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区河上镇井泉街整治前后对比。
随着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快速推进,地下管线种类多、缺数据、衔接难等问题日益凸显,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昨日,从市建委获悉,市小城镇整治办出台全省首个指导意见,率先启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地下管线建档管理工作。
“也就是说,继主城区推行地下综合管线入廊管理之后,全市小城镇的地下管线也将初步建立数据信息档案,为城镇后续规划建设、应急管理等提供支撑。”市小城镇整治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小城镇“线乱拉”整治是六大治理行动的重点和难点,“电力、通信、广电等线路涉及的部门多,架设分布散乱,又与城镇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出台指导意见就是要进一步巩固整治成果,为地下管线建立‘生命体征档案’,为今后城镇建设提供数据支持。”
据了解,地下管线主要包括给水、排水、电力、广电、通信、燃气等地下管线和地下工程及其附属设施。建档登记的主要内容是地下管线种类、数量、功能属性、材质、管径、平面位置、埋设方式、埋深、高程、走向、连接方式、权属单位、建设时间、运行年限、管线特征、沿线地形以及相关场站等基本信息。同时按照技术规程,全面调查地下管线结构性隐患和危险源,彻底掌握地下管线走向和布设。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小城镇地下管线建档管理已在一些地方探索试行。
以建德市乾潭镇为例,在埋设地下供水、污水、燃气等管网的同时,邀请市地理信息测绘部门介入,绘制“乾潭镇地下信息综合电子图”,建立电子档案信息平台,推进集镇三维地下管线可视化管理,为小城镇建设和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同时,由镇城建办牵头,城管配合执法,将管线日常监管纳入数字城管平台综合执法范畴,对APP功能进行优化,逐步推进监管工作智慧化,实现实时动态监管。
事实上,这也为全市高质量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办好民生关键小事,打下了基础。
下一步,各区、县(市)整治办将指导乡镇(街道)制定具体实施计划,结合生活污水截污纳管、道路整治、雨污分流、架空线网“上改下”等工程,统筹开展小城镇地下管线建设的建档登记、管理维护工作。根据计划,明年年底前将分批完成全市小城镇的地下管线的初步建档登记工作;中心镇和有条件的乡镇将结合“智慧城镇”建设,建立地下管线数据库。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