生,未来都会有一个不错的归宿。”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