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晓迅
金江成
肖军
张鑫、张众、张犇
申屠鹏程
徐乐怡
包凡
徐彬
编者按
军人是坚强的,就像大山;军人是宽广的,就像大海;军人是飞翔的雄鹰,充满着战斗的勇气;军人是国家守护者,用他们的热血保卫着祖国每一寸土地。
今天是建军节,本报推出“家乡为你骄傲”专题报道,聚焦杭州籍现役官兵矢志强军、精武强能、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事迹,希望以此“让军人成为全社会最尊崇的职业”,让爱我国防、崇军尚武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号召更多杭州的适龄青年踊跃参军报国,为杭州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凝聚强大的力量。
查晓迅:热血铸就“深蓝利剑”
人物名片
2000年入伍,现役91115部队综合处副处长,从事装备技术保障、军事训练的组织和部队管理工作。先后获得优秀基层干部、优秀机关干部、优秀营职指挥员等荣誉,多次荣获装备管理先进个人,荣立三等功1次。
日前,宁波某海域波卷浪高,一场实兵实装演练拉开战幕。下潜至攻击深度的潜艇略一颤,鱼雷便呼啸而出,犹如一把利剑。作为此次雷弹保障的组织指挥官,查晓迅一边沉着指挥,一边迅速将鱼雷装箱进行检修。
当年,查晓迅从军种战役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被推荐读博深造,但面对部队人才紧缺现状,他不作任何犹豫,满腔热血踏上归途,返回部队。面对陌生、枯燥和专业不完全对口的新岗位,查晓迅虽然感到有些落差,但并未退缩,积极学习、努力钻研,很快便熟练掌握了岗位业务知识,由原来的“门外汉”转变成所在专业的“小专家”。
查晓迅的任务,就是为出海舰艇送去最好的武装保障。“有多少保障力便有多少战斗力。我们掌管着海军主战装备和杀手锏武器,其中若出现微小失误,极可能对作战和总体战略意图产生重大影响,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演练结束,远方的舰艇逐一会合。甲板上,查晓迅的身影显得很渺小,但他的内心却有着宏大的目标,那就是用热血为海军铸就一把“深蓝利剑”。
肖军:用创新思维寻找破解困难的方法
人物名片
2010年6月入伍,历任排长、副连长等职,现任河北省某部队业务处助理员职务,上尉军衔。2016年12月被记二等功1次。
肖军的父亲是一名退役军人。从小,他经常听父亲讲军人的故事,特别喜欢戴着迷彩帽学父亲敬礼的样子,盼望着长大后像父亲一样穿上绿军装。2006年高考结束后,抱着学一身科学技术再投身部队建设的决心,肖军毅然报考了河北科技大学测控专业,成了一名国防生。
毕业后,肖军被分配到河北省某部队仓库,在别人看来,山沟沟里条件艰苦、生活冷清,但他认为这只是一种磨炼。入伍8年来,无论在什么岗位,肖军都坚持用高标准完成好每项任务。近两年,同批分配到仓库的5名干部中,3人先后调到其他单位,但肖军从没想过要走。因为工作突出,其他单位的领导多次点名要他,都被他婉言谢绝。
为了帮助仓库节省经费,肖军经常自己动手。在单位值班室、指挥室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他带领两名通信骨干自主施工,仅用20天时间就完成了3个场所通信指挥、数据传输和多媒体控制等40余件(套)设备的安装调试任务。在“天眼”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中,他提出监控系统按防区建设、视频图像统一汇总至总值班室的建设方案,自主安装摄像头130余个,节约经费30余万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只有创新才能实现弯道超车。”肖军说,作为一名科技大学毕业的军人,就要用创新思维寻找破解困难的方法。
申屠鹏程:做好航母的眼睛
人物名片
2015年入伍,辽宁舰导航雷达兵,辽宁舰“优秀团员”。
黄海某水域,在一片碧波中,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静静地停泊着。自2012年服役以来,这艘国之重器,已出航执行任务无数次。而在这当之无愧的“海上霸主”肩头,栖着一只目光如炬的“鹰隼”,凝神贯注,犹如航母之眼,引导船只安全出入海湾,承担警戒侦察等任务。这只“鹰隼”,就是年轻的海军士兵——申屠鹏程。
