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法喜寺,法堂里,一堆毛坯砖墙正等待完工。何士扬就坐在这堆中间,创作一组壁画,内容是关于隋代智者大师成道经历的。现在的何士扬,既是这支(可以称得上唯一)南方传统壁画专业保护团队的带领者,也是一名扎根于繁忙教学工作的中国美院老师。
谈及中国古代壁画,大多数人脑中都会先映出敦煌的仙女“飞天”。东汉辞赋家王延寿为之作赋,“浩浩涆涆,流离烂漫,皓壁暠曜以月照,丹柱歙而电烻,霞驳云蔚,若阴若阳。瀖濩磷乱,炜炜煌煌。”纷繁精美的图案,瑰丽堂皇的色彩,让人心生向往。研究壁画多年,何士扬对壁画如数家珍:“由唐而溯及魏汉,甚至上溯至秦乃至西周,一部早期中国绘画史,就呈现在壁画上。《唐朝名画录》里位列神品的九位画家都曾创作壁画,留下不可抹灭的传奇。往后画壁者才以工匠居多。”
何士扬想挖掘的不仅是壁画的美,还有南方壁画被遗忘的价值。关于南方壁画,历史记载中最著名的要数东晋画家顾恺之为南京瓦官寺创作的壁画《维摩诘示疾图》。此外,明代的丁云鹏以及黄宾虹的先祖黄柱等名家大师都曾在南方的古墙上留下过杰作。何士扬说:“南方壁画以线条为骨,潇洒飘逸,朴实讲究,极具研究价值。安徽的丛林寺上有一面墙,处于室外经过了千年的风吹雨打,依然保持了当初的色彩和线条。而与之相对没有壁画的那一面却早已是断壁残垣。古人的壁画技术是有那么多智慧可以去学习的。”
“大家普遍认为,南方壁画因为气候潮湿没有保存的条件,这是错的。南方有佳画,而且美得完全不一样,同样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何士扬介绍道,明代书画大师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论南北分宗在结尾时说:“东坡赞吴道元、王维画壁,亦云:吾于(王)维也无间然。知言矣。”
“后人普遍忽略了董其昌在南北宗论里这一句关于壁画的论述。由此可知他认为壁画亦分南北二宗。虽然元明以后,南方壁画的影响力日益衰微,但其魅力,却是无可比拟。”何士扬慨叹道。
从2013年开始,何士扬带着考察团队踏遍了南方各地的古代壁画遗址,有的因为潮湿气候,损耗极大;有的因为后人的随意描摹,造成了无可挽回的伤害;但还有一些作品,经过千年的风吹日晒,依然坚挺着述说历史,也等候着被关注。
“如果没有人把目光投向它们,抢救它们,任其随着岁月而消亡,那就真的可惜了。”何士扬叹道,“除了艺术创作的成就感,现在我们团队也背上了一份活化传统的文化责任。”
何士扬带着艺术鉴藏系的学生团队对这项传统工艺做了无数实验和研究,现在这支艺术生队伍对灰浆、糯米浆、支撑体等壁画工匠专业用语研究透彻,并将之运用在了法喜寺法堂的壁画上。望着背后的壁画,何士扬自豪地说:“这面墙可以坚持千年。”
作为中国美院艺术鉴藏系的首任系主任,何士扬介绍该系也是国内首个以“艺术鉴藏系”命名的教学单位,并以传统书画研究、造像及古器物等艺术品鉴藏、保护与修复为主要教学内容。在教学中,何士扬尤其主张“专业教育”与“人文熏修”并举,带领学生们主动面对历史遗存与学术盲点,以“活化传统”为导向,在品鉴与学习中使传统中国书画在新的时代获得活化与传承。
“年轻人对传统艺术无感是因为大家根本没有看到真正优秀的传统艺术。”何士扬表示,文化传承和消费建立在人们对审美的理解上,他特别强调对艺术的敬畏之心,这是人们走近艺术理解艺术的基础。他说:“艺术亦分雅俗,既有华丽而繁复的艺术,也有朴素而讲究的艺术,文化消费节不失为一个繁荣文化市场、让文化走进大众生活的契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