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里巴巴,支撑移动支付的阿里云,9年间覆盖全球18个地域,用户数突破230万,2018财年营收达到133.9亿元,同比增长101%;
在老板电器,传统制造车间进行数字化改造后,实现产品制造和管理全流程智能化,不仅运营成本降低30%,每年还节省人工成本3500万元;
在杭城街巷,“城市大脑”正助力缓解拥堵,很快还将嵌入安防、城管、医疗、旅游、环保等各大领域,实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
……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数据让城市更美好。已经有着扎实“数字经济”基础的杭州,未来将推出哪些“大动作”?昨天的动员大会现场,下发了一份《杭州市全面推进“三化融合”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行动计划(2018-2022年)》,其目标,就是通过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理念和技术策源地、全国数字经济企业和人才集聚地、全国数字产业化发展引领地、全国产业数字化变革示范地、全国数字治理方案输出地、国际一流的数字经济营商环境,最终成为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
聚焦创新引领 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理念和技术策源地
科技创新,已成为杭州企业第一选择、产业界最大共识。比如,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凭借近20家国家创新平台和之江实验室等载体,杭州正加快建设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赋能全国制造业转型。
按照行动计划,我市将聚焦创新引领,突破基础前沿关键技术,加快重大科创平台建设,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在科技攻关领域,将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网络数据安全、集成电路等为重点,加快形成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在平台建设方面,将全力推进之江实验室建设,高水平建设西湖大学、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全力支持阿里达摩院、云栖工程院等新型创新平台建设。在提升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商业化能力上,将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和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聚焦领军支撑 打造全国数字经济企业和人才集聚地
近年来,杭州在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数字安防等产业集群形成全球影响力,涌现出阿里巴巴、网易、海康威视、新华三等一批龙头企业,城市创新活力日益强劲。截至目前,全市有高新技术企业2844家,其中数字经济相关企业1298家。
在数字经济企业培育和人才引进方面,杭州还将持续发力。领军企业“鲲鹏计划”、浙商回归“大雁计划”、高成长性企业“瞪羚计划”、科技型初创企业“雏鹰计划”,以及助力转型的“凤凰行动”计划……未来几年,我市将更加精准施策、分类指导,推动大中小微企业协同融合发展。
同时,突出“高精尖缺”导向,不断提升引才精准度和产业适配度;深入实施“三名”工程,着力引进和合作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科研院所,培养和集聚一批高端人才。深化战略合作,谋划实施一批战略性、引领性项目,推动名企名院名校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平台建设和新型智慧应用等各类成果在杭先试先行及推广输出。
聚焦扬长补短 打造全国数字产业化发展引领地
近4年来,杭州数字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速22%,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25%,预计今年可实现主营收入超万亿元。
接下来,我市将继续聚焦扬长补短,进一步壮大优势产业,推动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提升发展。进一步做强基础产业,加快集成电路产业、基于万物互联的网络通信设备产业发展,积极培育发展柔性电子产业,大力发展网络安全新技术和新产品。进一步布局未来产业,大力发展区块链、量子技术等未来产业,加快杭州区块链产业园建设,加快量子通信沪杭甬干线试点应用等。进一步推动新型数字化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大力发展网络化、智能化成套装备和工业机器人,大力发展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家电,推进数字经济领域军民融合。
聚焦融合带动 打造全国产业数字化变革示范地
从“机器换人”到“工厂物联网”再到“企业上云”“ET工业大脑”,杭州已率先走出了一条智能制造之路。
下一步,我市将着力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服务业数字化升级,提升农业数字化能力,培育新模式新业态。其中包括,大力实施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行动计划,大力发展以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推动“万企转型”。积极培育数字化现代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贸易、金融、文创等产业创新发展。加快数字技术和智能装备在农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广泛应用,全面推进精准农业、设施农业、效益农业。进一步发挥集成应用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优势,加快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发展,积极培育众创、众包、众筹等新模式。
聚焦“城市大脑” 打造全国数字治理方案输出地
