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小河直街,感受一个杭州老社区的变与不变。 张闻涛 摄
浙江在线1月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吴雅茗 吴佳妮 马赛洁)这个冬天,杭州拱墅区小河社区主任于丽萍有点忙。她管辖的“领地”里,来了许多“大人物”:阿里的王坚博士、中电海康集团的负责人……市里市外参观考察的人群也一拨接一拨。
人们来到小河,是因为这里诞生了新玩意——“城市眼云共治”管理模式。这是杭州第一个在社区、街道试点成功,纳入到“城市大脑”建设的项目。
当我们走进小河社区蹲点采访时,却发现运河边这个只有0.53平方公里的老社区里,除了“城市眼”,还有更多故事刷新了我们对老小区的印象。听着居民的讲述,我们发现,小河这个古老的社区,伴随着静静流淌的运河水,在不动声色中蜕变,滋长出绵长的生命力。
告别黑臭河,
姚宅传人感叹:一步步走来真不容易
冬日,暖阳透过小河边枫杨树的枝叶,洒下一片斑驳。68岁的姚桐枝手捧一杯茶,和女儿姚天虹坐在亲水平台上聊天。这里,是姚桐枝去年10月开的茶座,女儿当上了茶座掌柜。
姚桐枝是我们最早去拱墅采访时,认识的第一位小河居民,祖上是运河边开办工厂的大户人家。他告诉我们,西塘河流经大关至勾庄这一段,河道变得窄小,人们习惯称之为小河,小河社区也因此得名。
1950年,姚桐枝出生在小河东河下的姚宅,从此再也没挪过地方。他说,一开始是没条件,后来环境越来越好,日子也越过越好,舍不得走了!
童年的姚桐枝,跑遍了小河东河下这片地方。那时候的小河,河水清澈,两三米深的地方依旧清可见底,河道内小船如织。上世纪60年代,随着莫干山路沿线工厂越来越多,快船变成一天仅一班的小火轮,小河也变成了黑臭河。
“那是一种特殊的臭味。”姚桐枝回忆道,“混合了制药厂、墨水厂、造纸厂等等排出来废水的味道。”那时候的拱墅区,是杭州的工业大区。
转变发生在2014年,那一年,姚桐枝刚好退休,也听到了许多新名词:“五水共治”、截污纳管、污水零直排2.0模式……与此同时,姚桐枝发现,身边的运河水和小河支流水一天天变清了。他不知道的是,这10年来,拱墅已陆续关停搬迁了2000余家落后产能企业。
小河水变清了,小河直街改造也在居民的关注下完成,还有了“最老杭州”的昵称。
“大家都觉得特别有味道。”2018年夏,姚桐枝想在家门口的亲水平台上开个茶座。
“这个平台曾是我家老码头,后来变成堆杂物的地方,改造一下也是改善环境。”原来,由于平台性质的问题,他以为营业执照的审批特别麻烦,没想到街道很开明,认为是好事就帮他沟通,把证顺利办了下来。
现在,茶座成了小河边游客休闲的好去处;没有客人时,过路街坊就在这儿歇歇脚。
在姚天虹眼里,小时候到武林门是“进城”,没想到现在家门口就是市中心。姚桐枝则笑说,女儿这一代人还是没吃过什么苦,觉得生活本来就应该这样,“但我知道,这一步步走过来很不容易,历史的车轮似乎就在我眼前,滚滚向前。”
三代与运河为伴的老船工陈寿泉告诉我们,当年夏夜,他和父母躺在甲板上,凉风夹带阵阵腥臭袭来时,从没想到有一天,两岸会复绿,碧水会重来。“那时填饱肚皮最要紧,要组织工业化大生产,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奔向四个现代化。谁能想到,有一种发展,叫‘绿色发展’呢!”
