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开新的桐乡版图,一条贯穿南北的乌镇大道和一条贯穿东西的临杭大道尤为醒目,乌镇大道犹如一根长长的“杠杆”,临杭大道更像是坚实有力的“支架”,乌镇大道南北端两端的桐乡经济开发区和互联网特色小镇——乌镇犹如两块巨大磐石。
不论是长长的“杠杆”还是坚实有力的“支架”都将担负起桐乡的未来,也将左右逢源撬动起桐乡经济开发区和互联网特色小镇——乌镇两大经济体。
同样,两条大道也将引领桐乡奔向“大湾区”时代的杭州湾和杭州都市区。乌镇大道往南连通海宁进入杭州,不仅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大道,更是桐乡加快融入杭州都市圈;临杭大道西部与杭州余杭区接壤,东部毗邻桐乡中心城区,临杭大道东西向穿区而过,连接杭州和桐乡城区。
这样一幅完美的架构,不仅打开了桐乡发展新的视野,也擘画出了桐乡未来无限想象的空间。
乌镇大道:打造成桐乡融入“大湾区”建设的战略支点
今年7月28日,乌镇大道秋韵路至绕城北路段正式通车,这是乌镇大道的“最后一公里”,它的通车,使得这条南接高铁站、北连乌镇的南北“交通大走廊”——乌镇大道真正全线贯通。
乌镇峰会红利正在逐步释放,如何更好地承接并不断放大峰会效应,切实把握“大湾区”战略的重大机遇,确保桐乡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得先机、赢得主动成了摆在桐乡面前的重大课题。
乌镇大道已不仅仅是一条路,桐乡已赋予了它新的使命,作出了建设乌镇大道科创集聚区的决策,并规划制定了《乌镇大道科创集聚区战略规划》。
根据规划,乌镇大道科创集聚区将以乌镇大道沿线两侧各1公里范围作为规划控制区,规划范围约125平方公里,占桐乡市域面积的17%,围绕乌镇大道的功能定位,以“集约开发、混合利用、特色突出”理念为指导,形成“一轴、两核、四区”的空间布局。
“一轴”,即以乌镇大道为主轴,协调沿线的建筑景观风貌,同时以“互联网+”为途径,加强南北向主要平台载体及要素联系,促进形成集创新科研、生产应用、生活休闲于一体的产业大道。
“两核”,即以乌镇和高桥为核心,彰显智慧与活力,发挥各自在乌镇大道沿线的龙头作用,形成互联网小镇暨江南水乡古镇与现代化新城区遥相呼应的格局。
“四区”,即由北至南依次划分为互联网产业区、时尚特色产业区、宜居智慧新城区、先进制造产业区四大功能区,围绕互联网产业、时尚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等优势产业,引进各类高端业态。
乌镇大道科创集聚区的建设承载着桐乡经济转型升级的雄心壮志。根据规划,到2021年,乌镇大道沿线镇街道集聚互联网创新创业人才8万人以上,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亿元,占桐乡市地区生产总值的80%以上,五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产值、服务业增加值、旅游产业增加值均占全市80%以上。
乌镇大道全长约30公里,贯穿桐乡南北,是一条连接乌镇镇和桐乡经济开发区的快速通道。以此为主轴线,整合互联网创新发展试验区、濮院针织产业园区等八大平台,已经吸引汽车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总投资1000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群落地。
乌镇大道科创集聚区的125平方公里土地上,正酝酿着一场城市的“核聚变”,未来,这里将崛起,成为桐乡这座城市发展的新中心,更是一座城市瞭望世界的窗口。
美国硅谷一IT企业,与桐乡“相遇”后的四个月,决定落户乌镇科创集聚区;日本一高科技企业正准备落户桐乡…… “今年特别明显,不少项目都是冲着乌镇科创集聚区而来的。” 桐乡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直言。
乌镇大道科创集聚区是桐乡未来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平台,也是桐乡融入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战略支点。
临杭大道:打造成桐乡融入杭州都市区发展的“先行区”
近年来,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桐乡紧紧围绕“融入杭州都市圈” 以及大湾区、大通道、大花园、大都市区总体战略部署,依托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的有利契机,重视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的交流合作与协同发展,不仅在交通、规划、产业等方面实现了有形对接,而且在人才、信息、教育资源等方面实现了无形共享,努力实现融杭工作取得新突破。
以医疗合作为例,目前,浙江省人民医院与桐乡一院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全面托管市一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妇科入驻桐乡市中医医院,浙医二院专家团队长期入驻桐乡市中医医院;浙江省中医院附属第三医院与石门镇中心卫生院骨科将于近期签订医疗合作协议。
据统计,今年1-9月份桐乡市引进内资项目中有35个项目来自杭州,实到内资数22.8亿元,实到注册资金约12亿元。今年桐乡还在杭州建立了第二个域外孵化器项目。
另外,作为桐乡融入杭州的一线城镇——崇福、洲泉、大麻等镇都有非常强烈的融杭需求。临杭大道正是一条西接杭州东连桐乡城区并贯穿桐乡东西的交通“大动脉”,总投资10亿元,建成后自西向东将串联起桐乡西部的洲泉镇、河山镇、石门镇、凤鸣街道,全长约16公里,同时联动崇福镇、大麻镇,最西部与杭州余杭区接壤,东部毗邻桐乡中心城区,2018年底通车。
临杭大道沿线区域位于杭州东部,是杭州都市区的辐射外溢战略高地,也是桐乡全面接轨杭州湾、发展湾区经济的龙头。
如何通过串联沿线乡镇街道和重要平台,把临杭大道建设成为桐乡融入杭州都市区的主窗口呢?
