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报(商报记者 郭雀屏)
因为学业的繁忙,商报实践营小记者,已经小学六年级的胡晨昕同学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参加商报的课外活动了,但今年7月1日这一天一大早她就以商报小记者的身份赶到了市民中心,因为当天全市举办“文明出行 杭城更美”主题实践活动暨文明出行主题日活动,向党的97岁生日献礼。商报小记者代表将面对面采访杭城文明出行大使,近距离聆听文明大使的教诲,这样难得的学习机会,她自是十分珍惜。
活动还没开始,胡晨昕和她的十多位小记者队友们已经早早忙碌开来,有这么多各行各业的优秀代表可以采访,孩子们激动极了,堵截代表们做起现场采访来丝毫不亚于专业记者,而代表们对这群“小记者”也是格外优待,有问必答。活动当天,商报小记者成了最生机勃勃的一道风景。
“终于可以采访孔胜东伯伯了,我一个箭步冲上前……遇到个别不文明的行为您会怎么劝导他们呢?……针对文明出行,我们小学生可以做些什么呢?”胡晨昕事后在她的采访日记中写道:“说到杭州的文明出行成果,孔伯伯真是如数家珍……让我们向孔伯伯学习,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打造一个美丽与文明共存的杭州。”
也正是因为这次活动,小小年纪的她对“文明出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不再满足于仅在日常生活中对父母、爷爷奶奶等提出文明出行的要求,她开始规划着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她的文明出行宣讲计划中来。今年暑假,她就策划了一场班级小队活动,邀约了十来名同学一起去采访文明出行大使、“最美杭州人”代表、公交车司机孔胜东,并在火车东站发放了两百多份文明出行倡议书。回来后孩子们还做了采访视频,写了文章,在学校以及亲友之间传播介绍。
其实与胡晨昕一样,在文明出行活动中学习成长的孩子还有很多,商报小记者实践营中的5000名孩子犹如一粒粒小小的文明火种,他们走上街头,通过签字、留言的形式,向市民发出倡议,同时邀请大家为文明出行建言献策。活动过程中,有的小记者从羞涩不敢迈出第一步到大大方方和陌生人交谈,从支支吾吾说不出话到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家长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孩子的变化。听涛小学四年级王梓媛小朋友的妈妈告诉记者,现在每次外出孩子都建议他们乘坐公共交通,过马路要看红绿灯、上公交要排队、坐地铁要先下后上。如果是自驾出行,也一定要礼让斑马线,不能乱按喇叭。“她的确影响了我们,现在我们全家已经十分习惯去这样做。”王梓媛的妈妈说,“她的决心远比我们大人要坚定。”
2009年,杭州推出“礼让斑马线”的时候,很多人不习惯甚至不配合,但几年下来,机动车礼让行人已成为杭城街头最普通也最为暖心的一幕。美丽的杭城也因此再度誉满全国,为自己赢得了又一块闪亮的金字招牌。然而文明交通的内涵远远不止机动车礼让行人这一个方面。不乱鸣喇叭,让城市更文明更安静;有序停单车,让“最后一公里”更便捷更高效;排队上公交,文明乘地铁,让我们的生活更有序更从容。
人间天堂,美丽杭城。城市文明化,关键在人的文明化。就连孩子都在积极践行,努力成为文明使者,成年人更没有推卸的理由。如果每一个人都能规范自己的文明行为,相信未来我们的城市会更加美好。
文明出行大事记
2005年3月,杭州在全市集中开展“文明从脚下起步”等系列活动,全市机关干部带头上街头参与交通执勤,劝导市民文明交通。
2009年5月和8月,市中心斑马线上2起机动车碰撞行人的严重事故,引起极大反响,一场治理斑马线行动由此发端。同年,“礼让斑马线”理念提出,明确了“文明出行,杭州先行”的目标。
2010年,中央文明办、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交通文明三年行动计划”后,杭州确定了“建设交通文明示范城市”的奋斗目标。其中,明确提出将“礼让斑马线”作为突破口。
2011年12月,杭州正式跨入了“全国文明城市”行列,此后连年蝉联此项荣誉。
2015年,杭州公交集团在10个公交首末站开展了“请排队上车 为杭州添彩”活动。
2016年,G20峰会召开,“人行横道礼让”这张金名片获国际友人高度赞赏。同年,斑马线前礼让行人被写入了《杭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同年确定每月的1日与11日,为杭州的“排队上车宣传日”,引导市民“排队上车”。
2017年,交通运输部在杭州召开公交都市专题会议,向全国倡导实行“人行横道礼让”。同年,杭州顺利通过中央文明办复评,“三连冠”全国文明城市。
2018年,“礼让斑马线、不乱鸣喇叭、有序停单车、排队上公交、文明乘地铁”等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出行 杭城更美”主题实践活动开展。
记者手记
礼让,一座城市的风度
有时候一个小小的细节更能打动你,人是如此,城也是。
杭州是一座轻易就能打动你的城市,不是那些“淡妆浓抹总相宜”的风景,就是街头斑马线前那一幕幕“礼让行人”的动人景致。几乎每一个外地来杭州的人都曾因为这个细节而对这个城市心生好感。
“礼让斑马线”已成为杭州一张闪亮的“金名片”,在汽车缓缓停下的同时,行人也纷纷加快了通过的步伐,“车让人、人让车”和“车让车、人让人”的文明交通已蔚然成风。
据杭州交通管理部门统计,主城区的私家车已超过100万辆,在杭州市区主要道路上,斑马线前的礼让率已经达到93.91%,公交车“礼让斑马线”率达到99%以上。曾有一位较真的司机,在某个路口观察了足足40多分钟,270辆浙A牌照的机动车驶过,无一不是车让人,达到了100%,令他心悦诚服。
而一条礼让的斑马线,又催生出了更多的出行文明:不闯红灯、不越白线、低碳出行、排队上公交、不乱鸣喇叭、有序停放共享单车、地铁乘车先下后上、志愿者街头文明劝导……当文明出行、文明礼让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甚至是一种本能的反应,这座城市的精神文明高度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也进一步夯实了杭州这座城市的“软实力”。2017年,杭州顺利通过中央文明办复评,“三连冠”全国文明城市,并连续十一年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城市因文明而兴盛,文明让生活更美好。
文明礼让,展现的是交通出行的秩序,诠释的却是一座城市的“风度”。人间天堂,不仅美在湖光山色,更美在润物无声的文明风尚。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