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杭州是幸福的,因为有西湖。
春夏秋冬,日升日落,我们在西湖边度过了一年又一年。但是,其实这些年来,西湖一直在“悄悄”改变,变得越来越美,越来越有魅力。
这些日子,杭州市园文局一直在忙一件事,找老专家、老工人来口述历史,讲讲改革开放40年来,西湖边的大事记。
在昨天举办的口述历史会上,西湖水域管理处原书记、行政主任丁水根讲述了一段西湖疏浚史,向人们展开了西湖这些年来改变的大画卷。
新中国成立后
西湖进行过三次大疏浚
水深从0.55米变为2.27米
不少杭州人都曾去挖过泥、搬过土
疏浚是指为疏通、扩宽或挖深河湖等水域,用人力或机械进行水下土石方开挖的工程。
西湖的疏浚,自唐至清历代都曾进行,像白堤(约821年后)、苏堤(1089年)、阮公墩(1800年-1812年)等标志性的地名,都是各自年代疏浚工程的直接产物。
如果没有历代的疏浚、整理,也许西湖早就变成了田荡。
根据资料,新中国成立以前,西湖的主要疏浚工程有23次,其中间隔100年以上的有3次,最长一次间隔168年;20年以下的有7次,最短的是8年。
新中国成立后,西湖有过三次疏浚。
第一次是在1951—1958年。
那时的西湖,自清代后已有150多年不曾疏浚,湖底积了很多淤泥,长满水草,水深的地方也不过0.55米,游船开过去,湖底的脏泥都会跟着涌起来。
当时,同时参与疏浚工程的工人,最多时有七八百人。方法是用一艘链斗式的挖泥船,先在小南湖里挖,再靠人扁担挑、箩筐背,搬到南屏山脚下。
泥挖到了1955年秋冬天,天气连续干旱,西湖里水都干了,杭州赶紧发动市民和郊区农民一起来帮忙,到西湖里义务干活,先后有4万多市民参加了挖泥、运土。杭州还让全市的竹器作坊帮忙,集中人力,赶制了三样工具——簸箕、扁担和脚手片。
簸箕和扁担用来背土;湖底泥水多,万一人陷进去,可以用脚手片来挡一挡。还有铁锨、铲子,都是帮忙的人家里自带的。
一直到了1958年,第一次西湖疏浚才全面竣工。
这一次,杭州总投资454万元,挖掘、清除淤泥720.88万立方米,疏浚前平均水深仅有0.55米的西湖,疏浚后水深增加到了1.8米,蓄水量也从300多万立方米,增加到了1018.8万立方米。
这次疏浚规模之大、挖湖之深、出土之多,为西湖历史之最。
第二次从1976年到1982年。
时光往后推移近20年,淤泥又一次积了起来。当时好多杭州人也赶着去帮忙,好多人穿着西装、高跟鞋就跑了过去。
有家专做丝绸围巾的公司,一下子捐了3000米真丝绸缎,让来帮忙的人,扯布,做成旗子、围裙、围巾。
娃哈哈老总宗庆后也很积极,捐了好多T恤、方便面,还有蛮多人喜欢喝的娃哈哈果奶。
第二次疏浚,挖泥都靠机器了,帮忙的人就在湖面上清理垃圾,叫“保护西湖绿色行动”,一共清挖淤泥18万方。
第三次则是1999年开始的西湖综保工程,到2003年结束,清挖淤泥340万方。
已经疏浚两次了,为什么还要第三次?
