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云共治”紧盯不文明行为 大妈刚想倒建筑垃圾就被电话截停
2018年06月15日 03:20:36 来源: 浙江在线 见习记者 王湘云 记者 吴佳妮 通讯员 陈玲 泮海苹

  浙江在线杭州6月14日讯(见习记者 王湘云 记者 吴佳妮 通讯员 陈玲 泮海苹) 6月14日上午,杭州拱墅区小河街道小河社区一排垃圾桶旁,居民陈大妈手持铁铲,正准备把三轮车上满载的建筑垃圾扔进垃圾桶,口袋中的手机突然响了。“陈大妈,垃圾是要分类的,咱可不能因为图省事直接就倒掉呀!”电话中传来社区城管副主任鲍泓的声音。

  陈大妈很是纳闷,自己的举动怎么这么快就被发现并提醒?原来,今年4月,小河街道与中电海康集团合作,引入AI视频智能识别技术:街头巷尾的摄像头,能对单车乱停乱放、路边摆摊、垃圾乱堆等不文明行为或违规行为进行识别,并自动报警推送给相关工作人员。正是依靠AI视频的报警,鲍泓才及时制止了陈大妈的不文明行为。

  小河街道目前已有37个监控探头试点接入智慧系统,基本覆盖街道所辖的主要道路。在街道指挥中心系统的监控界面前,记者看到,和美弄一家水果店老板正拎着两箱水果,径直走向马路边。就在同一时间,监控界面上出现了一个移动的红框,牢牢锁定这箱水果。不到一分钟,系统便发出了提示信息,自动截取现场画面作为证据留存,并派发给巡查人员。“巡查队员收到报警后,会立刻赶赴现场处理。”小河行政执法中队队长裘立群说。

  据了解,该监控系统后台储备了70余万个模拟场景,凡是出现与模拟场景相符的情况,系统就会自动识别出来,准确率高达90%以上。同时,系统可自动分析各种被记录行为的历史态势,生成日报、周报、月报,为城市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长期以来,城管执法任务繁杂,存在边处罚、边违规的问题,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为解决这一基层治理中的难题,小河街道创新性提出并运用“云共治”这一理念,整合辖区现有监控摄像头,通过AI视频智能识别技术打通管理者、指挥中心、一线队员之间的任务下派和反馈流程,使每个任务下派、处置、反馈,都可以在手机上完成。这样一来,既减少了执法巡逻人力和资金投入,又解决了人工判别效率低、难以实时留痕、易漏判等问题,提高了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为城市管理减员增效、实时监控、快速处理、共治共享决策提供数据支撑。这也是该技术在杭州城市管理中的首次示范应用。


标签: 小河街道;建筑垃圾;垃圾分类;监控;智慧管理 责任编辑: 沈正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