自入伍以来,申屠鹏程先后在舟山、大连参加新兵集训和专业培训,在训练之余,申屠鹏程也像其他新兵一样,考虑过分配的岗位,想过千百种,有一种却是万万不敢想的,那就是登上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不可能!”这是大家的“共识”。虽然觉得可能性微乎其微,申屠鹏程却依旧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充实理论知识,强化身体素质。“就像中了超级大奖一样。”申屠鹏程说,分配岗位的那一天,他永远忘不了那个通知:申屠鹏程,海军航母1号舰。
登上辽宁舰的申屠鹏程,成为了一名导航雷达兵。这一兵种,相当于是“航母的眼睛”。兴奋过后的申屠鹏程,比以往更加刻苦,除了吃饭睡觉,一有空闲时间就往驾驶舱跑,常常站在操作台上超过13个小时,一天下来,总是腰酸背痛腿抽筋。功夫不负有心人,3个月后,申屠鹏程经过考核,从跟班变成了独立值更,在新兵中,做到这一点平均需要6个月左右。
“我愿意把青春挥洒在大海中,挥洒在军舰上。为我们海军的更加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说起未来,申屠鹏程信心十足。
徐彬:携笔从戎 不负热血青春
人物名片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步兵专业毕业,服役于兰州军区某野战部队。
从江南水乡到戈壁大漠,从西子湖畔到西北高原,10年的军旅生涯,让徐彬从一个书生意气的青涩少年成长为一名保家卫国的共和国卫士,在广袤无垠的大西北留下一个江南小伙从军报国坚定的足迹。
2008年6月,徐彬面对高考志愿填报单迟迟没有下笔,他知道父母有着什么样的期盼。最终,在失眠了几个晚上之后,他决定听从心底最执着的声音。不久之后,徐彬以高出当年一本线68分的好成绩成功考入了素有“军中清华”之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就读步兵专业,开启了他从小向往的军旅生涯。
“最后也没跟爸妈商量,就自己报了,属于先斩后奏吧。”徐彬笑着回忆,相对于起初亲朋好友的不理解,他对自己的选择始终坚定如初,“从小的梦想,想要去实现。”
2013年7月,根据组织安排,徐彬被分配到了兰州军区,在位于大西北的一支野战部队服役。“这里海拔至少是4300米以上,八九月份就下起大雪。”徐彬回忆,没想到头天晚上身体就受不了,头疼得完全睡不着觉,一心只想着把任务完成好、不拖组织后腿的他,索性蒙头吃止痛片硬抗。
多年下来,徐彬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了种种困难,在部队里取得了一系列的优秀成绩。“从来不后悔选择当兵,喜欢一个东西有时候是不需要理由的。”徐彬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青春,从军报国,对他而言,就是人生最珍贵的经历。
金江成:疾风迅雷 驰骋沙场
人物名片
特级飞行员,1996年7月入伍,1998年入党,上校军衔,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61150部队某部参谋长。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被解放军原四总部表彰为先进个人。
入伍22年的金江成,有着丰富的飞行经验。他多次参加综合演习、军地联合反恐演练和各项阅兵仪式,曾先后赴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参加“和平使命”系列演习,特别是在“和平使命2010”联合演习中,实现了我军历史上首次直升机夜间火箭弹射击,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荣获了个人二等功,同时被原四总部评为“067”工程先进个人。截至2017年底,金江成累计安全飞行3500余小时,再次荣立个人二等功。
不仅是飞行经验丰富,金江成的分析判断、运筹谋划、组织计划和团队合作能力也非常出色。在2008年北京奥运安保、2009年北京国庆阅兵、2010年全国运动会航拍等工作中,他利用过硬的实力,克服种种困难,协同队友完成空中拍摄、编队飞行、飞行表演等任务。
金江成始终保持强烈的飞行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他先后参与某型直升机定型试飞,某型新装备科研、定型试飞和部队试验任务。参与编写了两种新型号直升机的《地面预习教科书》和《飞行手册》,探索编定某型空战新武器《实弹射击教程》,并在陆军航空兵首次新装备集训中任教员任务,根据装备特点研究创新了全新的战术战法。
