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9月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姜赟 梁建伟 实习生 陈宏程 戴欣怡)习近平近日作出重要指示, 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这是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不能任其发展。
“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这是习总书记的期望,也是全社会的愿景。
一眼望去,一片眼镜之城。
孩子们的近视是怎么造成的?近视又该怎样预防?在这件事上,家庭、学校、政府甚至整个社会,又该担负怎样的责任?浙江在线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采访。
每天用iPad做作业,暑假回来,小宏发现自己又看不清黑板了
新学期伊始,刚升小学三年级的小宏很郁闷,第一天放学,他就得去医院重新配眼镜。
他又看不清黑板上老师写的字了。
关于眼镜的“噩梦”,是从一年前开始的。有一天,个子高坐在教室后排的小宏忽然发现,黑板上的字变成了重影,老师的脸也开始模模糊糊。他以为自己犯困,使劲捏了捏鼻子,还是看不清。
从此,眼镜就成了小宏的标配。
这学期第一天放学,妈妈带小宏去了浙医二院眼科中心,一测才发现,孩子原本双眼200度的近视,一个暑假过后,竟然加深了170度。
只得配新眼镜。医生建议配一副OK镜(角膜塑形镜),刚戴上时非常不适应,难受得不停流眼泪。王女士心疼地摸着孩子的头,一边安慰一边叹气:“都是用平板电脑做作业给害的。”
原来,在小宏的班里,老师每天都会布置“电子作业”,放学回家要用平板电脑完成,每天至少使用半小时电子设备。这个暑假,小宏每天都要用iPad做作业,还得完成老师布置的20本书的阅读任务。
“家里不允许孩子玩手机和电脑,电视也只能在周末看一会,就是怕视力搞坏了。”王女士说,“我自己是高度近视,孩子近视概率本来就大,千防万防不让他碰电子设备,结果还是没防住。”
小宏班上,像他这样戴眼镜的同学有六七个。“刚开学,班上又多了个眼镜。”他插嘴说。
小宏所在的学校专门开发了一款APP,所有年龄段的孩子都被要求在上面做题目。尤其是英语,很多作业都需要借助电子设备完成。
“小孩每天放学,包括暑假里,每天都要用平板电脑,起码半小时,想不近视都很难。”王女士说。
说起用电子设备做作业,王女士实在是“又爱又恨”。一方面,孩子整天对着平板电脑,视力肯定会受影响;另一方面,借助电子设备,孩子学习的确更加便捷。“课后做题目,孩子做完当场就能批改,还有详细的答案分析,非常方便。”王女士说,“而且用iPad练习英语发音也很有用,孩子念一个单词,系统就能打分,告诉孩子念得是否准确。”
班里几个近视孩子的家长,都曾向老师建议少布置一些电子作业。老师也尽量以书面作业为主,但英语作业的确是电子的方便。“我们几个近视孩子的家长还专门建了群,每天互相提醒使用平板电脑的时间,互相分享保护视力的文章。”王女士说。
配好眼镜那天,小宏在医院走廊坐了半小时,眼睛才适应过来。他闭着眼跟妈妈说,“现在闭上眼睛凉凉的,很舒服。”王女士帮儿子把泪痕擦掉,心里默默祈祷,“一个暑假度数深这么多,太吓人了!希望度数别再涨了。”
四年级的小葛说,他的近视是因为一本《丁丁历险记》
小葛是杭州一所公办小学四年级学生,去年配眼镜时,双眼近视度数200。小葛说,他的近视是因为一本《丁丁历险记》。
小葛喜欢看书,各种类型的书籍都会接触,“漫画、小说我都看,最喜欢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父母也非常支持他的爱好,认为爱看书是件好事,没怎么管孩子看课外书这件事,结果,小葛在一本字体偏小的课外书上栽了跟头。
二年级时,小葛开始看漫画版《丁丁历险记》,“每一页的字都特别小。”小葛用手指比了个小缝,“我要凑很近才能看清,但我还是把一整本读完了。”据小葛描述,那本《丁丁历险记》和课本一般大,但每页上的字“像米粒一样小”。
