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茹茹给患者做眼部检查。
“没想到害了娃!”上周,在浙江省眼科医院杭州院区视光诊疗中心,十岁男生邹琪(化名)一家人知道视力结果后,在诊室抱头痛哭。一年不到的时间,邹琪的近视度数足足飞涨了200度。邹琪爸爸捶胸顿足:花了20万做视力训练,没想到反而害了儿子。
在省眼科医院杭州院区接诊的患者中,这样惨痛的教训,着实不少。
做视力训练 一年飞涨200度
“一年时间,度数怎么涨了这么多,200多度了!”省眼科医院视光诊疗中心副主任医师侯立杰问。邹琪妈妈边哭,边抱怨孩子爸爸:“都怪你,要做什么视觉训练!”
邹琪爸爸一脸懊悔。一年前,读二年级的邹琪看东西有点眯眼睛,在省眼科杭州院区检查后,侯医生发现邹琪存在轻微散光。“因为孩子的眼球发育而造成散光,问题并不大,平时用眼只要不过分疲劳,三个月复诊一次即可。”侯医生说。
但走出医院的门,邹琪父亲就开始搜索各种防近视方法,最后一家视觉训练中心成功打动邹琪父亲。爱子心切的他,带着儿子做了近一年的视力训练,前后投入了20余万元。视力训练中心每一次的视力检查结果,都让父子俩备受“鼓舞”。
但最近一次的学校体检,瞬间让一家人梦醒。邹琪单眼视力只剩0.3,一家人慌忙往医院赶。
所谓的视觉训练并不能逆转近视
根据邹琪父亲的描述:给邹琪做视力训练,主要是拿Ipad进行训练,每一次训练要一个多小时。侯医生说:“近视是不可逆的,也不可能通过所谓的训练,恢复到之前正常的视力。像邹琪这样的视觉训练方法,需要高强度的用眼,与‘减少眼睛疲劳’的近视防控原则背道而驰。”
在省眼科医院杭州院区开院的八年时间里,接诊了不少有此类误区的家长和孩子。该院陈茹茹医生用“用心良苦”来形容这群焦虑的家长。“有的家长,给孩子眼睛点药粉,结果造成结膜炎,惨不忍睹;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戴眼镜是大事,所以进行了相关的视力治疗,看得清,就不戴眼镜了,半年增长度数达到100度的患者不少。”
”很多病人接受的视觉训练,训练的不是眼睛,而是大脑。“陈医生分析,其原理来自大脑对于模糊图像的适应。视网膜在焦点处成像是最清晰的,但在这个焦点前面和后面的一小段距离里,成像也是相对清晰的。如果视网膜能接收到这段范围内的光线,大脑也会识别为“清晰”。很多许多患者训练后视力“变好”了,但近视度数比原来还高,再加上高强度用眼,视力就会断崖式下降。
不盲目逃避戴眼镜
“千万不要把近视和眼镜,视为洪水猛兽。该戴眼镜还得戴,一味逃避不是办法。”陈医生说,目前,在临床上,正常相对可接受的近视增长幅度是每年控制在50度以内,眼轴距增长不超过0.3毫米。
“但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一戴上眼镜,度数就飞涨,所以很抗拒戴眼镜,殊不知,这样反而耽误了孩子。”陈医生说,我接诊过的小患者,跟踪随访了两三年,有的孩子每三个月近视就增长50-100度,照这个速度下去,一年近视要增长300度以上。等到小学毕业的时候,绝对就是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了,非常可惜。
户外活动是近视防控的王道
今年,教育部等八部门推出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提出多项防控近视的举措,其中首先提到了“增加户外活动和锻炼”。
陈医生解释,在户外充足的自然光线照射下,瞳孔会变小,使成像更清晰;在户外运动时,我们的眼睛更喜欢“远距离”和“追逐视”,焦点来回切换,眼球的调节作用更好。此外,户外的光照强度会激发人体多巴胺分泌,而多巴胺在近视发生会起到预防作用。
陈医生强调,在近视问题上,家长有正确的护眼观,孩子能受用一生。在她朋友圈里,有一个十岁女孩小琼(化名)。“2016年1月,小患者查出近视125度,但并没有戴眼镜,近视度数增长很快,到9月已有175度。孩子妈妈决定给孩子戴ok镜,同时,加大了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一有空就往户外跑。直到现在,度数也一直维持在175度,没有增长。”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