张鑫、张众、张犇:三胞胎兄弟共同参军
人物名片
张鑫,第82集团军“平江起义团”装步二连步战车驾驶员;张众,第82集团军“平江起义团”装步一连战士,步战车载员,步枪手专业;张犇,第82集团军“平江起义团”机步八连副班长。
2016年9月,三胞胎兄弟张鑫、张众、张犇奔赴军营,一同成为军人。三人所在的“平江起义团”,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支摩托化步兵部队和第一支机械化步兵部队,历经4000多次战斗的洗礼,先后培育出1位元帅、183位将军和1000多名战斗英雄。在这样的英雄部队,兄弟三人耳濡目染着英雄的事迹,身心都已发生悄然的变化。
老大张鑫在2018年新年度开训后,申请专任步战车驾驶员,由于整天和步战车打交道,一天到晚都是一身油污。但张鑫毫不在乎这些,每次训练结束,别人准备休息的时候,他都会留下保养清理装备。老二张众性格比较腼腆,能吃苦耐劳,去年被选拔进入装步一连,成为了一名步战车载员。老三张犇的成绩最为出彩,他是连队理论骨干,是载员步枪手专业上等兵组训教练员。
两年的军旅生涯,让三胞胎的面庞变得黝黑。原本娇瘦的身躯,也已锻炼出一身肌肉,不再是当初稚嫩的模样。“当兵,让我们变得更有担当。”这是张鑫、张众、张犇在部队最大的收获。
徐乐怡:打心底里喜欢军人这份职业
人物名片
入伍12年,现任浙江边防总队杭州边防检查站执勤业务一科检查员,曾多次荣获“优秀士兵”“优秀基层干部”,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
作为一名国门卫士、口岸守护者,徐乐怡在工作中必须细致入微、时刻警惕。
2013年军校毕业后,徐乐怡被分配至杭州边防检查站工作。作为一线检查员,她认真履行查验工作流程,做好旅客出入境服务工作。6年来,共查验出入境旅客13万人次,查获违法违规案件6起,多次被评为“优秀检查员”。今年1月,徐乐怡被抽调至后台核查岗位,负责重点人员入境审查工作。新的岗位带来了新挑战,比如从航班预报信息中寻找重点目标,从遣返旅客询问中发现有价值的线索,从出入境证件发现伪假破绽,从海量数据碰撞中锁定人员轨迹……这些都是她之前没有涉及的,为此,徐乐怡及时学习新业务知识,使自己快速适应新的岗位。
3月23日,徐乐怡在排查一名冈比亚入境旅客信息时,发现其有变换身份的嫌疑,并及时向科队领导报告了此情况。根据她通报的情况,一线科队最终将这名企图变换身份入境的“三非”人员顺利遣返。“每当看到科队根据我们排摸的线索查获案件时,我暗暗为自己的工作而感到自豪,我打心底里喜欢当军人,也热爱着这份职业。”徐乐怡说。
包凡:活出军人应有的风采
人物名片
陆军第71集团军某旅,现任机关参谋。曾任排长、副连长、参谋、连长等,荣立三等功3次。
包凡所在的单位,是一支极具战斗力的部队,有着“济南第一团”荣誉称号。
自入伍以来,包凡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努力钻研、刻苦训练、不断拼搏,努力提升个人能力素质。2012年,他参加浙江省军区“打得准”比武,获得干部手枪射击第二名,同年参加舟山警备区大学生干部比武,以过硬的综合素质战胜对手,一举夺冠;2013年至2015年任团作训参谋期间,无论分管作战还是训练工作,始终尽职尽责,求真务实,各项任务完成出色,因此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2015年,参加原舟山警备区机关业务技能比武,面对多个高强度高难度科目,面对高手如云的赛场,取得优异成绩,荣立三等功1次;2016年,参加原舟山警备区比武,获军官组综合第二名;2017年,随单位转隶71集团军,从海防部队进入一线部队机关任参谋,角色转变快,担当多项重大活动筹划与组织,出色完成任务,年底被评为优秀干部。
忠孝两难全,这是包凡心底最为难的事。家里只有他一个孩子,身在部队,回家的机会少,不能照顾逐渐老迈的父母。思念父母的时候,包凡就会打个电话回家,听听他们的声音,嘱咐他们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我不怕苦,不怕累。既然远离家乡,选择当一名军人,我就要活出军人应有的风采。”这是包凡心中的信念。
文字整理 / 楼蕲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