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的当天凌晨,朱钰芳刚从香港参加丰子恺的纪念活动回来,当晚又要接着出发,“每次长假总想着出去看看别人在外面是怎么样做的,我们又能学到一些什么”。她把这个过程叫做,“空一空,才能往前一步”。
从传统书店到民营书店再到现在的不断追求寻找书店与一切可跨界的领域的融合,朱钰芳和她的晓风书店成长的20多年也是见证了这座城市文化兴盛再到谋新篇的过程。
二十年前的起步,见证这个城市的文化兴盛
高中毕业,朱钰芳进了西湖边六公园的三联书店工作,进门就是大型的音像制品区,有当时杭州少见的进口磁带,两边就是图书区域,后门出去走几步就是西湖。一些文化名人,来杭州总也少不了去这家三联书店逛逛,她就亲眼见过杨绛、沈从文过来挑书买书。
当时的文化氛围是一种极为饥渴的“海绵”状态,她记得,那时《文汇读书周报》的中缝每周都有书讯,不少人都拿着报纸来买书,不在省城的就会寄汇款单过来邮购书。
“那时候都是闭架式的,店里其他老营业员都四十多岁了,就我最年轻,和来买书的年轻人最聊得来。”朱钰芳回忆说,来买书的人很多都是当时的浙大、杭大的学生和老师,还有省政府的工作人员,不少人后来都成了她20年的好朋友,到现在依然以书店为媒,时时走动。
后来,朱钰芳决定自己开一家书店,卖自己喜欢的书,在豆瓣上的晓风书屋的社群介绍上,是这么描述当年的——
“1996年,保俶路上邮局对面、粮店边上开出了晓风书屋,它很小,不过七、八平方的样子,每本书都只有一册在架,满满塞在那里,也塞进人们的眼中。 后来,它搬去了体育场路,靠近环城西路的地方,从一个店面到两个店面,再到如今三个店面……”
彼时,杭州的民营书店已慢慢起来,不过都是围绕着文一路、文二路、文三路与学院路、教工路包围起来的高教区。“文三路上老杭大旁边就有三家,靠近马塍路的是枫林晚,它对面是杭州书城,再远一点靠西北面的是百通。”朱钰芳还记得当年的热闹景象。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当年那些民营书店有的是走会员制,有的是打出“十点利”,晓风书屋则专注做特定类别的书籍,“我比较喜欢文艺、社科、财经类的书籍,就希望能把这些好的书推荐给来我这儿的朋友。”
去过晓风书屋的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触,里面的工作人员永远不会是一张冷冰冰的面孔,而是笑脸相迎,有问甚至无问也会过来帮忙,聊天,了解他们想要的书。这也和朱钰芳自己好客热心的性格有着很大关系。
就这么从小小的一个书店开始,晓风书屋慢慢地在杭州爱书人的心中扎下了根。
“有些杭大的学生,读大学时就在晓风看书,后来毕业自己也开了一家书店。这样的故事,我听着是很高兴的。”朱钰芳说。
最艰难的十年,用坚持与创新为书店“续命”
经营一家有特色的民营书店,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朱钰芳说,最开始那几年,她不停地去看外面的书,去上海的文庙、南京的军人俱乐部这样大型的图书批发市场“淘金”,寻找契合书店特质的“伙伴”,广西师大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中华书局的社科人文类书籍越来越多地被摆到了书店的橱窗里。
可从2005年开始,凛冬突然降临。“先是城市改造道路拓宽后,房租涨了。然后,打折卖书突然普遍起来,变相地出现了价格战。接着的重击是网上书城的兴盛发达。”朱钰芳说,很多民营书店都陷入了“缺流动资金—没法进新书—读者不愿来—关店”的恶性循环。
朱钰芳说能咬牙撑完那几年,一方面是靠从2001年开始做的图书批发赚的钱来贴补,另一方面则是此前和出版社良好关系,也让晓风书屋在流动资金上没有那么紧张。
光靠坚持是不够的,她更多思考的是如何让书店更有充沛生命力,留住老朋友,吸引来新读者,一开始是做主题活动,“48小时不打烊”这种快闪式的,后来连续做了几年的乌托邦书店,让读者决定书店的样子,很像现在的“用户产生内容”。
“晓风书屋十周年时复刻过一批杭州老地图送给读者,大家很喜欢,这也给我了新方向。”朱钰芳从2010年开始研究文创,后来和充满杭州元素的丰子恺作品相结合,开发了一系列很吸引年轻人眼球的产品,每年的上海书展,这些产品都会被一抢而空。
只要认真做事情,再艰难,也还是会有不少人的帮衬的。朱钰芳说2013年第一次拿到政府补贴时,觉得最难的日子熬过去了。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来小河直街考察,在朱钰芳的邀请下走进了晓风书屋参观,翻完几本书后,总理说,虽然实体书店受到了网络冲击,但是纸质书是文化的象征,永远会有市场。
据2017年的不完全统计,目前杭州市共有大小书店300余家,其中90%都是民营书店。
未来的五年,继续不着急地做下去
这几年,晓风书屋在很多读者的眼里既有温情也很流行,把书店的触角伸到了这座城市的很多角落,有西湖、运河这样著名的景点旁,也有莘莘学子云集的高校,汇集精品的博物馆,特别是2015年把书店开进了省人民医院,更让晓风书屋作为杭州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符号,走向了全国。
“其实当时把书店开到医院,我是有过犹豫的。”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朱钰芳对医院有一种天然的排斥,在先生姜爱军的说服下,观望了一段时间,“我发现除了病人外,医院店里每天都会有很多医生的小孩子放学在那儿等父母,我们一个店员因为也是母亲,对这些孩子都特别照顾。这种氛围就特别温暖。”现在,这家医院书店已经变成了朝晖地区的社区书店,不少人晚饭后散步,都会专门过来看一圈。
这间全年无休的医院书店也成为很多人心中“书店应该有的样子”——面积不大,书放一半,另一半用来给人舒服且自我的阅读空间。
全民阅读的风气越来越浓,让她觉得自己20多年前,遵照初心开书店创业是个无比正确的决定,未来又将如何呢?她说,未来的读书会越来越社群化,书店不会消失,书可能会存在于各个场所的角落,和人们生活融入得越来越自然。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