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拱墅区首个“阳光老人家”明起迎客
拱宸桥街道一万多名老人 阳光、时尚、健康的幸福生活从这里开启 食物银行、老年大学、微型电影院、拱宸茶室、虚拟中医馆一应俱全
2018年10月15日 08:21:33 来源: 每日商报 通讯员 徐晗翎 徐黎明 记者 潘婷婷

  学舞蹈、学乐器,去老年大学转转,报个班;听戏曲、看老电影,在微型电影院坐上半天;去拱宸茶室喝茶、下棋;身上有点疼痛,想挂个中医号,去虚拟中医馆……

  明天起(10月16日),拱墅区首个“阳光老人家”正式开门迎客,在家门口,老人就能享受一站式休养、乐养、健养、膳养等服务,真正打造一个属于老年人的“乐园”。

  老年大学最受老年人追捧 三大“阳光”场馆提供一站式服务

  桥西之家“阳光老人家”,位于拱宸桥畔桥西区块中心位置桥弄街109号,总占地面积600多平方米。这个“家”由好几块组成,一个智能系统平台——阳光大管家,以及“三场馆”和“四队伍”。

  “三大场馆”就在原来的桥西之家旁边,按不同需求,被分为阳光乐活馆、阳光健养馆、阳光膳食馆三大场馆。

  在阳光健养馆里,有个虚拟中医馆,小小的医疗室,还放了两张推拿床,“以后老人家肩颈或腿脚不舒服,通过预约,可以直接在家门口推拿。”拱宸桥街道文澜社区书记徐黎明说。

  在健养馆里,还设置了智慧养生中心、健养培训中心、爱心驿站。健养培训中心就在中医馆旁边,它是个大大的教室,空间比较大,一头是讲台,另一头是面大镜子。徐黎明告诉记者,今后这里将会成为老年大学,讲课的时候在一边,而舞蹈培训时,则启用另外一边,将空间利用最大化。

  徐黎明介绍,未来老年大学每周都会设置不同的课程,比如民族舞、瑜伽、形体、踢踏舞、烘焙、声乐、摄影等课程,听说这里有课可以上,老人老早来报名了,非常火爆,目前已经有70多位老人前来报名,10月22日正式开班。

  除了健康养生,老人的休闲娱乐,都在乐活馆里,比如微电影院、拱宸茶馆、公益理发、美丽阳台。拱宸茶馆免费提供茶水给老人,老人还在这里下棋、打牌,看个老电影、听个越剧再回家,另外,现场还有志愿者们将为老人爱心理发,65岁以上老人免费,65岁以下也只需3元。

  除了休闲娱乐、健康养生,老年人的吃饭问题,这里也可以解决。值得一提的是,在阳光膳食馆里,有个“食物银行”,它既是一个储蓄爱心捐赠的地方,也是一个可以用志愿服务交换的地方。

  “巾帼西丽集团,泰隆银行拱墅支行,金诃堂藏药等共建单位,爱心捐赠了不少的食品和日用品,志愿者每天将‘食物银行’内的物品放置到‘分享冰箱’和‘分享货架’, 再向辖区困难、孤寡、空巢、高龄老人免费分发。”徐黎明介绍说,老人来这里做志愿者,也可以通过积分兑换的形式,用自己的服务来换取日用品。

  老人如果不想自己煮饭,也可以来这里吃个快餐,素菜、荤菜都有,最贵的13元,最便宜的只要4元,还有套餐可以选,最贵16元。

  “阳光老人家”每周一至周六,早上8点半至傍晚5点,大家都可进去转转看看。

  老人可以享受“菜单式”服务 家门口有中医坐诊 不用排队挂号

  “阳光老人家”高大上的场馆背后,还有一套强有力的服务体系。

  徐黎明介绍,他们“家”中,有 “阳光好管家”、“阳光好小二”、“阳光好大夫”、“阳光好帮手”,可谓是阵容强大。

  一个“家”,肯定需要一个“管家”,这个管家要很专业,非街道工作人员莫属。“我们的街道养老专管员、社区养老专管员、社区助老员、枢纽型社会组织共同组成了这个队伍。”徐黎明说,针对不同的老人,提供不同的服务,比如,社区养老专员和社区助老员就负责老人的基础上门服务和后勤管理。

  “家”,还有专门的“小二”打理,徐黎明说,“阳光老人家”是请了站点运营的社会组织提供服务的。杭州市健康社区服务中心就是一家,主要是运营三个场馆。据统计,街道与15家社会组织签订协议,主要为老人提供家政服务、智慧养老终端服务、为老志愿者服务、日托全托喘息服务等。

  老人上了年纪,腿脚也不方便,看个病,出门也费劲,为了解决老年人的后顾之忧,“阳光老人家”,专门设置了一只“好大夫”的队伍,“我们利用了桥西直街中医一条街的资源,与方回春堂、金诃堂、老年关怀医院等合作,医生会定期到中心来坐诊,提供医疗服务、健康服务、健康档案服务、康复护理服务、心理咨询服务、卫生宣教服务以及上门康复诊疗服务等。”徐黎明说,老人在家门口也能免费挂上医院的号。

  最值得一说的是“家”里,还有一支“好帮手”队伍,哪里需要帮忙,他们就会出现在哪里。徐黎明介绍,这支队伍是街道自有草根志愿者队伍——运河大妈拱宸大伯志愿者协会上建立的,都是一些非常热心且有专业技能的志愿者。

  他们在做志愿服务时,为老人提供“菜单式”服务,将每个志愿者进行分类,通过老人“点单”的形式,选择专业的技能志愿者。

  探索养老新模式 打造一个老年人专属的“乐园”

  这个“阳光老人家”与一般的养老机构有什么不一样?

  徐黎明说,“阳光老人家”拥有自我“造血”能力,它是社区主导,引入了第三方合作运营,通过政府补助以奖代拨,社会组织低偿服务的模式,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资源整合。

  这样的一个整合,让整个“家”变得很活泼、年轻,“我们‘阳光老人家’的一大特色,是服务设计更注重精神养老。”徐黎明说,“这得益于创建时的理念,也得益于社会组织力量的加入。”

  “现在的老人不仅关注身体,更希望精神世界得到满足。” 杭州市健康社区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之前他们开设“玩转手机”课程,就很受欢迎。“老人们都想学会用手机拍照片、上网购物、用微信聊天。”

  “‘阳光老人家’不再是暮气沉沉的老人院,它展现的是一种生活态度,人虽然老了,但心态不能老下来,要更年轻。”徐黎明说。

  记者了解到,拱宸桥街道总人口51778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13175人,占总人口25.45%,80周岁以上老人3179人,残疾老人580人,低保困难老人72人,是一个老龄化程度较高的街道。“阳光老人家”落成后,服务将辐射整个街道,惠及1万余名老人家。

  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衣食住行医护闲”,桥西之家2.0版本——“阳光老人家”,未来会给老年人带来更多的便捷的一站式生活服务,同时也是老年人专属“乐园”。

标签: 老人家;老人;中医;老年大学;场馆;阳光老人家;服务 责任编辑: 金林杰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