说这话时,一只白鹭不知从哪窜出来,绕着会安桥滑翔两圈,落在了堤岸旁的枝丫上。看到此情此景,我们和陈寿泉都会心地笑了。
是引领,非迎合
这样的阳光老人家:为老人找到时代归属感
沿着余杭塘河畔一路向西,转过勤丰桥,两幢黄色的小楼分外显眼。这就是小河社区去年10月开张的“阳光老人家”。中午,穿过塑胶铺就的大院子,步入大门,映入眼帘的是满满的宜家风和文艺范:温暖的橙黄色,大大的落地窗,带落地镜的舞蹈教室……全无暮气沉沉。
“小河社区是一个老小区,4000多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退休老人有800多人,所以老人是我们的重点服务对象。”小河街道党工委书记钟鸣说,“但服务老人,不仅要迎合他们的需求,更要引领他们的生活方式,让老年人消除与时代的隔阂感,找到归属感、共鸣点。”
一开始,一些老人不懂这份用心。于丽萍说,“阳光老人家”还在装修时,就有许多老人来“考察”,68岁的卢峰到处挑刺,连只供应中餐没有晚餐也要去投诉。
现在,那个开始一腔怨气的小老头不见了,反而成为了“阳光老人家”的志愿者:“来体验过,就知道街道和社区真的为我们着想。”
社区考虑了些什么?“阳光老人家”没有麻将桌,但有各种兴趣小组。我们随意走走,就能看到三五个好友聚在一起吹拉弹唱,也有老伙伴们在乒乓桌前来一场较量。蹲点当天,正赶上小河社区阳光老人才艺展示比赛的海选。57岁的汤小红坐在阳光老人家的会客厅里,一个年轻的姑娘正给她上妆。过会儿,她要上台唱一首《乡恋》。
让老人像孩子一样,有自己的兴趣班,这是小河“阳光老人家”设计的重点。为此,这里设有活动室、多功能厅、书画教室、化妆间、社会组织办公室等功能区,还排有相关课程,由专业老师来定期教学。
社区卫生站也被搬到了“阳光老人家”旁。挂号配药、简单诊治等功能全部涵盖,医保卡功能也全部开通,成了百姓家门口的医院。
天气好时,老人们喜欢到院子大树边的木围椅上坐坐。我们坐下后发现,椅子是前高后低的。“这样老人站起来省力些。”于丽萍解释说。
老居民许东20年前是小河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如今也是“阳光老人家”的活跃分子。许东说:“那时居委会要自己发工资的,重心都在经营和赚钱,开了15家企业,哪有什么服务可言。”但现在,于丽萍说:“为民服务是社区最重要的任务。我们在努力按照居民需求推陈出新,完善服务水平。”
人与人之间,
多了一份平和: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
次日,我们来到安静又干净的和美弄,这里是“云共治”诞生的地方。看我们在街巷上转了好几圈,62岁的水果杂货店老板李国付抬起头,迟疑地问道:“你们是社区的还是街道的?是来检查的吗?”
李国付一边问,一边把门口的泡沫箱扛起来,放回了店内,再拎起拖把,把地面认真拖了一遍。
很难想象,数月前,李国付还是个“一点就爆”的“火药桶”。他时常把水果堆到人行道上,一有城管来批评他,他就扯着喉咙开吵。
李国付的转变,得从一朵“云”说起。
去年10月,小河街道试着将AI(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城市管理中,试点就在小河社区和美弄。该模式的核心是“城市眼”,通过接入已有的高清探头,对重点区域进行全天候监控。这只“城市眼”不但看得见,更能看得懂。通过后台对比识别,探头可对出店经营、垃圾堆积、沿街晾晒、游商经营等八大类70余种违规行为、不文明现象进行识别,精准率达90%以上,并将相关信息实时发送至后台。
“以前靠人工采集,一个中队一个月仅发现400多起违规行为,但现在一天最多发现2000多件。”如此大的信息量怎样处理?拱墅区城管局小河中队中队长裘立群拿出手机,打开微信,里面是不同街巷不同社区的微信群,相关商家、社工、城管工作人员都在里面。
当违规信息发送至相关社区社工手机上时,社工第一时间发到微信群,让商家整改,社区督促,城管再最后兜底。为让商家更主动,社区还成立自治管理委员会,李国付就是自治委员会成员之一。
