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杭州师范大学医院学院基础医学实验中心,十几名大一的医学生整齐肃立,向一位老人致哀,更向这位老人致敬。
四年前,郑惠琪老人瞒着家人,签下了遗体捐献志愿书,并委托社区将自己的遗体和器官捐献给医学事业。“在我的身上动几刀,哪怕开膛破肚都随它去,反正我已经不在了。重要的是让那些医学生将来在病人身上不划错一刀。”浙江省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队队长朱强荣至今记得老人当年对他说的这番话——那年,老人已经87岁了……
一生未婚,老人靠租房度过晚年
1927年,郑惠琪出生于杭州。1953年,他在上海某玻璃厂参加了工作。在之后的特殊历史时期,郑惠琪遭受了不公正的对待,被送往安徽马鞍山某铸造厂接受“改造”。1984年,他的冤案平反,可他再也无法回上海工作,便来到杭州投靠了兄长。
“小伯伯年轻的时候,我爸爸、奶奶都还在世,每年开春,他都要到我们家来的。”郑惠琪的侄子郑明华今年也已72岁,对于当年的事情,他也只能回忆个大概,“那年我十一二岁,小伯伯带了个对象回家来。我当时还想,小伯伯马上要结婚了,真好。谁知过了没多久,他打了个电话到我爸爸单位,含糊其词地说不结婚了,要到安徽去……”
很多年后,郑明华才知道,小伯伯是因为提了一些在当时被认为是“不适合”的建议,才改变了人生轨迹。再次见到郑惠琪时,郑明华发现,小伯伯已经两鬓斑白。从此,郑惠琪独自在杭州租房度日,一生未婚,只有郑明华一直为他提供一些租房的补助,日子过得颇为清贫。
捐献遗体,他想要留下一点英名
2014年,西湖区红十字会举办了关于器官、遗体捐献的宣传讲座,已经87岁高龄的郑惠琪参加了。听完讲座的第二天一早,老人便出现在西湖区文新街道桂花园社区的办公室门口:“我想登记捐献遗体。”
对于这短短8个字,当初接待老人的社区工作人员至今印象深刻。社区立即联系了街道,将老人的捐献意愿层层转达到器官捐献的主管部门。之后,朱强荣来了,他在向老人介绍了捐献器官、遗体的具体事宜后,特意提醒了一句:“您的器官、遗体将捐献用于医学研究,您过世三年之后,家属才能拿到骨灰。这三年中,要是有人想吊唁您,都没有地方可去。”
老人的回答令人动容:“我不怕将来没人给我料理后事,我总想为自己找回一点尊严,留一点英名给社会,这也是我最后的贡献。”
捐献器官和遗体的事情,老人一直没和家里人商量,要不是桂花园社区前一任书记私下里说起,身为老人侄子的郑明华也被蒙在鼓里。“后来我问过小伯伯几次,他都不肯说。”郑明华说,直到最近,他才在社区的一份遗体捐献档案里看到了小伯伯的材料,“原来他早就把全部手续都办好了……”
生活节俭,却捐到了人生的终点
桂花园社区的高龄孤寡老人并不多,社区书记陈建对郑惠琪十分熟悉。在他的印象里,郑老身子骨硬朗,勤俭朴实,特别爱看书。“他经常坐公交车到浙江图书馆看书,总要到下午4点以后才回来,中午就买几个包子随便吃吃。”陈建说,有一年,社区上门看望老人,他在老人家的桌子上看见了半个吃剩的包子,“我这才知道,老人家原来这么节省。”
陈建的惊诧源于老人一贯的“仗义疏财”。郑惠琪虽然自己过得清苦,但社区日常发动的募捐活动中,无论捐多捐少,一定少不了他的名字。
今年9月,郑惠琪从浙江图书馆回家途中不慎摔倒,导致盆骨骨折,住进了医院。伤愈后,在社区的帮助下,老人住进了养老院。那天,陈建背着老人走下楼梯,听到老人在耳边念叨着四年前签下的那份遗体捐献志愿书。国庆期间,老人突发小中风,继而出现无法进食、昏迷等症状,情况危急,各项生命体征都在下降。医院里,老人趁着自己还清醒,一遍一遍地对着侄子郑明华嘱托自己遗体捐献的事情:“这是我唯一的心愿了,你们一定要办好……”
10月17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也是我国的老年节。当天中午12点54分,郑惠琪因心衰,经抢救无效辞世,享年91岁。郑明华遵照老人遗愿,将老人的遗体以及大脑、角膜捐献,用于医学研究。
杭州师范大学为老人举办的追悼会上,到场师生与家属一起为老人默哀。刚踏进医学院大门的大一学生深知,那位可敬的老人将在这里,成为他们无语的良师。
“重阳那天本该敬老的,结果老人家去天上过老年节了……”朱强荣想起老人当年对他说的话,感慨万分,“我们的后辈将来能获得更好的医疗条件,跟像郑老这样的捐献者付出的那一份份大爱是分不开的。”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