尽管临杭大道还没有正式建成通车,但是桐乡人早已开始布局谋划临杭大道的产业发展。近日,记者从桐乡市发展和改革局获悉,该局已联手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编制了临杭大道的沿线产业带发展规划,并已完成规划意见稿。
根据规划,未来桐乡将以临杭大道为主轴、“美丽发展”为主题、产业融合为主线,力争用十年左右时间把临杭大道沿线区域打造成为全省美丽发展示范区、乡村振兴样板区。
同时,力争用五年时间,临杭大道沿线区域传统产业升级、美丽经济发展、城乡基础设施等取得显著成效,成为带动全市美丽发展的新引擎,彰显“诗画桐乡”独特魅力。到2022年,桐乡临杭大道沿线区域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30亿元,年均提升8%;五年累计完成有效投资90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400亿元,占桐乡市比重约60%;游客量达到1200万人次。
另外,围绕临杭大道功能定位,结合桐乡西部各镇街自身特色,规划以“全域美丽花园、产业集聚入园、村庄串珠成链”理念为指导,已形成“一轴两核三区段”的总体布局结构。
“一轴”——以“一路一景、以路带景、路景相融”为目标,以临杭大道为轴线,充分利用沿线优越的自然生态基底,通过科学合理规划和控制引导临杭大道两侧景观风貌打造、城乡功能区块布局,成为串联桐乡中心城区至洲泉的最具田园气息大道,承载桐乡西部生产、生态、生活的功能轴,美丽桐乡的重要门户通道。
“两核”——以崇福镇和洲泉镇为核心,抢抓接沪融杭新机遇,发挥各自在临杭大道沿线区域的集聚辐射作用,担当起作为桐乡融杭发展排头兵的历史使命。
“三区段”——充分考虑临杭大道、杭州二绕等交通要道开通后杭州中心城市及桐乡中心城区对西部各镇街的辐射带动作用,根据临杭大道沿线镇街的产业基础、人口规模、发展潜力等因素,通过优化交通走廊沿线产业、城镇和生态布局,规划形成西部临杭经济合作区段、中部美丽田园城镇区段、东部产城融合发展区段三大特色区段。
经济开发区:打造成桐乡接沪融杭与世界同步的“门户”
在不久前召开的“聚焦桐乡·相约乌镇”第三届国际经贸洽谈会上,桐乡市委书记盛勇军在致辞中说道:“借着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东风,桐乡已成为中国对话世界的‘窗口’、梦想启航的‘渡口’、产业发展的‘风口’。”
其实,拥有高速、高铁“双门户”的桐乡经济开发区(高桥街道)俨然是这一切进入桐乡的“入口”。
经过近25年的开发建设,桐乡经济开发区已经成为浙江省竞争力十强开发区,2016、2017年连续两年跻身省级经济开发区三强。
2017年桐乡进行了部分镇街区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撤销高桥镇建制,设立高桥街道,经济开发区和高桥街道实施“区街合一”,肩负起打造桐乡南部新城的历史使命。“区街合一”后,开发区(高桥街道)行政管辖面积得到拓展,达到93.31平方公里,区域发展框架逐步向64.22平方公里拓展,建城区面积从7.23平方公里扩展到26平方公里,可利用发展空间进一步得到扩大。
作为桐乡全市招商引资主战场、经济发展主平台的地位日益凸显。全区有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如桐昆、巨石、华友,也培育了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全市共有上市企业11家,其中8家在经济开发区(高桥街道);近几年来全市引进外资数一半以上来自开发区(高桥街道)。汽车汽配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现代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并驾齐驱的格局初步形成。特别是汽车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成为开发区(高桥街道)的新亮点,首款合众新能源乘用车已下线,不久将驶向全国,桐乡人的“汽车制造梦”已经实现。
今年是桐乡经济开发区和高桥街道实施“区街合一”的开局之年。宇视科技智能制造基地项目落地开发区(高桥街道);中国巨石新材料智能制造基地首线胜利点火,一座全新的玻纤智能制造工厂展现在世人眼前;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首款新能源乘用车,正式下线……开发区(高桥街道)用一个个项目的落地、推进,一组组跃动的数据不断书写着辉煌的篇章。
近日,在“聚焦桐乡·相约乌镇”第三届国际经贸洽谈会上,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经济开发区签下180亿元的投资计划书,拟在经济开发区打造一座以健康医疗和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桐乡新经济城,当天签约的项目核心启动区3.48平方公里,将落户于桐乡经济开发区(高桥街道)。
该项目的落户将成为桐乡项目引进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将成为桐乡南部新城高质量发展的奠基石。不久的将来,一座“产业之城、智慧之城、数字之城、未来之城”将在桐乡南部拔地而起,一个个优质的高科技项目、各类高端人才也将在这里落地生根、茁壮成长。
本版摄影 沈志诚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