费力地读完《丁丁历险记》,小葛发现自己看东西开始模糊。小葛坐在教室后排,看黑板变得吃力,做作业时头越弯越低,但他自己也没意识到。等父母发现孩子坐姿有问题,到医院一测,近视100多度。
小葛在家里很少玩手机电脑,发现近视后,平板电脑更是被严格禁止。但是,看课外书时养成的低头的坏习惯,到现在也没改过来。
和小葛聊天时,他正在新作业本上写名字,脸时不时下意识地往桌面凑,头埋得非常低。爸爸妈妈过来提醒,拍拍他的背,腰挺起来没多久又弯了下去。
我们采访了小葛的语文老师。她说,按照儿童阅读规律,低年级学生课本字号偏大,比如一、二年级语文课本,差不多是二号字。儿童读本的字体印刷也应该考虑这方面的因素,字体太小会加大儿童阅读难度,降低易视性,造成眼睛疲劳,有害儿童视力。此外,儿童图书的字体格式、行距、排列、纸张颜色等也有讲究。
其实,像小葛这样“一不小心”近视的孩子并不在少数,暑假更是近视高发期,稍稍松懈,“近视”就来了。
二年级的彭彭之前视力很好,坐在最后一排黑板上的字也看得一清二楚。在暑假里,家里没人管,送到爷爷奶奶家。彭彭每天看两三个小时的动画片,回到学校就发现看不清黑板,一查,近视100度。
“我近视是因为《熊出没》看多了。”彭彭摸摸新添的眼镜不好意思地说。
彭彭的同学蓉蓉也是因为看电视看坏了眼睛。一年级时,只要每天做完作业就可以看电视,每天一个多小时。小姑娘悄悄地告诉记者,其实二年级上学期她就看不清黑板,但不敢和妈妈说,“实在看不清黑板,就使劲眯一下眼睛,就可以看清一小会儿。”到二年级下学期,眯眼睛也不管用了,父母发现不对劲,送到医院一查,已经是200多度的近视。“这个暑假,已经不准她看电视,开学后度数又加深了50度。”妈妈十分担忧,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培训压榨运动时间
记者在杭城某公办小学做了一项小调查,结果如下:
二年级的班级,除了个别学生先天性近视,几乎没有人戴眼镜。三四年级的学生,戴眼镜的多起来了,但在可接受范围内。到了六年级,一个班普遍有10多个孩子戴眼镜;最多的一个班,甚至超过了40%。
在调查中发现,不管是低段还是高段的学生家长,他们都很重视孩子的视力,大多数家长都严格控制自家孩子玩手机、平板电脑以及看电视的时间。
可是,孩子们的眼睛,却不可避免地随着年龄增长,一步步地近视下去。
为什么?随着年级升高,孩子们运动时间在下降,作业在增多,培训班的频率也更高。这就是原因。
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学生的运动时间为何一直在减少?
在杭州某公办小学,记者随机选择了二年级、四年级、六年级各一个班级进行入班调查。结果显示,六年级学生每天的运动时间最少,二年级学生最多。
首先从校内运动时间来看,二年级孩子每周有四节体育课,四年级和六年级学生每周的体育课是3节。学校每天有近1个小时的大课间活动,所有的学生都会到操场上活动。看上去,几个年级的学生运动时间差不了多少。但是,我们发现一个很明显的现象:每当下课后,低段学生迫不及待跑出了教室,在走廊里玩耍。四年级学生稍少。而六年级学生除了上厕所,鲜有人跑出教室,多半都留在座位上写作业或预习下一堂课的内容。
再来看校外运动时间。
每所学校基本都会布置体育作业:跳绳、踢毽子、坐位体前屈等。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对这些体育作业都比较认真,基本都能按质按量完成。从调查来看,一二年级的孩子放学后,基本都能在家长陪同下,在户外锻炼半小时左右。
四年级和六年级学生的情况如何呢?记者发现,四年级有20%的学生进了学校周边收费的晚托班,六年级这个比例是30%。还有部分学生要上语数英科等培训班,有的甚至一直会持续到晚上八九点钟。就算回家后,这些孩子的大把时间也被作业所占据。
所以,不管是四年级学生还是六年级学生,放学后的户外活动时间几乎为零。
最“伤”眼睛的暑假,有几个孩子经常到外面玩?
