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对行人不文明过斑马线行为 如何规范管理?
2018年12月20日 10:32:58 来源: 都市快报

  不文明过斑马线行为有哪些? 听听司机们怎么说

  这对母女敢折回打人,有她们自认为的“合法理由”——你为什么不让行?可见在这对母女意识里,让行就是车辆应该做的:我只要过,车就得无条件地让。

  这一方面说明,“车让人”在杭州已经深入人心;另一方面也说明,很多人尤其是行人,对斑马线前让行的相关规范还认识不清,有待进一步提升。

  行人不文明过斑马线的行为有哪些?听听司机们怎么说。

  一是通过斑马线时慢慢吞吞。

  魏女士每天开车上班,最怕路过斑马线。因为礼让行人这条交规,一些行人过马路就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有一次早上我送女儿去医院,有个50来岁的中年人,推着自行车慢慢吞吞地从我眼前走过,但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然后红灯来了,那一刻真的非常难受。”

  二是过斑马线时,低头玩手机、打电话。

  这一点,经常开车的王先生有话要说:“他们觉得反正车会让人的,所以满不在乎。过斑马线时玩手机,这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我们开车只要抢行,3分100元就没了,特别委屈。”

  三是斑马线前驻足聊天,任凭司机挥手或鸣笛提醒。

  吃过斑马线前不让行的亏,陈女士现在开车特别小心,看到路边有行人,大老远就慢行停车。但陈女士发现,大多数时候她车停了,路边行人却没有过的意思。“这时候怎么办,到底走还是不走?万一你一启动,他却走进了拍摄区,那我就算是没有礼让,要扣分罚款。觉得交警在处罚这方面不能一刀切,边界要清晰。”

  四是明明斑马线在旁边,非要横穿马路。

  比如萧山母女打人事件,虽然打人者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事发一个月后回想起当时的情形,周女士还是忍不住流下眼泪:“明明是她们不对,她们为什么要这样?”

  五是拿礼让斑马线当挡箭牌,闯红灯过斑马线。

  刘先生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明明是红灯,行人硬生生地闯。你告诉他违章了,他却满不在乎,还说我‘不知道斑马线要让行啊’。遇到这样的,真是要气死。”

  “礼让斑马线”有必要升级 提倡车辆和行人互相礼让

  2005年,杭州公交集团率先在11路试点推出“人行横道礼让”,逐步带动全城车辆共同礼让行人。

  2015年,杭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杭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礼让斑马线”首次被写入地方性法规。

  2017年底,交通运输部在杭州召开公交都市专题会议,向全国倡导实行“人行横道礼让”。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完善,杭州礼让斑马线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从最初的“车辆礼让行人”,发展前几年“礼让是在交通规则范围内的礼让”。最近两三年,越来越多的市民提倡——斑马线前,相互礼让。司机按规定对行人实行避让,同样,行人也要对车辆礼让。

  “礼让斑马线,是有条件的,更是相互的。”交通问题专家、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伟强说。

  在有信号灯的斑马线前,不管是车辆行人,都应该按照信号灯指示通行。在没有信号灯的斑马线前,车让人是应该的,这是《道路交通安全法》明文规定的;但在车让人时,行人应该怎么做呢?一个是应该快速通过,所以杭州很多斑马线前都能看到“车让人、人快行”的标语;另外一个是车流量大的时候,行人不能切断车流,这样既影响了交通效率,导致道路更加拥堵,更不利于行人自身安全。

标签: 斑马线;行人;礼让;马路;母女;耳光;女士;精细化管理;交通治理;... 责任编辑: 王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