“也奇怪,成为自治委员会成员后,就通情达理了很多。”裘立群笑着说,“几乎不用我们督促,自己就能管好。”
如今,和美弄这条小路干净整洁有序,昔日的“老大难”俨然成了示范街。更难得的是,人与人之间多了一份心平气和、相互提醒。
“以前一上来就说我这不对那不对,当然要吵。”李国付告诉我们,进入自治委员会后,他常去街道开会,“店里太乱易引发火灾,环境变差最终影响的还是店里客流,我听听是这么回事,回来就改了。”
社区里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反而更容易推进和实现,这是小河摸索出来的一个道理。
2019年初,小河社区年代久远的安置房小区——广兴新村将迎来一场微更新,工程启动在即,于丽萍却说:“我们先听听居民意见。”
在广兴新村10幢,66岁的沈延祖向80后社工陈颖细细道来:“顶好是拆迁。不行的话,装电梯、换雨棚、换下水道也是好的。小区停车太难,女儿过来吃个饭,一不小心就被抄牌,最好腾挪出点车位。”
陈颖拿着个小本本记下来。出门时,陈颖拍拍沈大伯的肩膀:“大伯你放心好了,我们都记下了,以后一定会参考的。”
烧了20年的面,
如今还热气腾腾:给这片土地最大的自由
小河直街的长征桥头,一家曾没名字、开了20年的面馆,如今有了“老桥头面馆”的大门匾,并成为杭州吃货热捧之地。中午时分,我们点了杭州人最爱的片儿川,冬笋鲜美,雪菜咸香,一口汤下肚,身子瞬间暖和过来。
2007年开始改造的小河直街,留下了这碗做了20年的面,也留下了老杭州的记忆。如今直街改造到第三期,总面积约12.7万平方米,但有一点理念始终没变:小河应该是安静、有积淀的,人们走到这儿,就会勾起旧时的记忆,现实中的画面和脑海中的影像会有些许重叠。
这样清幽的小河直街,吸引了一家家艺术气息浓厚的文创工作室、家居生活馆、艺术馆……也让小河社区有了浓浓的文艺范:
一家名为珠玉楼的茶馆兼玉器店新开张,老板魏一峰向我招手:“我喜欢结交有文化的朋友,以后你坐在这张八仙桌上喝茶,不收钱!”
里弄更深处,一家名为“小住”的民宿,收拾得漂漂亮亮,80后姑娘古芳正忙碌着,为客人准备第二天的一场浪漫求婚。
大大的圆窗下,独立创业的珠宝设计师吴楠正在切水果,为了招待前来的朋友,“几件小首饰刚刚完工,他们过来拿。”
“小河越变越美。”这是吴楠说的。而我们也坚信,小河会越变越美。就像钟鸣所说:“我们用心给这片土地最大的自由,慢慢地,它总会生长成最好的样子。”
记者手记:有温度 才能有幸福
吴佳妮
从一个“城市眼”的采访,扩展到探究一个老社区的治理模式。短短两天时间里,小河社区打动我们的,是那种带着温度的服务与治理。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基层干部换位思考的真诚。就像他们所说的:“我们只要想想自己喜不喜欢,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嘛。”不做面子工程,每一项措施、每一个公共配套,都扎扎实实地落地,就像小河“阳光老人家”的建设,每一个细节都从老人的生理与精神需求出发,才让它真正有了“家”的吸引力。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用心。从一个茶位摊的审批,到一家面馆的留存,到引领老人消除时代的隔阂……一个个小小的举措,让居民体会到满满的获得感。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创新。小社区也有大格局,“城市眼云共治”这样的前沿创新,在社区里成为为民服务更直观的工具,用最便捷的方法,实现最好的效果。
社会治理是什么?基层同志说,我们从百姓需求出发,做好一项又一项的模板,希望最后拼成一个比较完美的治理模式,让居民实实在在体会到生活在此地的幸福。
为政贵在行,民生重在实。一个个社区小细胞带温度的服务和治理,才能造就一座温暖的城市。运河边一个最普通的社区,也因此烙上与时代同步的印记。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