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萧企布局“一带一路” 打造经济新“增长极”
2018年06月21日 10:50:33 来源: 萧山日报 记者 洪凯

p3808_s.jpg

zqf8621_s.jpg

zqf8620_s.jpg

  勇立潮头,抢抓时代先机,是萧山企业不断强大的内在基因。

  在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征途上,萧山企业积极布局,大力投资沿线国家和地区,利用当地的资源、市场、政策、人口等红利,不断完善自身的上下游产业链,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实现新一轮的快速发展。

  记者从区商务局了解到,2017年我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额为6287.92万美元,是2016年全年的2.33倍。“‘一带一路’是国家大战略,是大势所趋,萧山企业增大投资抢抓机遇,是走出去发展的最好注脚。估计未来数年,参与的萧企会越来越多,投资额也会逐步增加。”区商务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萧山的外贸格局正在从萧山生产卖往全球,转向从国外生产销往全球。同时,像恒逸这样的大企业,投资海外则是为了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增强公司整体的竞争力。

  从投资萧山到投资全国,再到现在投资全球,萧山企业的资本输出之路,正越走越宽广。萧山经济,以外向型为主,外贸一直占比较高。如今,随着萧企积极走出国门投资海外,萧山的外贸发展正迎来新的“增长极”。

  “一带一路”沿线  萧企已投资26个国家和地区

  去年4月,第一支专项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企业债券——2017年浙江恒逸集团限公司企业债券成功获批,开创了利用我国境内人民币债券市场融资支持“一带一路”沿线项目建设的先河。该项目是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在文莱的核心项目,已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国家“一带一路”项目目录。这也是中国民企在海外的最大投资项目。这仅是萧山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中的一个缩影。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萧山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的5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总投资额达5751.1万美元,占境外总投资额的8.25%。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经成为萧企境外投资主阵地之一,成为萧企“走出去”的一种新常态。今年,萧企对外投资热度不减,来自区商务局的一组最新数据显示,1—5月,我区实现境外投资总额6601.19万美元,截至5月底,全区新批境外企业(机构)8家、增资3家。

  其中,浙江娃哈哈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美元在以色列新设海法大学娃哈哈联和创新实验室有限公司,从事技术开发、咨询、服务、成果转让;杭州金帝石化能源有限公司在新加坡增资1200万美元,从事石化产品经营开发、销售;浙江健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越南增资2000万美元,从事袜子生产、销售。

  “萧山企业家投身‘一带一路’,境外投资成为最常见途径之一。”业内人士分析,资本输出或许将成为“新常态”,但这种“资本输出”,并不是以抢占国际行业技术高地为目的,而是瞄准了当地资源、市场、政策、人口等红利。

  比如说上市公司健盛集团今年增资2000万美元,在越南投建新工厂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企业产业链。据该集团此前公告称,在越南投资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当地税收、劳动力及客户进口关税多方面优势,增强公司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据了解,“走出去”的萧山企业,已遍及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内的26个国家和地区。

  以优势产业为主  新兴产业加快走出去

  这几年,萧山外贸出口正悄然发生着变化:萧山企业在以前重点开拓欧美等市场的基础上,逐步进军“一带一路”沿线的中亚、南亚、西亚、东南亚和中东欧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俄罗斯、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分量越来越重。

  这意味着,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沿线国家市场都将成为中国外贸重点攻克地。

  另外,从投资地区来看,过去连续三年总投资额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新加坡12243万美元、越南10449万美元、印度尼西亚4500万美元,三个国家总投资额占三年来我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总投资额的比重高达83.24%。反映出我区工业企业在“一带一路”中对于投资地区的选择比较保守,更多地选择投资在人文和政策均相对熟悉的东南亚地区。

  从投资行业来看:我区“一带一路”投资规模前几位的行业分别是石油化工、纺织、服装、物流等,主要集中在传统行业,将在国内失去优势的边际产业但在他国(地区)仍具有优势的产业转移到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低级阶段的国家和地区。

  同时,新兴产业企业也逐渐出现加快走出去步伐,2015年没有新兴产业在“一带一路”发展,到2016年则出现了华澜微、先临三维在一带一路投资,总投资额达500万美元,占比18.5%;2017年则有智萸科技、科百特、华澜微、先临三维等4家公司走出去发展,总投资额达343.41万美元,占比6.2%。

  这背后,是萧山企业对外贸形势的新判断新把握。在以前重点开拓欧美等市场的基础上,萧山企业正加快进军“一带一路”沿线的中亚、南亚、西亚、东南亚和中东欧等地区,外贸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积极规避投资风险  做好前期调研和准备工作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我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与合作日益紧密,同时,技术性贸易措施(以下简称“TBT”)的通报量也在不断攀升。2017年,共有82个WTO成员国提交了2587件TBT通报,比2016年增加10.7%;在7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共有33个国家提交了734件通报;技术性贸易措施数量逐年递增,部分地区技术性贸易措施频出,要引起企业高度重视与警惕应对。

  从整体上来看:“一带一路”投资不是很稳定。2015年我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流量为18968万美元,2016年我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流量为2704.13万美元,同比下降85.78%。2017年我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额为6287.92万美元,是2016年全年的2.33倍,各年投资情况较不稳定。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现状是:自2015年中央提出“一带一路”后,我区企业热衷于跟随热点投资,但之后逐渐理性。但随着经济发展,对“一带一路”国家投资发展仍是大势所趋,所以逐渐增大。

  对于区内的企业来说,在走出去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做好前期的调研和准备工作,规避风险,对过程中产生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提前做好应对工作。因为,企业“走出去”要面对的是与国内迥异的制度环境,在这方面应对准备不足已是我国企业向外发展存在的普遍问题,有部分企业出去了才知道当地投资发展环境是企业以后发展的担忧点。

  例如,境外管理人才团队较欠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队伍、尤其是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相对匮乏,我区有部分企业就在境外投资输出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时遭遇了“人才荒”;根据外汇局关于《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规定》,企业如需境外投资汇款,必须要国内企业有利润才允许出外汇,部分企业存在有钱也有项目但因条件限制而错失对外投资。

  相关人士建议,企业人员尤其是管理人员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好努力,为企业走出去做好准备工作。一是了解东道国的基本国情,尤其是商业习惯、经济法律法规和地域风俗,做到“知己知彼”;二是为公司树立良好的形象,在与其他企业经贸往来、洽谈生意时既要“利”,也要“礼”。三是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素质,为企业的转型和智能化设备的应用打下基础。


标签: 投资额;境外投资;增资;技术性贸易措施;产业链 责任编辑: 丁慧刚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