丁水根是第三次疏浚时的指挥部副总指挥,负责疏浚工程实施。他说,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西湖上游的长桥溪、赤山溪、龙泓涧、金沙涧四条溪流,带下来大量淤积;二是,当时的西湖湖底,有大约50厘米浮泥层和软泥层,俗称“香灰泥”。风浪或者船舶一搅动就会浮上来,其中的氮、磷等营养盐在水中释放,对西湖水质的影响很大。
所以,第三次西湖疏浚,势在必行。
这一次疏浚,以吸式疏浚为主、铲斗式疏浚为辅,底泥用明敷管道送至堆泥场自然干化的方式进行。
曾在太湖治理、东苕溪疏浚“从业”的“海狸750”和荷兰引进的环保型挖泥船“海狸1200”,相继进入西湖大显身手。相较原先的铲斗式,这种绞吸式“大家伙”,搅动少、吸力大,几乎没有污染。
为了不影响景观、不阻碍船舶航行,淤泥输送采用“一船、二泵、全封闭、长距离接力”的方法,当时在国内属首创。
丁水根说,船后头跟一段浮管,接着衔接一段段沉管,一直排到长桥边,沿玉皇山前路,通过人防隧道,输送至江洋畈的泥库里。
后来,淤泥得输送到四堡,丁水根说,整段路上管道足有18公里,通过沿途的6个泵站,它们像“接力跑”一样,接力增压,才让这些泥水“跑”了起来。所以,这算是西湖有史以来第一场“悄悄”进行的大规模疏浚,市民、游客在任何位置都看不到管道纵横、泥浆飞溅的喧闹场面。
疏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从1999年至2003年,第三次疏浚工程共清挖淤泥约340万方,平均水深达2.27米。湖底的“香灰泥”被吸除后,水体营养盐浓度迅速下降,藻类密度也相应下降,西湖水质明显改善。
丁水根说,原来西湖里蓝藻、绿藻比较多,疏浚后,水不绿了,到2005、2006年,随着引配水工程投入运行,西湖水变得更清澈,这为后来的生态修复治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西湖里清出来的淤泥去哪里了?
花港观鱼、柳浪闻莺越变越大
太子湾公园“横空出世”
江洋畈生态公园也被搭建出来
西湖第一次疏浚,挖出淤泥720万方;第二次,18万方;第三次,340万方。
这么多的泥,该堆哪儿去呢?
前两次,淤泥挖出来后,围着西湖一整圈,曲院风荷、金沙港、卧龙桥、茅家埠、赤山埠、清波公园、学士桥、汪庄、长桥,甚至远一些的松木场、古荡等,全都是堆土区。
当时淤泥一共堆了166公顷,可以说,见缝插针,能堆土的地方,全都堆上了。
肥沃的湖底泥,改良了约两千五百多亩农田,这些田年年丰收。更重要的是,有了它们,才有了西湖边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公园。
老底子的花港观鱼、柳浪闻莺、曲院风荷,都是小而精致的私家园林,逛进去,就像有钱人家的后院,走不了几步就到了头。第一次疏浚后,淤泥一层层堆上去,地方大了,公园也才一点点变大了。
尤其是太子湾公园,是最有名的西湖淤泥堆场,覆盖层达2-3米,表面为喷浆泥,几乎没有树木。
1986年时任杭州市园文局局长的施奠东,考虑到太子湾成了无人区,决定开辟出来,建公园。
公园设计师刘延捷,定下八字原则:开放、清新、质朴、自然,花了4年时间,把淤泥场变成了有“十大最美春天”之称的太子湾。
1990年国庆节开放的太子湾,创造了“四个第一”:
第一次大量种植乐昌含笑,非常适应太子湾碱性土壤,效果好,在全国迅速推广开来。
第一次大面积、广分布种植樱花,目前太子湾公园共有700余株樱花树,年年春天一片绚烂。
第一次大面积运用常绿草坪,配合太子湾公园的坡度,相得益彰。
第一次大规模种植郁金香,大面积的常绿草坪加上五彩斑斓的郁金香,美不胜收。
太子湾公园,是前两次疏浚留下的意外惊喜;那么第三次疏浚,就给杭州人带来了江洋畈。
丁水根说,1999年,为了把淤泥堆在哪,先后跑了四堡、滨江、钱江三桥、鸡笼山、莲花峰、江洋畈等十几个地方,最远到萧山闻堰,最后还是选择了江洋畈。
没想到,这就孕育了杭州第二个湿地公园——江洋畈生态公园。
1999年开始,西湖淤泥用管道输送到江洋畈,2003年完工。6年多,藏在淤泥里数百年的水生、陆生植物种子纷纷发芽,长成了一个以垂柳、湿生植物为主的次生湿地。
到了2010年,建在西湖淤泥上的江洋畈生态公园,正式开园。
曾经有人说,太子湾公园是一个奇迹,那江洋畈公园,又重新创造了奇迹。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