昨天,记者到杭州采荷一小钱江苑校区做了一项调查,主要了解学生在暑假里的情况。
这是一个四年级的班级,一共42名学生,5人戴眼镜。其中1人是先天性散光,4人是从去年开始陆续配戴的。
有一种说法,现在近视的学生越来越多,主要是电子产品普及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暑假里认为自己玩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比较多的孩子,只有4人。这个班的学生告诉记者,在父母督促下,他们玩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小时。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现在家长大多非常注意控制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据班主任钱老师介绍,每个学期末和学期初,她都会提醒家长关注孩子的视力变化,每隔一段时间给孩子测一次视力,一旦发现孩子视力有变化就要及时找出原因,并注意用眼卫生,防止孩子近视加深。
不过,在假期里学生的课外培训都不轻松。42名同学中,认为自己看书、写作业比较多的孩子有28人,认为自己参加培训班比较多的孩子有26人。
参加培训班的孩子中,每天1小时的孩子有8人;每天2~3小时的有17人,每天4小时及以上的孩子有1人。
钱老师对记者说,按照她的经验,中高段学生进入暑假以后,家长肯定会给他们选报一些培训班,在一天中培训时间占了大头。学生还要完成假期作业,还会抽时间外出旅游。班里有很多个学生紧凑的学习之余,还安排了连续半个月的旅游。虽然旅游时间多了,但是可以看出和学习时间上没有交叉,安排并不合理。所以,假期看似很长,但学生总体户外活动的时间还是偏少。
所以,钱老师每次布置暑期作业时,会特地给孩子留一些跳绳、仰卧起坐这样的体育作业,增加他们的运动时间。
保护学生视力,学校的重视程度够吗?
近视的学生越来越多,家长很着急,学校老师心里也不好受。为了保护学生视力,引导家长在关注孩子学业的同时,多费点心注意一下孩子的视力,杭城一些学校动了不少脑筋。
杭州时代小学为了学生更好地开展大课间活动,向一墙之隔的杭州第二中学错时借操场。
时代小学校长唐彩斌告诉记者,除了做好坐姿、握笔、看书的距离、座椅的高度等日常规范外,学校特别强调“上课就上课,下课就下课”。做到了“每天锻炼一小时”,如果条件允许,还应坚持“每天户外锻炼一小时”。
新学期开始,时代小学美术老师方思齐策划了一组漫画,用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告诉孩子近视的危害以及预防近视的科学做法。
杭州学军小学从2009年9月推出了一个新举措——视力保持在5.0以上,或者一学期视力不下降的学生,可以参评三好学生。在争议声中,学校坚决执行这条举措,并一直坚持到现在。校长张军林告诉记者,在电子产品渗透越发厉害的今天,学军小学的学生近视率没有显著提高,这就是这项举措带来的实效。“今年6月有一个数据,我们学校六年级的孩子正常视力(5.0以上)的比例是50%,最高的一个班是57%,新近视率只有1.18%。”
杭州市外语实验小学在保护学生视力上,也是花了心思的,两年时间让学生视力的不良率下降了12%。据当时学校的校长张敏介绍,首先在光源上下功夫,把原来用的普通日光灯,全部替换为一款LED灯,价格上贵了一倍,但对学生眼睛有好处。
杭州小学体育特级教师钱金林认为,在预防学生近视方面,很多学校一直尽力在做。他认为,孩子每天动一动肯定比老坐着不动效果好。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