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杭州江干区 小区“桶长”巧解分类难
2018年11月12日 06:26:26 来源: 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记者 陆海旻 通讯员 朱雪萍

  浙江在线11月1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陆海旻 通讯员 朱雪萍)“桶长”,一桶之长,这个桶指的是垃圾桶。

  从人人都是垃圾生产者到人人都是垃圾分类者,垃圾桶里门道不少。居民积极性不高、难以形成分类投放习惯、操作繁琐一直是城市垃圾分类“最初一公里”中最大的问题。在杭州江干区,垃圾分类有了“桶长制”,指的是将全区垃圾分类工作以网格责任田形式清晰划分责任区域,以“一人一桶一楼道”招募“桶长”。“桶长”们负责垃圾分类入户宣传、现场督导、积分登记、上门纠错指导。这一尝试,至今已经有半年多。

  “桶长制”模式能否破解城市小区垃圾分类中的难题?记者来到试点的九堡街道兴安社区圣奥领寓小区一探究竟。

  深秋的傍晚,天黑得较早,路灯刚刚亮起,圣奥领寓小区的“桶长”们陆续上岗了。和往常一样,1幢“桶长”卢亚琴穿着红马甲,戴着口罩,打开单元楼垃圾桶认真地检查垃圾分类情况。正巧居民孟先梅提着一绿一黄两袋生活垃圾,准备往单元楼门口的垃圾桶里扔。“我看一下。”卢亚琴接过垃圾袋,认真检查后,满意地点点头,打开手机“会分类”应用程序扫码,给孟先梅打了5分。

  卢亚琴就是圣奥领寓小区7个“桶长”之一,每晚7点到8点半,她都会准时出现在单元门口的垃圾桶旁,给已投放的垃圾袋一一扫码打分。“垃圾袋上都有专门的二维码和编号,跟住户房号对应。”卢亚琴说,发现乱投放的垃圾,她只要掏出手机一扫就能找到问题“源头”,垃圾“见袋知主”,责任到人。

  推广垃圾分类,“桶长”们的担子可不轻。“今年以来,社区工作人员、业委会成员和‘桶长’们几乎每周都上门宣讲、指导,挨家挨户,一户不能落,少的去两三次,多的有十次。”兴安社区书记蒋婷婷说,这段时间她几乎没有双休,晚上也没按时下班过。最初,听说小区要垃圾分类,部分住户较为抵触,“桶长”们吃了不少闭门羹。孟先梅说,开始家里老人看到工作人员上门就头疼,多年习惯一时难改,嫌分类麻烦。“不过可不能小看这些老人。”蒋婷婷发现只要跟他们多交流沟通,充分说明分类的规则,老人们做好分类的积极性就非常高,甚至比年轻人更有责任心。

  “刚开始我们单元分类投放准确率还不到50%,现在几乎达到95%。”卢亚琴有些自豪。记者采访期间,共有3位居民前来扔垃圾,没有一袋分类出错。

  “垃圾分类要坚持做下去,光靠人为监督可不行。”蒋婷婷表示,贴在楼道口显眼处的垃圾分类评比表是一柄监督“利器”,党员户张贴党徽,公开亮相,接受群众监督,评比栏还公示“桶长”们的月度扫码总分。此外,每个季度社区都会组织一次垃圾分类“最佳”楼道的评选活动。评选结果会在小区垃圾分类宣传栏张榜公布,在单元楼道门口悬挂流动红旗,以此提升楼道居民荣誉感。

  居民还会嫌垃圾分类麻烦吗?“刚开始会觉得麻烦,现在反而觉得更方便了。”孟先梅表示,这要得益于街道发放“两只桶”,家中两个垃圾桶,厨余垃圾专门放,每天都倒。相对就分散了另一个垃圾桶的垃圾量,家中反而更整洁卫生。

  “两只桶”责任方式,也让居民家中垃圾桶和小区的垃圾桶分清责任边界。家里的双色桶为“小桶”,社区党组织负责,干湿分离,从源头提高垃圾分类准确率;小区的四色桶为“大桶”,物业负责,提高垃圾投放准确率。

  “经过半年的‘桶长制’模式,小区居民已经自觉形成垃圾分类的意识。”蒋婷婷表示,圣奥领寓小区居民参与率已经实现了100%,分类投放准确率达到95%以上,分类准确率也达到了90%以上。9月下旬,小区将14位“桶长”减少到7位,小区“桶长”们“上班”时间也从每天3个小时,减少为1个半小时。

  经过前期的探索,目前“桶长制”分类模式、“两只桶”责任方式已在江干区九堡兴安社区和新江花园社区、闸弄口春晖社区、四季青三堡社区、采荷红菱社区、凯旋景昙社区等社区试点,试点小区的分类准确率、投放正确率和居民参与率大幅提升,极大调动了街道、社区、物业和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后,江干区将进一步扩大生活垃圾“桶长制”分类模式试点,预计明年上半年将实现全区100%覆盖。

标签: 垃圾分类 责任编辑: 周舸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