杭州“城市大脑”以交通治堵为突破口,加快推进在城市管理和社会民生领域应用,为全国全球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打造示范样板。下一步,我市将以“城市大脑”为载体,全力推动数字经济环境下的科技和产业创新,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方式创新。其中包括,打造“信用免押金之城”,在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救助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数字化应用示范项目。此外,还将推动政务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强化政务大数据与企业、社会大数据的汇聚融合和关联分析,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民生服务重点领域实施一批大数据融合开发和应用创新项目。
聚焦产业业态 打造国际一流的数字经济营商环境
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征程中,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的主要职责是为企业家和逐梦者营造最优的环境、提供最好的服务。
接下来,杭州将进一步加快构建产业发展平台,着力建设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促进开放协同发展,打造“数字丝绸之路”的核心战略枢纽城市。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包括设立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和产业投资基金。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出台数字经济领域地方性法规。
会场声音
杭州有基础有优势有蓝图
夏积亮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
杭州打造中国数字经济第一城有基础、有优势、有蓝图,目标明、路线清、行动实。
杭州是名副其实的“移动支付之城”,也是全国第一个提出“城市大脑”概念的城市,还是第一个开展5G车联网试点并有成果落地的城市……这些第一,就是我们的底气。
我们更大的自信,则来源于杭州拥有的产业基础、企业集群、创新基因和产业生态。近年来,我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电子商务、软件和信息服务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高速增长,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增加值年平均增速22%,具有雄厚扎实的产业基础。杭州还具备数字经济异军突起的优质环境,有自由宽松的创业氛围,敬才知才的人才环境,这都为数字经济提供了发展沃土。
下一步,我们要按照市委全会和动员大会的决策部署,拉高标杆,担当有为,精准服务,既当好全市“一号工程”的谋划者、推动者,又要成为“三化融合”奋楫先行的实践者、示范者,与全市各部门、区(县)市和企业携手联动,奋力当好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排头兵。
为数字经济人才提供广阔舞台
陈夏林 未来科技城(海创园)管委会主任
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最佳入口,莫过于积极探索专业人才与数字经济的耦合机制,为数字经济人才干事创业提供广阔的舞台。
未来科技城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将人才作为发展数字经济的“第一动力”。在政策上,我们研究出台一系列精准化政策,着力集聚创新人才。同时,紧贴人才多样化需求,专门成立人才服务中心,打造保姆式、一站式服务体系。
创业者需要的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也不仅是资金的支持,而是一个完整的创业生态系统的支撑。因此,我们将持续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充分借力浙大、阿里资源,搭建平台整合人才、项目、资本、孵化器、中介机构等各类要素,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创业氛围。
专家解读
杭州抓住了机遇目光可瞄向全球
杨建华 浙江省社会学学会会长
从活力无限的电子商务到蓬勃发展的大数据产业,从随处可见的移动支付到“一扫即达”的共享出行。在全球的数字经济浪潮下,杭州抓住了机遇,在数字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不仅为杭州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劲动力,也为杭州打造世界名城提供了重要引擎。
杭州不仅要争创中国数字经济第一城,还要有更大的雄心做全球的“大数据之城”。杭州要继续做大做强数字经济,一方面需要加强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线上与线下的深度融合,以数字化、智能化带动技术、管理、服务、产业创新。另一方面,也要培育更多的大数据平台,让更多的大数据企业落户杭州、数据创新人才集聚杭州。同时,“大数据”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而是渗透在社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中。在社会治理层面,政府也要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优势,加强移动政务建设,实施信息惠民工程。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各个领域必然会越来越“数字化”,并为整个社会发展进步增添动力。
杭州对自身发展把脉准确
周旭霞 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一座城市如何深化发展?找准道路至关重要。杭州对自身发展的未来,把脉相当准确!“数字经济”作为我市当前的“一号工程”,是城市换道超车、提能升级的有效载体,是经济发展转型扩容、增速增量的有力手段。
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民生领域的大量应用都进入数字化范畴,最简单的一点:现在大家缴纳各种费用、申领各类证件都是手机操作了,实现了“零次跑”。数字经济把杭州人从琐碎的日常小事中解放出来,我们的时间和人生从此拥有了更丰富的可能。数字经济对于提升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同样功不可没。比如“交通大脑”,能在短时间内给城市做CT,拥堵的“血栓点”得以快速疏通,道路交通资源得以合理分配,城市运行呈现一派清新之风。我们要继续保持“领跑”的优势,以舍我其谁的胆魄与智慧,跑出耐力、跑出水平、跑出风格。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